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暴发,作为重要抗疫物资的口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红,一度甚至出现了多国订购的口罩遭截胡的事件。现在大家都清楚在这样的环境中口罩所起的作用。可是,几百年前有口罩吗?口罩又是谁发明的呢?
口罩是谁发明的,历史上也没有定论,而口罩是什么时候才成为医疗上的配备,也还存有争议,但是有不少关于口罩的历史故事可以让我们知道,口罩的发明一开始似乎并非为了医疗上的目的。
口罩雏形源于中国,《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记载
认真说来,口罩应该是起源于中国。据相关史料记载,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和《孟子·离娄》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
而在1600多年前,我国正处在元朝时期,当时国家经济发达、物产丰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十分仰慕,不远万里前来游览。元朝皇帝忽必烈对这个“老外”也很稀奇,以上宾的礼遇接待他。有一天,马可·波罗去参加宫廷里举行的宴会。当宫女们往桌上送菜的时候,她们的嘴巴和鼻子蒙着一块织工精美的蚕丝巾。马可·波罗见状也是甚为奇怪。下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宫里的老规矩——是为了保证皇帝饮食的洁净,怕宫女们说话或者出气,把饭菜弄脏了。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七年,回国后,他把这件事也详细写进了
1299年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当中,“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可以说这成为关于口罩的最早文字描述。另外,古代波斯拜火教的祭司在进行祭祀活动时要戴上“口罩”,因为他们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要戴上口罩避免与这些气息直接接触。
口罩最初的发明是为了怕挨打?
过了几十年,14世纪的欧洲发生了烈性传染病,人们都很害怕。不过,那时候的欧洲人还处在蒙昧状态,也不懂医学常识。得了病就找巫婆念咒语、驱妖治病。而医生的人数很少,也没有自己的组织,只要他们出去给老百姓看病,巫婆就带人追上来狠揍一顿。传染病流行得很快,医生们又不能不管。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免得挨打,他们就想出一个好办法:行医时用纱布遮住半个脸,只露出一双眼睛,免得被人认出来。
另一则故事则来自有关黑死病时的传说。因为医师努力奔走想控制疫情,结果让巫师的收入减少。为了报复医师,巫师不停地骚扰、追打和迫害医师。想要自保的医师们,只好用纱布遮住脸,让巫师们认不出来,以防遭遇不测,成为后世口罩的源起。
这两则历史轶文,估计就是一种传说,对于口罩历史的真实而言,有考据不实的谬误。
口罩的发明应该是人们认识到空气中细菌的存在以后的事
真正出现医用口罩要从人类发现空气中存在细菌说起。人们发现细菌之前,做过外科手术的病人刀口经常感染,人们只好用烧红的金属去烫刀口,来防止感染。1861年巴斯德用鹅颈瓶做实验,证明空气中有细菌的存在。之后,人们开始注意医疗环境卫生,设立了无菌病房,发明了消毒灭菌方法,但是,感染依然存在。
直到1895年,德国病理学家莱德推断,手术病人伤口的感染与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有关,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让患者的伤口感染,人们口内的唾液也会导致感染的发生,手术时医生们呼吸和说话很可能导致病人伤口感染。于是,他建议医生们在做手术的时候戴上口罩。果然,在医生们戴上口罩做外科手术时,病人伤口的感染率大大下降了,医用口罩就这样出现了。
不过,当初的口罩只是用1-2层纱布,来回地把鼻子、嘴巴、胡子缠起来,十分简陋,也不美观 。后来莱德又让人把纱布剪成长方形,在两层纱布之间架起一个框形的铁丝支架,再用一根带子套在后脑勺上。于是,口罩便有了早期的样子。
1899年,法国医生米琪把口罩改成可以自由系结式,用一个环形带挂钩在耳朵上。现代护理学的奠基人“护理之母”——南丁格尔曾说:空气像水一样,也是会被弄脏的。如果戴上口罩就有可能把细菌阻挡在纱布层的外边,不许它们害人。
口罩最先用于传染病的防范
医疗上开始考虑使用口罩确实是在巴斯德发现细菌之后。第一个考虑到使用口罩的是法国医师弗谷( Flugge),那是1887年,他在照护肺结核病患的时候。他认为人与人之间会因为藏有细菌的口鼻飞沫,造成疾病的传染,于是提出了“飞沫传染的理论”,于是就用了薄薄的纱布设计出简陋的口單。
两年之后,一个名叫许伯纳( Huebner)的医师设计了多层纱布组合成的简易口罩,并且建议外科医师在进行手术时使用,但并没获得太大的反响。
直到1905年,在芝加哥医院服务的汉弥尔顿( Hamilton)医师把自己照顾病患的经验发表论文后,才似乎起了点儿作用。汉弥尔顿医师照顾的是猩红热的患者,她强烈要求护理人员在从事医疗工作时,除了加强消毒的功夫外,一定要戴上口罩,此举大大降低了猩红热的传染。所以汉弥尔顿根据自己的观察建议外科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应“比照办理”,以降低手术中的感染率,此项建议也获得英国外科名医莫伊尼翰( Moynihan)爵士的赞同。
20世纪初,外科医生开始在手术中戴上口罩
1904年,费城杰弗逊医学院外科医师肯因(Ken)正在对医学院的学生示范手术,手术台上的人根本没有戴口罩或手套。
1914年的费城,外科医师约翰・迪弗( John Deaver)在女子医学院示范手术时,手术台上的操作者都已经戴上了口罩――只不过当时会戴上口罩的外科医师,是以遮盖住嘴巴为主,对于鼻孔是否要遮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确实只能叫做“口罩”,真的是只罩住了嘴巴,而忽略了鼻子。
口罩改良者并非是外科医师,而是感染病防治专家
之前的口罩都只有几层纱布的结构,不仅如此,如果有的人哈气较多,造成口罩湿润,也不会及时更换口罩,要一直用到手术结束以后。而口罩的改良者并非是外科医师,而是感染病防治专家。
1918年,几篇革命性的医学研究在期刊发表,纷纷改善了口罩的设计与使用规范。首先是在芝加哥工作的维弗( Weaver)医师,他在照顾白喉病人的两年里,要求病人戴上两层加厚的口罩,并且规定湿了就要更换,结果发现照顾他们的医护人员,一个也没有感染白喉。
另一个战地医师克普斯( C.apps),在为期5个月的观察中,要求野战医院里发烧感染或合并战伤的士兵,以及照顾他们的工作人员,都要戴上多层纱布的口罩,并且覆盖的范围要从眼睛下面到下颔,发现其成效也很显著。这些野战医院是开放的空间,容易有交叉感染,实施了克普斯医师的方法后,感染率由原来的20%降到了5%以下。
受到了这些研究成果的影响,口罩的设计逐渐有今日的样貌。
在1932年时,神经外科名医库辛医师在哈佛医学院时,已经戴了完全遮住口鼻的“口罩”,而且连旁观的医师也是相同的标准。
口罩被用于大规模疫情传染始于中国的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
20世纪初,口罩才步入寻常百姓家,首次成为大众生活必备品。而口罩第一次被广泛运用于应对大规模疫情传染,则是始于中国的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
今天,当欧美人还在为戴不戴口罩而争议不断,犹豫不决时,早在1910年伍连德就亲自设计了 “伍氏口罩”来预防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他要求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医生,必须戴上他自创的口罩上岗,同时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确保这种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市民,并且很快被民众接受。这种由两片纱布夹一块吸水药棉制成的口罩,成本仅为当时的2分半钱,作用却至关重要,经过不断演化改进,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有了伍连德的先行先试,口罩在卫生防疫中的重要作用被世界卫生界所接受,在其后有史可证的历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数度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口罩更成为各类防疫战场上的必备品,这与华人医学家伍连德的贡献密不可分。
口罩的改良曾因青霉素的发明而一度被忽视
口罩的改良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暂时受到了阻碍,原因是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与使用,大大降低了手术后的感染率,外科医师似乎是找到了“救世主”,认为烦冗的无菌技术无法与抗生素相比。因此大家的注意力反而是期待新的抗生素,对于口罩的改良已不那么迫切。
然而抗生素并非万应灵药,尤其在耐药性的菌株产生后,对于预防“手术后感染”的改革呼声愈发强烈。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手术室的无菌操作被重建,从刷手技术、无菌衣帽、手套与口罩的穿戴,加上无尘环境的要求,用来降低手术后的感染,以及“败血症”的发生。
这时的口罩也有了革命性的改良,增加了过滤( flter)和偏向(deflection)的功能设计,可以让戴口罩的人吐出气息时,不是向正面,而是向两侧漏出,并且让含有飞沫的颗粒留下,不让它们飘到手术台上。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手术室服装的标准照片,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配备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这些严格与谨慎的转变,可是经历了百年的工夫。
坐堂药师|关注合理用药,守护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