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仔“年轮”——海岸线嬗变的光阴故事

新华社香港4月19日电题:湾仔“年轮”——海岸线嬗变的光阴故事

新华社记者苏万明、朱宇轩

湾仔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区域之一。从开埠之初的望海观音古庙(位于如今皇后大道东上),到现存的当时顺海而行的电车轨道,再到后来的告士打道、会议道……沧海变桑田,湾仔那一条条海岸线,不断成为后来的内陆路,恰似湾仔成长的“年轮”,记录着她从小渔港嬗变成繁华都市的光阴故事。

(小标题)“牛刀小试”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刘智鹏介绍,1840年以前,香港居民多以务农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新界,整个港岛的人口不超过8000人。位于港岛北面的小渔港湾仔,人口则不足2000人。开埠后,大量外国商户活跃在湾仔、中区一带,湾仔成为外国人、上流社会的社交活跃地。19世纪50年代,华南地区爆发变乱,不少居民“走难”至香港,香港人口激增。香港政府开始向湾仔以东一带填海。

根据湾仔区文化历史旅游推广小组撰写的《寻找湾仔海岸线》研究报告,1851年,香港政府制订了第一个填海计划,建议由西营盘至铜锣湾一带建筑一条横贯整个城市的海堤。

没想到,1855年正式公布计划后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反对,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船坞经营。时任总督约翰·宝灵将目光投向了湾仔的一大片低洼地——湾仔摩理臣山以东、利园山以西,南面是黄泥涌村前的农地。每逢雨季,这片低地就会被从三面涌下的雨水淹没、无法使用。宝灵计划将这片低地填高,卖给发展商。

宝灵还计划将黄泥涌村前的农地填高作跑马场。当时,上流社会人士都热衷赛马,计划获得他们大力支持。今天的鹅颈涌及其附近的地方,就是当时填海所得土地。

此后至19世纪60年代,当时在任的总督也积极建设各类海堤工程。直至1868年,湾仔零星共增加了约3.5公顷的土地,新地由云咸街推进至般咸道,再伸展至德辅道东一带。

(小标题)规模填海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间,香港人口攀升、住屋拥挤、卫生环境堪忧……各界人士纷纷呼吁,香港迎来有规模的填海时代。

政府首先启动的是中区填海计划。《简明香港史》介绍,填海工程1889年正式展开,填海范围西起西营盘的屈地街,东至中环的海军船坞,全长约3.2公里,宽76米,填获新地共24公顷,原来的海岸线向北推移,延伸至现在的干诺道中。

随着土地增加,外国人口不断涌入,据统计,1900年左右,香港人口已经增加至30万人,湾仔是当时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为继续纾缓稠密的人口,香港政府在1921年展开海旁东填海计划,填海范围从海军船坞以东的军器厂街开始,至铜锣湾怡和洋行货仓为止。

挖掘技术不足、工人罢工、工程费用不断增加……填海工程困难重重,直至1930年,海旁东填海工程终于完成。湾仔不仅新增了35公顷的土地,还重建了输水管道、排雨水渠、道路和建筑等,城市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填海工程完成后,湾仔吸引不少海外华侨华人和内地居民来港投资及居住。一时间,工厂、商铺、酒店等建筑拔地而起,有轨电车沿着海岸线驶过,湾仔一派欣欣向荣。

(小标题)全盛时代

香港商贸迅速发展,现有土地已不足以满足庞大的需求。1922年,香港成立了负责城市规划的委员会,规划了香港未来50年的长期发展。委员会建议,香港继续进行大规模填海工程,包括将旺角避风塘及中环添马舰总部进行填海,以铺设九广铁路及其支线。1948年英国城市规划师艾伯克隆比又在一份报告中建议,填海工程扩展至九龙南部以增加土地,同时开发新界,兴建新市镇。

1965至1972年间,湾仔填海计划迅速展开。工程完成后,湾仔的范围随即伸展至今天的会议道一带,港岛北岸的海岸线再次延伸、向北推进。这段时期,香港正经历“经济起飞”,商业活动也因中环区的商业楼宇供应饱和而渐渐向东扩展,湾仔填海工程正好回应这一趋势,湾仔顺理成章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商业区。

随后,香港艺术中心、新鸿基中心、香港演艺学院、华润大厦、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及中环中心(旧翼)等建筑相继落成,这些建筑不少已成香港地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湾仔填海工程快马加鞭进行。从1983年至1991年,香港刊发的《海港填海及市区发展研究》《全港发展策略》及《都会计划》等多份官方文件都提及湾仔急切需要填海。

特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资料显示,湾仔填海计划分为两期。第一期1994年开始,1997年结束,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北面,以填海的方式开拓一个岛,为扩建会展中心提供土地。第二期自2009年开始,旨在提供土地兴建中环及湾仔绕道、东区走廊连接路和其他道路,计划容纳港铁沙田线至中环线和北港岛线,并兴建一条延伸的海滨长廊。目前,大部分工程已完成。

去年9月出版的《湾仔画当年》一书写到,随着湾仔的海岸线变迁,湾仔码头由昔日的海旁东迁至分域街,再迁到会展附近的位置,一再北移,“或许不久将来,九龙与香港两岸又会再走近一步”。(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