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過前面的分析,知道正當的掙錢途徑,是通過弄出服務和產品與人交換。
但不同的服務和產品價格差別很大。
假如全桃林有1萬個人,這1萬個人都在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一年每個人掙10萬元,一年就是10億元。
蘋果公司有1萬名員工,他們也在提供產品和服務,但一年能掙600億元。
一個人抵60個人。
不同的產品和服務,交換出去的價格是不一樣的;扣除成本,利潤也不一樣。
茅臺賣上千元1瓶,普通的酒只能賣幾十元。
河南的稻穀1.5元一斤,頂天了。泰國的香米賣到十幾元一斤。
這之間的區別多大啊。
反過來從顧客的角度想,為什麼茅臺1000多元一瓶,他也要買?蘋果手機8000元一部,他也要買?
為什麼人們願意買十幾元一斤的香米?
茅臺酒的“好喝”,蘋果手機的“好用”,泰國香米的“好吃”,為什麼更值錢?
來自於顧客的認可,顧客的口碑,顧客的追捧。“需求”大於“供給”,你才能保持高價格還賣得動。
那麼如何達到這種境界?
應該是你在這個領域裡做到了最好,你的同行的產品和服務就是不如你,你的高水平形成了你的獨家供應局面。
……………………
這些事例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多掙點錢,應該選擇做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應該追求什麼樣的境界?
是不是應該做這樣的產品或服務?——你有,別人很難有,從而保持你在交換競爭時佔據絕對優勢。
那麼這種獨特性從哪裡來?
如果你已經有自己的專業,
是不是要做到在你的專業領域裡最好,形成品牌,凡是買過你服務或產品的人,大家都讚不絕口?你要是一個打工者,老闆感覺你做得很棒,是不是這個道理?
你要投入比同行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才能把你的產品和服務打造成名牌。
因為不能虧本,你就要注意成本消耗問題,積極採用更有效的新技術新辦法。
因為要能賣出去,你就要注意顧客需求問題,讓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能“撓到顧客的最癢處”。
因為要能大量產出,你就要注意生產效率問題,積極採用新的設備,引進高水平的人才。
做到這些這容易嗎?肯定不容易。所以掙錢不是輕鬆事。但競爭迴避不了,如果想活得好,你別無選擇。
如果你還沒有自己的專業,你要選擇什麼樣的行業作為你的專業?你應該以什麼樣的標準來對待你的專業?
是不是選擇你最想做好的事,是不是選擇你比較熟悉的事,是不是選擇你有一定經驗的事,更容易做到上面說的境界?為什麼許多人說興趣導向,這大概就是原因所在吧。
如果您感覺這些文章有點用,歡迎轉發給你的親友,大家一起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