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金手指是商鞅變法,還是地理優勢?

01

因為一個特殊原因,後世人對於戰國曆史有著許多嚴重誤解,戰國很可能是中國歷史上誤解最多,需要糾正的觀念也最多的一個時期。

這個特殊原因是:秦始皇燒燬了六國史籍,只剩下唯一的秦國史書,而秦國史書過分簡略,存在大量錯漏之處,還有被秦始皇故意篡改的地方。

(丞相李斯:“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史記·六國年表》)

歷史總不能留下一片兩百多年的空白,戰國時代發生了許多激烈的戰爭,精彩的故事,大家都很感興趣,到了漢初,後人開始重建這段歷史。沒有可靠的正史記載作為依據,他們是怎麼重建的呢?他們只能根據自己腦海中的記憶和印象。

後人回顧歷史是從後往前看的,他們記憶和印象最清晰的是離他們時間最近的戰國後期這段歷史(前279-221年),對於戰國中期(前340-279年),他們的記憶和印象不那麼清晰,所以,他們把一些戰國後期留下的記憶和印象覆蓋到了戰國中期的身上。

戰國策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戰國策當中記錄了蘇秦,張儀合縱連橫的著名故事,蘇秦掛六國相印,集合六個國家來圍攻秦國;張儀分化瓦解六國,說服它們分別倒向秦國,以便秦國接下來對它們各個擊破。

按照蘇秦,張儀的故事,在戰國中期,合縱連橫的國際外交活動是圍繞著秦國進行的,這就給我們製造了一個錯覺,經過商鞅變法,秦國實力指數級暴漲,它不僅從弱國變成了強國,而且變成了最強國,不然一個“不與諸侯之會盟”的孤立國家,怎麼會轉眼間就身處國際外交活動的中心,六國這麼重視它呢?


接下來,秦國開始不斷擴張,蠶食六國,六國想盡一切辦法都不能阻止秦國的推進。秦國就像開了外掛一樣,它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一路猛打猛衝,直至最後統一天下。

這些對於秦國的普遍印象不能說是錯,只不過它的時間線被拉長了,它只適用於戰國後期,不適用於戰國中期。

在戰國後期,秦國確實是國際外交活動的中心,無論合縱還是連橫,都是為了應對秦國,六國畏懼秦國和畏懼虎狼一樣。

但是,上溯到戰國中期,秦國還沒有這樣的地位,它只是強國當中的一個,各國不覺得秦國的地位比其他強國更突出,它們對待秦國的態度和對待其他強國沒什麼差別。

我們查閱戰國中期留下的史料,比如諸子百家的書,這些書裡提到秦國的時候都是一筆帶過,很難發現這個時期的人對秦國有什麼特別關注,也很難發現他們已經對秦國產生了某種畏懼情緒,和秦亡後重建的史料氛圍大不相同。

02

那麼,戰國中期和戰國後期國際格局存在巨大差別,關鍵因素是什麼?關鍵因素是,在戰國中期,東方有一個齊國,無論鬥智鬥力,齊國都一點不輸秦國, 它是秦國統一天下過程中遇到的最難搞定的對手。

在戰國後期,齊國縮頭烏龜的形象深入人心,它只會消極防守,只會被動挨打,而且捱打之後還不還手,最後秦國來滅它的時候,它幾乎沒有抵抗就投降了。它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窩囊與無能,對國際形勢演變,它所起的作用小到看不見。

由於戰國後期齊國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太鮮明,這個印象覆蓋到戰國中期,人們自然難以憑空想象,齊國曾經位於截然相反的另一個極端,那時的它傲視天下,目空一切,積極有為,它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很高,影響力很大。各國對齊國深感敬畏,就連秦國也多次對齊國表示退讓,不敢硬來。一聽說齊國開始擴張,各國就緊張起來,它們極力阻止,群起而攻之。

所以,並不是經過商鞅變法,秦國就直接準備去統一天下了。此後它經過了兩個歷史階段,資格賽階段和正賽階段。

戰國中期是資格賽階段,參賽選手有兩個,秦國和齊國,兩國當中,誰贏,誰就能獲得統一天下的資格。長達五六十年的戰國中期簡單來說就是秦齊爭霸的時期,等到五國伐齊後齊國倒臺,統一天下才列入了秦國的日程表。(前303年之前,楚國也是個強國,但它的戰略目標一直都僅僅是抑強扶弱,維持國際力量的總體平衡態勢,防止國際上出現一個力量過於強大,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國家,它自身從來沒有把統一天下當做過目標,所以,它不是資格賽的參賽選手。)

秦齊爭霸的五六十年裡,從張儀到魏冉執政時期,秦國的對外政策都是圍繞著齊國這個核心問題制定的,都是為了擊敗齊國;反觀齊國,只有在孟嘗君執政時期,它的對外政策才是圍繞著秦國制定的,而且孟嘗君還受到其他人的嚴重掣肘,在他攻進函谷關之後,齊閔王強令他撤軍。齊國最終輸掉秦齊爭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秦國始終對齊國足夠重視,齊國卻沒有同等的重視秦國。

一般認為,六國發動的合縱攻秦戰爭總共有五次,其中三次發生在戰國中期。

前319年-317年新三晉聯盟(韓趙魏)和秦國的戰爭是第一次。經常被忽略的是,這場戰爭並不是秦國一個國家單獨對上三晉,還有一個齊國參戰,它們從東西兩面夾擊三晉。公孫衍首先進攻秦國的函谷關,是因為三晉覺得秦國比齊國弱,柿子撿軟捏。(前320年,秦國剛剛被齊國的匡章率軍擊敗,正在魏國為相的張儀因此被趕回秦國。)

秦國反攻的時候,在修魚再次擊敗敵軍,不過,同一時間,齊國也在觀澤發動攻勢,獲得大勝(西摧三晉於觀津),這樣,新三晉聯盟被擊潰,宣告解散。

如果這場戰爭被稱為第一次合縱攻秦戰爭,那它也可以被稱為第一次合縱攻齊戰爭。

前298-296年,孟嘗君指揮齊韓魏聯軍攻秦的函谷關之戰被稱為第二次合縱攻秦戰爭,那麼,此前的前312-311年,張儀指揮秦魏燕聯軍攻齊,也可以被稱為第二次合縱攻齊戰爭,這兩次戰爭實際上是秦國和齊國你來我往,彼此展開的對攻戰,是秦齊爭霸的高潮階段。(由於當時發生了一個著名的張儀欺楚事件,人們容易注意到前312-311年間秦韓魏聯盟對楚國的攻擊,不容易注意到,當時張儀真正瞄準的主攻目標是齊國。秦國把力量都用來攻齊,導致本土空虛,楚國看到機會,決定趁虛而入偷襲秦國,引發了藍田之戰。)

前287年的五國伐秦被稱為第三次合縱攻秦戰爭,那麼,前285-284年的五國伐齊也可以被稱為第三次合縱攻齊戰爭。

第三次合縱攻齊戰爭是岔道口,齊國沒能扛過去,從此它和秦國的走勢開始分道揚鑣,一個往上,一個往下。

看的出來,強國被聯盟圍攻是常見的事情,一點不稀罕,三次合縱攻秦戰爭不說明資格賽階段的秦國受到了特殊待遇。

到了正賽階段,也就是戰國後期,秦國的任務變得比較單一,它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克服一個接一個的困難,跨過一個接一個的障礙,最後達成統一天下的終極目標。在這個階段,趙國只是六國當中抵抗秦國進攻表現的最頑強,最激烈的一個國家,它的目標只是自保,它從來沒有獲得過齊國那樣和秦國平等的地位,也從來沒有像齊國那樣和秦國展開過涉及全天下範圍,把七國全部捲進去的戰略大對抗。

03

秦國的地理優勢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位於外圍邊緣地帶,金角銀邊草肚皮,它佔住金角,不容易遭到其他國家圍攻。

二是被自然天險環繞,易守難攻,地勢也更高,其他國家進攻它難度很大,它進攻其他國家居高臨下,順流而下,很容易。

在春秋時期,戰爭是駕駛馬拉戰車,手握青銅兵器的貴族打的,開戰前,雙方要先排除險要地形,約定好一塊平坦的,便於戰車迴旋的場地集合,然後才開打。所以,在春秋時期,秦國只有第一個方面的優勢, 第二個方面的優勢發揮不出來。

到了戰國時期,鐵器逐漸廣泛使用,戰爭主要是由拿著鐵製兵器的步兵來打,這個時候,秦軍可以躲在函谷關的背後以逸待勞,堅固,高大的防禦工事派上用場,第二個優勢發揮出來了。秦國在戰國時期變得比春秋時期強大,這是必須注意的一個因素。

春秋戰國之交正是中國從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的歷史轉折時刻,戰國各國紛紛變法,原因就在於,外部環境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它們都認識到,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法律,各方面都必須適應鐵器時代的全新要求。誰不去適應,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也會倒逼著它去適應,實在適應不了的國家只能被淘汰。

魏國首先建立起能夠適應鐵器時代要求的一整套國家體制,它也因此成為戰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級強國,稱雄百年之久。

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法律各方面,魏國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它進行了大量的創新,試驗和改革,工作很繁重,它的變法過程經年累月,備嘗艱辛,很幸運的是,英明的魏文侯領導魏國長達半個世紀,這麼長的時間保證了魏國能夠順利完成變法的全過程。

古代技術發展和傳播速度很慢,魏國成功後,其他國家又陸續向魏國學習,這樣又花了幾十年時間。

就算是金手指,也需要一把契合的鑰匙把它打開。網絡小說中,主人公獲得了金手指之後,通常也不是一開始就能用的,他需要先找到某種辦法,比如吸收足夠的能量,或者沾上自己的血,金手指才用的上。秦獻公在位時期,秦國的國家體制趕上魏國的水平,它找到了運用金手指的鑰匙,這也是為什麼,到了秦獻公時期,秦國可以崛起成為強國。


04

地理優勢給秦國帶來了許多好處,我總結五點。


一,秦國號稱百二之地,它在關口部署兩個士兵,就能擋住東方一百個士兵的進攻,一眼看上去,誰都能知道進攻它吃力不討好。這樣的優勢使得秦國很少遭到其他國家進攻,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它在進攻其他國家,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在國家間曠日持久的激烈競爭中,主動權是很重要的,秦國總是可以選擇對它有利,對其他國家不利的時機發動攻擊,一有了空隙它就可以鑽。

而且,攻擊的時候,它只需留下少數兵力防守本土,它幾乎可以把所有軍隊集中起來,使出全身力量去打贏一場重要戰爭。

時間久了之後,秦國佔到的這些便宜慢慢積累,逐漸它就脫穎而出了。
二,秦國的地理優勢使得它擁有更大的容錯率。
秦國犯了和其他國家同樣的錯誤後,由於自然天險的保護,它不會遭受同樣的損失,它總是有機會改弦易轍,調整政策,然後捲土重來。
比如,戰國時代有三個霸主級強國,魏國,齊國和秦國。在魏國和齊國的鼎盛時期,它們軍隊的戰鬥力一點不比鼎盛時期的秦國軍隊戰鬥力差。可是後來,魏國和齊國都衰落了。
魏國是怎麼衰落的?魏惠王時期,他不停地向傳統盟友趙國和韓國發動戰爭,(典型的就是桂陵,馬陵之戰)破壞了三晉聯盟。魏國本身的地理條件很差,和趙國,韓國決裂後,它遭到了其他國家的四面圍攻,連吃敗仗,因而衰落下來。


齊國是怎麼衰落的?齊閔王時期,齊國滅掉了宋國,宋國是一個緩衝國,是齊國周邊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有周邊防禦體系的存在,齊國才能號稱十二之地,兩個人能夠擋住十個敵人的進攻。眾所周知,滅宋招致了五國聯軍的進攻,但是,還有一個惡劣後果並非眾所周知:在滅宋的同時,十二之地的防禦體系也被破壞了,因此,五國伐齊戰爭中齊國遭到重創,衰落下來。
把這些事情換到秦國頭上,我們假設秦國領導人和魏惠王水平相當,犯了類似錯誤,它會衰落嗎?不會,因為秦國的地理位置就使得它根本不用擔心被其他國家東,南,西,北四面圍攻,合縱聯軍只能從東方來。
同樣,我們假設秦國領導人和齊閔王水平相當,犯了類似錯誤,它會衰落嗎?也不會。齊國的防禦體系是齊國先輩們長期的,有意識營造出來的,(比如,包括宋,魯,衛在內的泗上十二諸侯被他們特意留下做緩衝國,以便隔開齊國和其他大國。)它是人為構建的,人為構建的東西可以被人為破壞。秦國的防禦體系則是由自然天險構成的,它始終矗立在那裡,不至於因為人類犯的錯誤而被破壞掉,而且秦國的百二之地防禦力比齊國強,即使遇到五國聯軍的攻伐,它也不至於象齊國那樣,一下子就損失慘重,傷筋動骨,從此難以翻身。

後人回顧歷史的時候,感覺秦國領導人普遍水平高,從來不犯性質嚴重的大錯誤,其實這不對,這是秦國的地理條件帶來的好處。
戰國時代長達兩百幾十年,這麼長時間裡,魏國和齊國的掌權者不可能始終都是明君,秦國到最後總能等到它們自己出現水平較差的領導人,自己出現失誤,然後漁翁得利。於是我們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秦國的競爭者都掉隊了,只有秦國仍然保持著強盛狀態,獨霸天下。
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農業生產的任何一個環節被打亂,最後的收穫就會差很多。秦國的主要農業基地,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都處於周圍自然天險的嚴密保護之下,它的農業生產活動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每一年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的展開。
還有,秦國位於黃河和長江的上游,它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在長江的支流岷江,鄭國渠修在黃河的支流渭河,這些地方的水文條件是當時的技術水平能夠處理的。而長江,黃河的中下游地區,河面太寬,流量太大,是當時的技術水平不能處理的。秦國可以修築起大型水利工程,同時由於自然天險的保護,它也不擔心這些水利工程被其他國家有意的破壞。
秦國的地理優勢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這有助於增強它的後勤和物資儲備。

四,秦國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秦國周邊散佈著巴蜀,義渠這些位於邊緣的,偏遠的,異族控制的蠻荒地帶,如同趙國佔領樓煩,林胡,燕國佔領遼東,向這些地方擴張其他國家不會在意,我把它們稱之為亂世當中“安全的擴張目標”。

秦國周邊有很大一片“安全的擴張目標”,反觀齊國,它周邊沒有安全的擴張目標,它只好選擇燕國,宋國這些“不安全的擴張目標”,結果大家都看到了,“不安全的擴張目標”風險很大,就像捅了馬蜂窩一樣,眾多國家立刻強烈反彈。

直到五國伐齊為止,各國都還覺得,秦齊兩國的擴張程度差不多,對它們構成的威脅也差不多。伊闕之戰後,秦國佔領了原屬魏國的河東地區和河內的西部一小塊。齊國滅了宋國,當時的宋國領土還包括宋國從楚國手裡奪取的淮北幾百裡土地,所以兩塊領土從面積上看差不多。

這個感覺顯然是錯誤的,到了這個時候,秦國通過擴張行動攻佔的土地面積相比齊國已經大了幾倍,其他國家沒有把“安全的擴張目標”計算在內,才會產生這樣的錯覺。

五,秦國人都非常恭順,聽話,勇於公戰,怯於私鬥。荀子說秦人“甚畏有司而順”,見到政府官員的時候,一個個戰戰兢兢,唯唯諾諾的。大家覺得這是秦國的優點,其實這是一把雙刃劍,某種條件下它可以轉化為缺點。

秦國人對上級命令的依賴度很高,只要打掉它的中樞指揮機構,秦國整個國家就會立馬陷入混亂和癱瘓當中,它會突然死亡。

秦滅亡的時刻,劉邦,項羽的軍隊只是到達了關中的渭河平原,也就是京畿一帶,秦本土還有六個完整的郡級單位仍然掌握在秦國手裡,它們是關中的隴西郡,北地郡,上郡,南邊的漢中郡,巴郡和蜀郡,這麼廣闊的地盤反秦軍隊一點沒有觸及。
可是,剛上臺還沒幾天的子嬰一聲令下,這六個郡的全部秦國官員,全部秦國民眾都乖乖舉手投降了,沒有一個人說一個不字,更沒有一個人進行反抗。

項羽大筆一揮,把南邊的漢中郡,巴郡和蜀郡劃給劉邦,劉邦輕鬆愉快的派官吏去接收它們就行了,不需要專門派軍隊去攻佔。劉邦只擔心背後項羽的威脅,他一點不擔心接收這三個郡的時候出什麼簍子,秦國人有多麼聽話可見一斑。

楚漢戰爭期間,劉邦把軍隊盡其所能的投入前線戰事,後方非常空虛,但是,位於他後方的秦地從來沒有人趁機發動叛亂。打敗項羽後,六國的叛亂仍然是此起彼伏,劉邦忙於四處鎮壓叛亂,幾乎沒有時間休息,他覺得很幸運,有一個秦地不用他操任何心,他總是可以回到這裡喘口氣。

反觀齊國,五國伐齊的時候,它只剩下莒城,即墨兩小塊地盤,仍然有人在拼死反抗,而且堅持了幾年時間。

燕國早早地把莒城和即墨之間的聯繫給切斷,幾年時間裡,即墨城都收不到來自中央政府的任何指令,整個抵抗行動都是即墨當地人自己組織的,長官戰死的時候,也是當地人自己推選田單出來做將軍指揮作戰,這件事成為齊燕戰爭的關鍵轉折點。齊國人表現出的獨立自主能力,自我決策能力,在秦國人身上從來沒有看到。

陳勝,吳廣起義後,六國紛紛復國。秦國有可能像六國那樣,亡國後又復國嗎?不可能。和六國人不一樣,秦人是不會造反的群體,他們只會根據上級的指令行動,無論這個上級是誰。劉邦滅掉了數百年曆史的秦國,項羽坑殺了20萬秦軍,據說秦人對他極為仇恨,但是,他們的命令都得到秦人一絲不苟的執行,一點沒有打折扣。

秦國滅亡後,秦人的上級變成其他國家的人,其他國家的人誰會想著讓秦國復國呢?所以,只會根據上級指令行動的秦人沒有一個會朝著復國方向去行動,去努力,秦國一旦亡國,就是永遠,徹底的亡國。

秦國的要害在於中樞指揮機構,也就是中央政府,對秦國最有效的戰術是斬首戰術,然而,秦國中央政府所在的咸陽也位於關中地區,難以攻擊到它,難以實施斬首戰術,秦國的地理優勢把它的致命要害給遮蔽了。

一個身軀龐大的巨人站在你面前,看上去似乎不可戰勝。但是,只要你端起槍來瞄準它的腦門,把一顆子彈射進去,它就會一下子轟然倒下,死的不能再死。

為什麼秦國身上沒發生這種事呢?它頭上戴著一頂堅固的鋼盔,子彈射不進去。
以上五點加起來,結論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地理因素至關重要。


05

為了證明秦國的體制優越性,長平之戰經常被作為典型案例舉出來。長平之戰打了三年之後,秦軍的戰鬥力仍然強勁,趙軍精疲力盡,糧食匱乏,它堅持不下去了,在和強國趙國的決戰中,秦國憑藉更強大的“綜合國力”勝出,如果不是商鞅變法建立的耕戰制度打下基礎,秦國強盛的“綜合國力”從哪來呢?

長平之戰的案例真的具備說服力嗎?請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怎麼才能判斷出一個國家不再是普通國家,它已經發展壯大,崛起為強國?

判斷一個國家已經是強國,其他標準都不好使,必須有一個試金石,它必須靠自己的力量獨立擊敗一個被各國公認的強國,有了實打實的戰績,才能證明它也是一個強國。

請注意,其中有依靠自己的力量這個條件。千年小弟韓國總是跟著大哥行動,它總是聯軍當中的一員,它加入的聯軍也打了不少勝仗,但是沒人因此認為韓國是一個強國。

前366年,秦國擊敗韓魏聯軍;前364年,秦國在石門之戰中擊敗魏國,斬首六萬;前362年,秦國再度擊敗魏國,俘虜魏相公叔座。

秦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四年時間裡,連續三次重創當時公認的強國魏國,這是一個分量十足的試金石,有力的證明秦獻公時期,秦國已經超越普通國家,崛起成為強國。

趙國又是什麼時候成為強國的呢?大家都說是趙武靈王時期,趙武靈王經過胡服騎射的改革,促使趙國強大起來。

可是,趙武靈王時期和強國交戰,趙國都是敗績,它打贏的是中山,林胡,樓煩這些比它弱的勢力,它用了十一年時間,才滅掉千乘之國中山國,這樣的記錄怎麼能證明它是一個強國?

趙惠文王時期,趙國參與五國伐齊,對齊國取得勝利,不過,當時它只是五國聯軍中的一國,這場勝利也不能證明它是強國。

前273年華陽之戰中,趙國和魏國組成的聯軍被秦國擊敗,其他國家沒有人為此感到奇怪,這個時候的趙國仍然稱不上強國。

再過幾年,前269年,趙奢率領趙軍在閼與之戰中獨立擊敗秦軍,可靠證據出現了,所以,直到閼與之戰的時候,其他國家當中才開始有人把趙國當做強國來看待。

戰國後期,秦趙之間的鐵血對抗打的異常慘烈,長平之戰更是火星撞地球的大決戰,後人對這場戰爭津津樂道,家喻戶曉,在後人的印象中,趙國是唯一能夠和秦國較量的國家,它套上了閃閃發亮的強國光環。這個印象覆蓋到戰國中期,後人因而高估了胡服騎射之後趙國的實力。

戰國時代的騎射技術還很落後,兩個關鍵馬具--馬鐙,馬鞍都還沒有發明出來。騎士在馬上需要用手拉著韁繩,用腿使勁夾著馬腹才能維持平衡,他坐的很不穩當,也很辛苦。坐都坐不穩,當然,他跑不快,跑不遠,箭射的不準,劈砍也使不上力,當時的騎兵還沒有後世騎兵的威力,幾乎不用在正面戰鬥中,只用來執行偵查,騷擾之類的輔助任務。

趙武靈王是一個優秀將領,他在戰爭中指揮得當,做出了貢獻,但是,一碼歸一碼,他不是一個優秀的改革家,胡服騎射運動沒有增強趙國的軍事力量,和趙國的崛起無關,就像商鞅變法和秦國的崛起無關一樣。

商鞅變法和胡服騎射都是與眾不同的,各國當中獨此一家,別無分號;它們的風格都很激進,很決絕,給人一種大無畏的感覺,在模糊不清的歷史背景襯托下,這兩次變法凸顯出來,牢牢吸引著後人的眼球,它們的作用被高估,意義被誇大。

說到這裡,應該有人發出疑問,如果趙國的崛起不是依靠胡服騎射,那它又是靠什麼呢?為什麼趙武靈王能夠取得此前歷任君主都無法取得的成就?總得有個特殊原因吧。

孫子兵法中說:“上兵伐謀”,秦齊爭霸的特點就是雙方都在“伐謀”。所謂伐謀就是運用戰略的方式去打擊對手,秦齊展開了一場戰略對抗,其他國家都身不由己地被它們當做棋子來利用,不管這個國家自己知不知道,情不情願,趙國也不例外。

齊國還出了一個孟嘗君,在戰國策中,孟嘗君被描述成只會養門客,其他的啥也不會,戰國策嚴重低估了孟嘗君的歷史地位,亂世當中能夠叱吒風雲的人都不簡單,都有兩把刷子。事實上,孟嘗君是一個可以和張儀相提並論的頂級戰略高手,是秦國曾經遇到的最厲害敵人。他執政初期,齊國的形勢很不利,通過運用高超的手段,他不僅扭轉了大勢,還“南破楚,西服秦,北敗燕,中使韓魏”,齊國一時間所向無敵,威風八面,雄霸天下。

孟嘗君只是運氣不太好,他頭上有一個昏庸的齊閔王管著他,使勁拖他後腿,否則他都把秦國給幹趴下了。

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上臺,張儀被趕出秦國,秦齊之間的大戰戛然而止。不久後,孟嘗君成為齊國相邦,接手了齊國,他發現,秦國在棋盤上的優勢明顯,已經對齊國實現了全面戰略壓制,齊國無棋可走,現在的齊國還能做點什麼呢?

想來想去,他想到了唯一可以走的一步棋,也是放眼未來的一步棋,秦國統一天下必須向著東方不斷擴張,如果趙國的力量足夠強大,它將阻擋秦國的擴張,成為秦國東進道路上的障礙,問題在於,現在的趙國顯然還不夠強,於是,他決定把趙國扶持起來,按照他的預定計劃,等到秦國東進的時候,趙國已經變成強國,它就能有效的起到路障作用。

孟嘗君做了十幾年齊國相邦,前294年他被齊閔王趕出來之後,又到魏國做了十幾年相邦。在總共將近三十年時間裡,他一直都在扶持趙國,儘量給趙國的發展壯大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條件,他甚至幫助趙國進行擴張,幫助趙國吞併中山國。

此前的歷任趙國君主為什麼不能吞併中山國?因為中山國是齊國豢養的小弟,齊國是中山國背後的大哥,它罩著中山國。只有在強大齊國的默許下,趙國才敢染指中山。

齊國的戰略家放棄了中山,還希望趙國儘快的把中山國給吃掉,儘快的成長起來,趙國人在家中坐,餡餅天上落,它崛起的關鍵因素就在這裡。趙武靈王滅中山是在前307-296年,正好是孟嘗君在齊國做相邦的時期,這應該不是巧合。如果孟嘗君不幫助他,趙武靈王的成就和以前的趙國君主不會有多大差別。

長達30年裡,孟嘗君扶持趙國一直都在悄無聲息,暗中的進行,目的是瞞住秦國,秦國如果知道趙國是孟嘗君佈下的路障,是專門用來對付它的一顆棋子,它肯定會採取措施去破壞孟嘗君的運作。所以,這件事史書當中沒有任何記載,後人也就不清楚趙國崛起的真正原因所在。

趙國不是通過一個胡服騎射就突然質變成強國,它是幾十年時間裡耐心地,慢慢地,一點點地積攢國力,到了前269年,量變引起質變,它才成為強國。

前366-362年間,秦國成為強國;前269年,趙國成為強國;前262-260年,長平之戰爆發,也就是說,長平之戰爆發的時候,秦國做強國的時間已經有100年,趙國才10年。

100年和10年的巨大差別,造成了什麼後果呢?我們只需看看地圖就能明白---秦國控制的地盤足有趙國幾倍大。


秦國的金手指是商鞅變法,還是地理優勢?


秦國剛成為強國的時候,它的地盤大小和趙國是同一級別的,經過一百年的發展,擴張,它的地盤和趙國已經不是同一級別。

地盤更大,當然能夠擁有更多的耕地,生產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口,徵集更多的士兵,堅持更久的戰鬥,秦國的綜合國力強於趙國是很正常的表現,如果它堅持的時間不如趙國久,那才是難以解釋的怪事。

這100年間,秦國也走過彎路,犯過錯誤,遭受過挫折,不過,總體而言,有地理優勢做後盾,它的發展態勢是螺旋上升的,同時,它也積累起豐富的經驗。

趙國才做了十年強國,而且最高領導人趙孝成王的年紀也不大,這個時候就讓經驗匱乏的趙國領導層去指揮一場兩強狹路相逢,全力以赴,絕爭一線,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的大戰,他們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決策過程出現一些混亂,不如秦國鎮定,老到,這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

長平之戰,雙方的表現都中規中矩,都在正常範圍內,沒有出現多少意外情況。

秦國有趙國幾倍的地盤做物質基礎,它的優勢卻不明顯,打的很艱苦,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最後才險勝趙國,這個例子說明秦國的國家體制比趙國更優越,先進,效率更高?真心看不出來。

06

魏國,齊國,趙國衰落的過程我們都知道了,楚國曾經也是強國之一,它又是怎麼衰落的?

張儀瞄準的主攻目標始終是齊國,孟嘗君瞄準的主攻目標始終是秦國,他們都咬定青山不放鬆。孟嘗君“南破楚,西服秦,北敗燕”,其中楚國和燕國都是因為秦國而遭到他的攻擊。

前296年,齊韓魏聯軍攻入函谷關,在秦國的危難時刻,燕昭王出手救了它,燕國突然從後方冒出來攻齊,這事給了齊閔王下令孟嘗君撤軍的理由,所以,孟嘗君事後報復了燕國。

前307-305年,秦國發生“季君之亂”,楚系外戚擊敗魏系外戚,掌握了秦國大權。楚系外戚來自楚國,他們上臺後的幾年裡,秦楚兩國關係急劇升溫,打的火熱。楚國成為秦國的鐵桿盟友,它甚至願意幫助秦國進行擴張。前303年,它和秦國組成聯軍大舉進攻韓魏。(《竹書紀年》:楚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

這時,孟嘗君迅速出兵援助韓魏,和秦楚發生大戰。秦楚兩國中,他選擇首先進攻楚國,是想各個擊破,先剪除秦國的羽翼,去掉後顧之憂,然後再集中力量去攻秦。

從前303年到前301年的垂沙之戰,齊韓魏連續發動猛烈攻勢,楚國被打的土崩瓦解,差一點就滅亡了,從此它衰落下來,淪為一個弱國。有多弱?在內部,莊蹻起義十幾年搞不定,在外部,宋國都能欺負它,被宋國奪走幾百裡土地。

楚國落到如今地步完全是因為秦國的牽連,它沒想到,秦國卻落井下石,在楚國的危難時刻把它給出賣了。

恰好在前301年的垂沙之戰期間,齊國的齊宣王去世,齊閔王繼位。齊閔王和孟嘗君向來不對付,他剛一上臺就和孟嘗君展開火星四濺的權力鬥爭。秦國眼看戰況不利,想另尋出路,它認為,齊閔王是一條可行的出路,為了討好齊閔王,為了證明齊閔王對國際形勢的總體判斷是正確的,孟嘗君對國際形勢的總體判斷是錯誤的,再加上它考慮到楚國已經很弱,對秦國沒用了,經過冷酷的利益評估,在垂沙之戰還在進行的時候,秦國下定決心,突然調轉槍頭,一槍從楚國的背後狠狠捅了進去。

大庭廣眾之下,秦國公然背信棄義,出賣盟友楚國,說到底也是為了自保。當時它的做法起到了預想效果,雖然幾經波折,最終它還是在孟嘗君的攻勢下成功脫身而出,不過,從此秦楚反目成仇,誓不兩立,這給秦帝國後來的二世而亡埋下了禍根。

(傳統觀念認為,齊韓魏攻秦的函谷關之戰是由於秦國試圖綁架孟嘗君引起的,這個觀念也不對,它顛倒了因果關係。自從孟嘗君在齊國開始執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最終消滅秦國,他本來就打算在打敗楚國之後,下一步去猛攻秦國。所以秦國勾結齊閔王,把孟嘗君送到秦國軟禁起來,想用這個辦法化解掉孟嘗君的攻勢。只不過出乎它意料,孟嘗君奇蹟般逃出秦國,這個辦法因而宣告失敗。)

秦楚相互通婚三百年,它們從姻親之國變成死敵,當即驚掉一堆國家的下巴。由於戰國策的誤導,傳統觀念認為主要是張儀造成的,其實不然,張儀之後秦楚關係一度好的很。秦楚結下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是在垂沙之戰到楚懷王死於秦國這段時間(前301年-296年),結下深仇大恨之後,楚國人開始翻秦國的舊賬,這才把張儀的事情翻了出來。

楚國是在齊韓魏聯軍的進攻下衰落的,秦國憑藉自身國力打敗的強國只有一個趙國,而且趙國的例子也不怎麼令人信服。

07

大家試著想一想,假設兩個人在那打架,其中一個力氣比另一個大一些,是否可以篤定前一個人一定會贏呢?

不一定,力氣小的人有可能技巧更高明,如果他練過少林武術,反過來毆打對方也不稀奇。

除非出現這種情況:力氣大的不止一些,而是大許多倍,一根指頭就能摁倒對方,這個時候很難用技巧來彌補差距了。

同理,國家間的戰爭,國力強的不一定會勝利,國力弱的也不一定會戰敗,弱者可以使用技巧,也就是戰術來彌補差距。

秦國和六國力量對比最懸殊的時候是統一天下的前夕,這個時候它還在單打獨鬥中被趙國的李牧,楚國的項燕擊敗過,說明秦國的國力優勢從來沒有達到壓倒性的,足以無視雙方戰術指揮能力的地步。

更何況,現在不止是兩個人在單挑,拳擊臺上總共有七個人攪成一團亂麻,你一拳,我一腳,他又來一巴掌,誰敢保證,七個人裡面力氣較大的那個一定是最後勝利者?

七雄混戰,戰略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只有戰略高明的國家才能勝出。

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秦國也需要張儀高瞻遠矚的戰略佈局,也需要白起機動靈活的戰術指揮,戰略不如人,它會吃大虧,吃暗虧,(比如遇到孟嘗君的時候。)戰術不如人,它會潰敗,奔逃,被包圍消滅。(比如遇到匡章,趙奢,李牧,項燕的時候。)

從各種跡象來看,秦軍的戰鬥力和其他強國沒有本質差別。可是,秦國有一個特殊之處,它表現出其他強國不具備的韌性和耐力,“秦始小國僻遠,諸夏賓之,比於戎翟,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史記·六國年表序》”。

為什麼所有強國當中,只有秦國能夠“常雄諸侯”,長盛不衰?

它靠的是加分項。秦軍戰鬥力和其他強國得分差不多,但是,地理優勢給它加了分,而且加的分還不少,秦軍的總成績因此比其他強國好。

拳擊臺上,秦國的力氣沒有大到獨孤不敗的程度,但它身處角落裡,全身都套著鋼盔鐵甲,一連串混戰下來,別人都遍體鱗傷,缺胳膊斷腿,只有它完好無損,最後出來收拾殘局的是它。

好幾次中國都從關中出發統一天下,其他幾次都沒說有什麼制度優勢,統一的速度卻比秦還快的多。中國歷史上統一天下的案例中,秦國應該是最艱難的一次。如果它的制度,法律很優越,地理優勢又這麼突出,它為什麼會顯得這麼艱難?這樣看來,它的制度,法律起到的作用應該是被誇大了。

我換一個方式來問這個問題,如果秦國只有商鞅變法,沒有函谷關,沒有武關,沒有黃河天險,沒有居高臨下的地勢,沒有百二之地做後盾,它能夠統一天下嗎?

應該是不能,魏,齊,楚都是在多國圍攻下衰落的,秦國沒有落到和魏,齊,楚同樣下場,是因為它有著地理的保護,它是最不懼怕多國圍攻的國家。單打獨鬥它都不能穩贏,時不時輸一場,一旦失去地理保護,面對多國組成的合縱聯軍群起而攻,它能幾次都安然無恙過關?相當值得懷疑。

地理優勢是關鍵,至少比通常認為的“秦制”更關鍵。有了它,進攻的時候秦國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出擊;勝利之後秦國可以乘勝追擊,超水平發揮;失敗的時候它可以安心養好傷,東山再起,它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金手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