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理想咖啡馆是什么模样、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是隐居山林与世隔绝、一期一会如梦似幻,还是有成堆的设计逸品让人大饱眼福,或只是一杯好咖啡、舒服的座位以及好客的主人?
咖啡馆像是第二个家,甚至是第二个办公室。所以有人说,咖啡馆是所谓的第三空间,是住家与工作场所之外的缓冲。
有趣的是,当人们企图逃离讲求效率的拘谨水泥国度时,甚至计划千里迢迢远去,最终却依然选择走入咖啡馆,喘口气喝咖啡,这样的行为,是为了体验或品味什么呢?
在多元社会,咖啡馆已不再只是单纯提供饮品,更是饱含多种可能的场域。即使是不爱喝咖啡的人,也有可能爱上咖啡馆,足见这个被视为「第三空间」的场域,一定有超乎咖啡本身的迷人魅力。
「咖啡馆」大概是这十年来在全世界最值得一提的火热关键字之一,它象征了一种新创模式,也是种文化表征,更是这时代人们生活里极为重要的社交场所代表。
现代人喜欢游览观赏山林与海洋,是用风景开阔自己心境的净土,也是回归自然、远离现实喧嚣的途径。相反地,咖啡馆则是极讲究人为操作,人潮与人情味集聚的所在。但并不在山林海边的咖啡馆,却透过人的在场,让我们意识到人在自然中的缺席,同时得到了美的升华。在这个空间里,我们试着找到心的定位,既向外面看,同时也往自己心里去。
咖啡馆是温暖的、陪伴的,它总是在那里,我们走向它,被善意地接纳;以新鲜的香气、谨慎的冲煮、不俗的音乐、有礼的店员,与一种迥异于与家人、同事、朋友间的,刚刚好的距离。这就是我们都喜欢咖啡馆的原因。
理想中的咖啡馆其实涵盖了两个层面,一方面指的是自己喜欢去的咖啡馆;另一方面其实是影射这间咖啡馆的整体风格恰好就是自己那个梦【如果有天我拥有一间咖啡馆】的真实重现。所以每次在自己喜欢的咖啡馆里喝杯咖啡,都有一种内心里的那个小小梦想有个人已经帮你完成了的错觉。
而每间咖啡馆,那间店的样子就展示着经营者心中「理想生活的极致」,大至菜单内容、书架上的书或杂志、音乐,小至洗手间的提醒(或警告)字条,似乎都可以体会老板的形状或心理状态。
好的咖啡馆是老板脑中眼中理想国的缩影,是个人性格在空间上的具体化,是他知道当他想要喝杯咖啡浪费些时间的时候该有的样貌,也包括他在这样的空间内对于光线气味触感听觉等等到底有什么需要。
每个人心中有那么一间理想的咖啡馆,至少代表着他对咖啡馆老板这个理想国在某种程度上的认同与被认同,可以是感官体验,可以是心理感受,甚至是某些情感的认可、梦想的寄托。
或许天性使然,人总爱追求遥不可及的事物,渴望征服难以达到的所在。所以思潮可以在咖啡馆被讨论争执并且延续,所以艺术可以在咖啡馆被呈现并且刺激,所以音乐可以在咖啡馆初试啼声而被听见,所以革命可以在咖啡馆被筹划并且实现。
偶尔不是提神的咖啡,而是让人失神的酒精。气氛要足够放松而没有压力,桌子大小要适中,可以交头接耳也可以嬉笑怒骂。音乐不见得要好听但要有自己的个性,灯光不见得非得明亮,但一定要有某种暧昧不明……
其实,咖啡馆是个很特殊的场域。咖啡馆满足的,并不止于对一杯好咖啡的追求。一间好的咖啡馆,除了一杯好的咖啡之外,它应当给你更多的东西。空间上的刺激,气氛上的掌握,音乐的方向和内容,还有文化上的自我。选书、音乐、设计、美食,这些个别的元素无不彰显着咖啡馆的魅力,都是令我们对咖啡馆如此依赖和着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