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竹 编辑|欣欣
昨天晚上在小区散步时,看见一个妈妈带着儿子出来溜达。男孩儿虎头虎脑的,非常可爱。
他的妈妈嘴里一直念叨着儿子的功课,小男孩并没有认真听妈妈讲话,而是东张西望,玩弄着花花草草。
这个妈妈看到儿子注意力没在自己身上,有些生气,说:“强强,你这学期得用点力,期末考试一定要考到班上前三。知道吗?”
谁知这个叫强强的男孩抬头看了妈妈一眼,说到:“妈妈,你以前上学考到过班级前三吗?”
强强妈妈被儿子的话问得愣住了,呆了半天,说:“好像没有吧。”
“对呀,你自己也没考过前三,凭啥要求我考前三呀?”强强说得振振有词,一本正经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强强妈被儿子弄得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啥。看到路人都在看着自己,感到很不好意思,就赶紧拉着强强走掉了。
看到这一幕的邻居们都被小男孩机智的回答逗笑了,觉得这个小朋友既聪明又幽默。
毕竟,童言无忌。小朋友总归是天真无邪的,说话不会像大人那样去衡量利弊,往往就容易脱口而出。
但是,小朋友说的话,也是诚实的,不带偏见的。虽然上面那一幕稀松平常,是很多家庭里都会出现的妈妈与孩子的对话。但男孩说得这句话,也着实令人深思。
01
男孩能随口就说出这句话,这说明了在他的家庭里,他的妈妈对于儿子的教育是比较严格的,甚至有些不顾儿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儿子有了些逆反心理,才会这样回怼妈妈。
我们周围有很多父母,平时很喜欢责怪自己的孩子。孩子写作业拖拉责怪,考试没考好会责怪,喜欢吃垃圾食品会责怪。
但实际上,这些家长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一直是那个提要求的一方。反过来,对于自己的行为,家长们往往没有做到严格要求。
孩子在书桌前面写作业时,他们看电视、刷抖音不亦乐乎,甚至会哈哈大笑;
孩子考试没考好,他们一味地责怪,而自己在工作上也没有去精益求精;
孩子爱吃垃圾食品,他们阻拦孩子不要吃,但自己却私下吃得比谁都多。
孩子相对于父母,是弱小的、被动的。他们接收到的信息几乎都是来源于父母。
俗话说,孩子的行为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遍一遍地模仿,从而成为他们长大后的言行举止。
02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在讲座上说过: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必须先改大人的行为。只有大人们好好学习,孩子们才能天天向上。
我想起了自己的高中同桌,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什么都不起眼,但是学习非常刻苦。
她告诉我,她的父母,从她上小学起,只要是她在写作业,就不会打开电视。
父亲不是忙自己的事情,就是在看书。母亲在旁边织毛衣,没事就帮她整理学习资料。直到后来,她考上了上海的一所985院校。
虽然她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是,他们却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学习的同时,自己能做到不娱乐不打扰,力所能及的去陪伴孩子,给孩子做好榜样。
03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做好榜样呢?
第一、言传身教
大家都应该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的妻子为了让小儿停止哭闹,答应他回来后会杀猪做给他吃。结果回来后,看见曾子举起刀准备向猪砍去,急忙阻止。
曾子说道:“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
意思就是: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如果母亲欺骗自己的儿子,那么儿子以后也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
妻子听到这,只好同意曾子把猪杀了。
古人的智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如果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听之任之,那么将来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去信任你。 只有自己能够说到做到,才足以让孩子信服。
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式家长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凡事都喜欢和别的孩子攀比。比成绩,比个高,比吃饭速度,什么都能比。
但是,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 :假如你是孩子,你愿意和别人比来比去吗?都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心一意地去接纳自己。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接纳自己生养的孩子呢?他们可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它的意思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很多父母都会有“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们只能希望孩子能够争气”这样的想法。
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变得优秀。这样的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期望特别高。因为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然而,一个不追求进步、放弃希望的父母,怎么会培养出一个自律且拔尖的孩子呢?孩子多半还是会步父母的后尘的。
父母与其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如先发展自己;与其对孩子有诸多要求,不如先对自己狠一点。
三、量力而行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真的是煞费苦心。他们会放下身段,托人找好学校;带着孩子辗转于各种辅导班之间;限制孩子人身自由,不准随便出去玩,作息时间要按自己定的来等等。
时间长了,不但孩子叫苦不迭,自己也累得半死不活。孩子的成绩可能也就那样,永远也达不到预期。
其实,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是能够上多少辅导班、上个好学校就能高枕无忧了。
一个人真正的优秀,与他的态度、习惯、以及努力程度息息相关。而这些能力和品质,才是父母应该去培养的。
就像上文中,我的高中同桌。她的底子很一般,但是不管是她的学习态度,还是学习习惯,都值得让人学习。
她的父母没有给她报过班,也没有强迫她应该做什么。他们做的,只是在学习的时候陪伴她。
孩子不玩,他们也不玩。后来,她的父亲凭借晚上的学习、查资料,还拿到了成人本科的学历证书,以及职称证明。这也让他在职场上更进了一步。
她的父母,只是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且真正该做的事情。
我想,这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性循环吧,即互相成就。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关系,最好的相处方式便是相互成就,包括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认识到这一点,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关于作者:星竹,喜欢写字,爱好心理学,励志成为一名教育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