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消息面相对平静,不过我们简单梳理下近期A股消息,可以发现,五大利好消息已经汇聚,或形成一股合力,助推A股度过低谷期。这五大消息主要包括:
一、190万投资者跑步入场,创1年新高
中国结算最新数据显示,3月证券市场合计新增投资者189.12万,环比增长111.21%。单月新增时隔8个月再现超百万,也是2019年3月以来新高。截至3月底,市场投资者总数已达到1.63亿。
3月A股三大指数齐齐回调,但放眼全球仍然韧性十足。随着国内疫情持续好转以及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机构普遍认为后续A股行情可期。
二、超5000亿“活水”!新发公募狂吸金,知名私募筹“弹药”
来自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共发行293只新基金,募集资金5160.46亿元。其规模超越2007年与2015年一季度的高点,创出单季新纪录。
在一季度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创历史纪录的同时,股票方向基金新发行139只,募集资金3220.47亿元,也创出股票方向基金发行的历史最高季度规模纪录。
2020年以来,不只是公募,不少头部私募也纷纷筹集弹药。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百亿私募淡水泉投资2020年1月1日至4月17日已经备案45只基金。2014年-2019年,其每年备案的新产品数量分别为32只、36只、8只、13只、11只、11只。3月17日,淡水泉一天便备案了11只新产品。
王亚伟旗下的千合资本,2020年至今备案的新产品数,也已经超越去年全年。此外,高毅资产近期也在积极备案新产品。
三、渣打:中国资产配置比例已提升15
不少投资机构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并为此主动调整了仓位。从一些数据来看,部分外资机构近期持续加仓中国公司股票。
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在渣打财富管理的投资产品配置中,目前中国境内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已经从原来的不到10%增至目前的25%。
打中国投资策略部认为,在全球疫情还没见顶之前,中国境内市场虽然短线缺乏明确的方向,但总体大概率会优于海外市场表现。而在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以及政策支持下,中国资产成为全球范围内波动较小的选择之一,未来其在制度建设和产业升级的红利将带动价格中枢逐步向上。
四、外汇局最新表态,中国股票价值投资前景非常好
4月17日,国家外汇局公布2020年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透露,4月以来银行代客涉外收支基本平衡,银行结售汇延续小幅顺差。
“未来中国的市场以及人民币资产对境外资金仍然会有较强吸引力。”王春英称,从债券投资角度看,中国的债券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对于中长期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投资者是有吸引力的。从股票市场情况来看,中国的股票市场实际估值比较低,价值投资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比如,与全球股票市场表现相比,中国股票市场波动还是相对小的。中国的市场不论从直接投资的角度、债券投资的角度还是股票投资的角度,对境外投资者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
五、A股保持做多热情 北向资金融资客同步加仓
近几个交易日,市场呈现震荡上涨态势。在市场震荡上涨过程中,高风险偏好的融资资金和长线布局的北向资金同步加仓入场。4月14日-16日,融资余额和北向资金均实现连续三个交易日增加。分析人士认为,市场经历了前期调整,目前投资价值已达较高水平。
本周以来,北向资金持续加仓。4月14日-16日,北向资金分别加仓142.29亿元、33.54亿元和38.15亿元,合计213.98亿元。短短3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加仓超过200亿元。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北向资金持仓A股总数已达2119只,合计持仓市值已达1.40万亿元。
截至4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报10603.10亿元,4月14日-1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增加,分别增加3.62亿元、0.75亿元、21.30亿元,3个交易日合计增加25.67亿元。
而且周五美股大涨,也使得市场处于一种做多氛围中,A股周一走势值得期待。
诚然,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都需要时间去修复,A股估值回升也需要基本面、资金面、预期等多种因素。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现在是别人恐惧的时候么?每个投资者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不过下周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风险因素,比如超700亿市值即将解禁。下周面临解禁个股35只,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709亿元。11股解禁市值在10亿元以上,分别是牧原股份、新凤鸣、新媒股份、大丰实业、瑞斯康达、盛洋科技等。
另外,疫情在一些国家继续蔓延,最新消息显示,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14792例;荷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40例,累计31589例;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526例累计死亡超1.5万;伊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8万,死亡病例逾5000例。这也是近期市场重点关注的消息之一。
那么对于后市,券商首席怎么看呢?
五大券商首席:接下来数据会更好 A股需关注三大变化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略好于预期,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对稳定经济起到重要作用。考虑到3月工业生产恢复超预期,生产端压力明显缓解,预计后三个季度持续改善可期,年内经济运行有望回到合理区间。
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晓斌表示,一季度GDP出现6.8%的负增长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他进一步解释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迅速蔓延,全球经济流动及需求均受到影响,中国经济受到冲击是必然的,因此一季度GDP下滑是在意料之中的。但考虑到全球疫情管控措施加码、主要经济体下滑预期升温以及原油市场博弈剧情演变,国内经济数据仅仅跌6.8%,是在意料之外的。“国内经济增速,在我原来的预期中应该是更低的。”他表示。
“-6.8%这个数据是在同比角度下得出来的。在目前这种特殊情况下,环比数据更有意义。”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解释,从环比看,3月份较1、2月份出现了大幅增加,说明3月份出现了明显改善。这说明,经济底部应该是出现在1、2月份,尤其是2月份,3月份整体是在恢复。预计二季度能够全面恢复,第一、二、三产业的数据指标预计都还会大幅改善。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度过最困难的时刻。随着三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开始修复,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在全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为负的情况下,中国应该会实现3%-3.5%的正增长。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湛表示,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复工复产稳步推进,3月主要宏观数据均出现了一定程度反弹。二季度中国经济较一季度肯定会出现显著好转,全年经济形势大概率呈现“U”型走势。
部分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认为,这说明A股市场人气、信心都处于比较好的状态,有望加持未来市场表现。
何晓斌表示,17日市场表现也印证了数据是好于预期的。由于股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经济表现及货币、财政政策甚至上市公司业绩的预期,从这个角度看,A股表现相较欧美股市而言,“稳定性还会更好一点”。
刘锋表示,经济好转的态势对资本市场投资是非常利好的。对于未来经济发展,刘锋建议:“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支持下,防疫工作由全面预防转变为精准预防。二季度除进出口会萎缩外,其余方面整体会进入一个恢复、增长的阶段。因此,扩大内需政策、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一些措施都应加大力度,尤其是中小企业为主的服务业目前恢复较慢,仍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李湛认为,未来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趋势主要有:第一,根据非典的经验来看,产能的恢复速度要快于消费的恢复速度;第二,线上经济和虚拟经济将会得到快速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疫情可能会持续一年以上,另一方面经过较长时间的隔离,部分居民已经培养了使用线上和虚拟产品的习惯,后续可能会保持;第三,医药、卫生、养老等大健康产业可能会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不推荐股票,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