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体验》自序——废墟里的鲜活图景

废墟是凝固的历史,废墟里的每一块石,每一片瓦,每一方砖,每一种图案,每一条纹路,每一刀的雕刻,都是历史的碎片,排列组合以后,就是一部浩翰史册,期间汇编了无数的故事,无数人的命运。


站在金字塔前,我看到法老的雄心壮志,看到对太阳神的膜拜,看到数以万计的工匠挥汗如雨,看到一堆堆累死的奴隶白骨;


站在羽蛇神殿,我看到巫师那诡异的萨满舞姿,听到古老谶语回荡在山谷,看到了活人祭祀,看到玛雅人的颤栗与不安;


在耶路撒冷的哭墙,我看到大卫王的六芒星,看到马萨达血流成河,看到了无数的犹太人被迫逃离故土,流亡世界各地;


在吴哥窟,我看到了传说中的须弥山,看到湿婆神,看到苏耶跋摩二世国王的雄韬伟略,看到高棉人对神的虔诚与敬畏…….


这里有欢笑,有哭泣,有诅咒,有杀戮,有撕心裂肺的呐喊,也有歇斯底里的狂欢!


一幅幅画面,一幕幕演出,鲜活的图景,在座座废墟之上,活灵活现!


这些文明的体验,这些观察与分析的训练,使我摆脱文本的束缚,培养了明辨、慎思、笃行的治学态度。


《世界文明体验》自序——废墟里的鲜活图景


这些年来,我把这些画面和思考带到了高校的课堂,在部分高校先后开设了中国管理C模式和世界文明比较的通选课,不同学科的学生累计数万人选课,也有一些老师旁听了这些课,他们的反馈和交流,使我的学术体系日渐完善。


十五年来,本人还为党政领导和企业家、航天员、潜航员以及新兴社会阶层授课,在国家行政学院、北大、清华、国家航天中心、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大、四川省委党校、山东省委党校等机构,数百场课程讲下来,接触了大量不同阶层的人士,获得了广泛认同和响应,通过交流也获取了很多信息和案例,使研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正所谓教学相长,互为师生。


《世界文明体验》自序——废墟里的鲜活图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