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發佈4字迴應, “開發商”這次該失眠了, 2大壞消息直擊樓市

對於現在所處的年代,往往都是機遇和挑戰並存,而且挑戰越大,機遇也就越大,這是現在一直存在的真理,很多人往往還沒有準備好,在面臨大挑戰的時候,就會自認而然的產生躲避心理,這就很容易造成機遇隨之而逝去。


黨報發佈4字回應, “開發商”這次該失眠了, 2大壞消息直擊樓市


在全新進入2020年後,一輪新的挑戰不期而遇,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影響,有的企業開始奮起直追,希望藉助這個機遇實現更高的發展,有的企業卻苦不堪言,只能通過政府的幫忙實現自我轉型,這樣的話,就造就了企業的現在的局面各地開開花,我們來看個例子:

(1)直面挑戰,轉型成功:

某製造業原本生產電動車的,聽說在2月份市場急需A物資,於是趕緊成立新的企業,全面轉型到A商品的製造,目前已經可日產50萬隻,不僅供給國內市場,現在還可以大量承接國外出口訂單。專家預計,該企業已經成功實現了產業轉型,抓住了新機遇。

(2)遭遇危機,需求幫助:

如曹德旺先生說的那樣,房地產雖然受到影響很大,但是企業們不能趁著這種機會“索要東西”,很不合時機,而前不久網上傳出有不少城市的房地產協會和房地產商會以正式文件方式申請“減免費用、給予補助、解除樓市限購”等要求,在被批評的同時,我們也深深感覺到這些企業有些“臉太厚”了。


黨報發佈4字回應, “開發商”這次該失眠了, 2大壞消息直擊樓市


但是大體上來說,房地產還是不能不要的,多個城市開始出現了積極地措施,很多的城市開始出現了日政策,很多的政策一日遊的方式出現,最終只留下了保守的策略。

而對於很多城市,雖然有新政府的支持,但是整體樓市的表現仍然還是很是乏力,而這一次有2個壞消息出來,這也預示著整體的拯救計劃失敗:

首先——居住用地成交價不漲反跌;

在剛過去的3月26號,上海易居研究院發不了最新的數據報告,這份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了:

2020年的前兩個月,全國百城居住用地成交僅為6542萬平方米,比2019年當期下滑18.7%,價格大約為5863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浮20.4%。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居住用地的成交量都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趨勢,4個一線城市成交577萬平方米,降低1.7%;居住用地的成交價格是22550元/平方米,漲幅達到44.9%。

就此很多人都覺得,土地成交熱度不減,但是結果呢,一線城市朱啊喲受到上海的影響,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並不具有代表性,在過去的100個城市裡,整體的住宅用地成交量和價格都是下降的。


黨報發佈4字回應, “開發商”這次該失眠了, 2大壞消息直擊樓市


其次——整體的開發商投資沒有抬升,整體都是下滑的。

春江水暖鴨先知,如果開發商銷售難、回款難的情況下,拿地積極性也就降低,市場開發投資也會減弱。果不其然,在剛剛過去的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10115億元,同比下滑到達16.3%。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住宅投資達到7318億元,同樣下滑達到16.0%。

在銷售方面,前2個月累計商品房銷售達到8475萬平方米,降幅同比下滑39.9%。在這其中,佔最主要的住宅下降39.2%(住宅一直佔據商品房銷售的主要部分,原來一直上漲狀態的),辦公樓銷售下滑48%(這個不奇怪,一直都不太好);商用房下滑46%(也不奇怪,很正常)。


黨報發佈4字回應, “開發商”這次該失眠了, 2大壞消息直擊樓市


而在國家的層面上, 4天內2次表態,央媒4字回應

對於現在房地產情況來看,一方面房地產市場表現出來的是看淡和看空的形態,買房預期直接降至冰點,在人們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下,調查發現超過70%的人做出了延期買房的打算,如果成真,那麼樓市可能真的走下坡路了。但在另一方面,雖然經過了很多的的城市開始推出一些積極地措施去救世,但是很長時間過去了,銷售和拿地雖然都不見漲,那麼接下來樓市會如何,國家央媒、黨報在連續4天內2次宣佈相同信號:

信號(1)——3.19,經濟日報《樓市崩盤?當心被忽悠了》,黨報指出來,很多人認為樓市不行了,但是其實觀點是錯的,因為我國現如今的城市化還在推進,在將來還有2億人會金恆,城市化率還要提高15%,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居民收入也會隨之增加,購買力不降低,今後房地產還會恢復到當初的平穩發展。


黨報發佈4字回應, “開發商”這次該失眠了, 2大壞消息直擊樓市


信號二——房住不炒還是主旋律

在3月23日是,經濟參考報頭版發文《紓困不刺激,“房住不炒”基調下構建長效調控機制》,在這篇文章裡,再次強調了房住不炒的主要任務,而在這幾處還是那個,提出來3穩目標,房地產在我國的經濟地位上仍然還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另以方面房地產仍然紓困,同時也在發揮著其穩定經濟的作用。

簡單的來說,這一次我國官媒的2次重申,房地產的穩健發展仍然很重要,地方城市應該需要適時的的提出行動支持,但是凡事過猶不及,需要把握好尺度和力度。未來房地產不會大漲,但是更不會大跌,持有這兩種看法的人或許都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