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能使用基本農田,是福利?還是套路?

2020年3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聯合發文《關於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生產及相關產業的實施意見 》發改農經〔2020〕350號,其中第四條提到:“對於將不符合要求的耕地或其他土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的,經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核實後,允許發展生豬養殖,並結合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工作,及時保質保量進行補劃。”

養豬能使用基本農田,是福利?還是套路?

之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在記者會上確認了相關信息。

一時間,廣大正在養豬準備擴產的、或即將準備開始養豬的同志們,一聽到這個消息,簡直喜大普奔,奔走相告,在各大養豬群裡面絕對佔據頭條。

為啥,因為養豬的土地使用問題一直是這些養豬戶們的一大難題。國家有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不能動的,是民生保障最基本的東西,國家一直在這方面保護非常嚴格。基本農田的審批權以前基本上一直國務院,哪怕只有一個平方都不行。直到今年才逐步開放試點到八個城市。要不是從去年到今年的非洲豬瘟導致的豬肉價格暴漲,這個政策想落實到養殖戶頭上,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這麼好的福利政策,當然對國家的豬肉恢復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筆者也是從事養豬行業,廠子因環保問題於2018年被拆,準備重新建廠,雖然錯過了去年行情最好的時候,但是也是信心滿滿,但是從去年8月開始,到12個月,整整找了4個月的地。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決定把豬場建在遠離人群的地方,養豬人都知道,一個豬場的用地,幾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土地性質,如果是基本農田,再好的地也是一票否決。二是土地的坡度以及土壤,直接影響你的建設成本。三是水、電、路的相關配套措施是否完善。四是土地的海拔,常年溫度以及通風效果。五是周圍有無其他人戶(遠離人群,人戶多容易扯皮、不利於防疫)。本來這些條件都能滿足的地就很少了,但是更絕望的是,事實上,基本上適合養豬的地方都是基本農田,為什麼,政府為了經濟發展,長期在土地發展的過程中,把能養豬的一般耕地等地塊都調整到了城市或者鄉鎮附近,便於建設使用,那麼適合養豬的一般耕地在調規的過程中基本上都變成了基本農田,形成了適合養豬的地方土地性質決定不能養豬,不能養豬的地方土地性質倒可以養豬的情況了。

還好,這個政策出來了,能想象我當時無比激動的心情了嗎?終於可以擼起袖子幹活了。

於是馬不停蹄,拿著剛從網上打印出了的還熱乎乎的文件,奔向當地國土部門,可國土部門一盆冷水澆滅了我所有幻想。兩點,一個是這個文件是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的,國土部門沒有通知。二、土地的現狀要是不符合要求的耕地。三、我們沒有具體的操作辦法,只能按照以前的指導原則辦事。需先考察土地現狀,向省裡報批,省國土考察,找到一般耕地進行調規,然後報國務院審批,大致這麼個流程。我問:要多長時間?答:一年。我:……

一年時間,豬都可以出兩波了,不要套路我,這政策有啥用?一行眼淚立即掉下來……

雖然這麼痛苦,還是不能動搖我養豬的決心,事情一定要做下去,只是希望,國家能多聽到我們這些養豬人的心聲,儘快協調各個部門出臺相關的實施辦法,不要讓國家給我們的福利政策變成了戲耍我們的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