勤劳的农村人,为何身陷贫困,始终无法走出来

在农村,为何总是被贫穷缠绕,农村的人是最勤奋的,农村人全年无休,从不间断的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然而农村的收入微薄,我们大部分农村人都没能够靠自己的土地而富裕起来。

农村无法摆脱贫困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身负多重困境失去选择自由与耐心、金融服务不健全、教育中存在刻板印象威胁。

勤劳的农村人,为何身陷贫困,始终无法走出来

1、信息不对称。农村的条件各方面比城市相对来说要差很多,其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城镇好,尤其在信息方面,农村的信息闭塞。比如在农村,种农产品的,由于对市场缺乏了解,对消费者需求没有清晰的认识。很多农产品都造成了滞销,卖不出去。做种植养殖有很不确定的因素,农村的农产品生产如何与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要做到消费者需要什么,农村就种什么。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式信息对称化,才是未来农村农业发展的方向。

2、身负多重困境失去选择自由与耐心。农村的低收入者,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解决生存的问题。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只能做重复的生产劳动,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农村的农民对新生的事物不敢尝试,也没有精力跟耐心去选择创业,因为创业的成本太高,失败之后,承担不起后果。

导致我们农村的农民在逆境中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深陷贫困之中,无法走出来。

勤劳的农村人,为何身陷贫困,始终无法走出来

3、金融服务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与城市相比相差太远,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严重不足,风险评估技术远远跟不上时代,信用体系建立不完善。从而导致我们农村的农民在创业的时候,融资渠道不通畅。对农村的低收入者,在金融上没有太多的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金融业的功能比较弱小,农村金融组织的资金供给能力较小、服务水平较低,农户望贷兴叹,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也得不到满足。

4、教育中存在刻板思想。由于农村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那么在思想上很多都是遵循以前的经验。从而导致思想太僵化,思想的不开放,在行动上就有所顾及。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都是跟着大众的思想走。没有太多的个性化的思想。或者对新生事物兴趣不大,对新的事物冷漠。思想决定人的行动,思想刻板,就走不出自己的固定思维。在农村很多人都重复着生产劳动,从来没有想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想。

勤劳的农村人,为何身陷贫困,始终无法走出来

农村贫困人口所占的比例,相对城市来说要多得多,除了自身资源条件所限制,那么自己的环境,自己的思想,这些都主导着农村人的行动。农村人走不出自己的思维,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始终走不出贫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