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對於比特幣是什麼態度?

汝之毒藥,彼之蜜糖。有些國家對比特幣視之洪水猛獸,拒之以國門之外;有一些國家卻開門揖客,制定積極的法律稅收政策,鼓勵民眾持有使用比特幣;還有國家以監管為手段,引導比特幣市場有序發展。以下是一些在明確支持和禁止比特幣方面有代表性的國家。

比特幣交易合法化的國家

美國:實行牌照化管理,但牌照很難申請。紐約金融服務部門(NYDFS)負責人宣佈,已通過比特幣交易平臺 Coinbase 的比特幣牌照申請,這意味著 Coinbase 在美國紐約州的經營終於獲得了官方認證。在其監管之下,Coinbase 可在當地提供買賣、接收和儲存比特幣的服務。

韓國:2018 年 2 月 21 日,韓國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 Choe Heungsik 對記者表示“希望看到數字資產的規範化交易,並表示該局正在朝此方向努力。”這一表態顯示韓國當局已從早先暗示徹底禁止加密貨幣交易的立場進一步轉變 。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四大行”:不會阻止客戶進行比特幣交易。2018 年 3 月 2 日起,澳洲境內 1200 逾家報刊亭將為消費者提供比特幣及以太坊購買服務。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央行提供加密貨幣的指導方針,特別是那些與反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有關的準則。

日本:日本政府在 2017 年 4 月 1 日取消了比特幣交易的消費稅,正式承認了比特幣為合法支付方式。

德國:2013 年 8 月德國金融部正式認可比特幣成為一種“貨幣單位”和“私有資產”。2018 年 3 月,德國財政部表示,如果比特幣用戶將這一加密貨幣用作支付方式,那麼他們不會對其進行徵稅。

印度:2017 年 6 月,印度政府委員會宣佈支持監管比特幣成立專門的任務組,創建監管框架計劃短期內全面完成比特幣的合法化。一名高級官員透露,印度已經確定了各監管機構的職責,比特幣法規將於 2018 年 3 月底在政府正式發佈監管框架時一同發佈。

委內瑞拉:2018 年 2 月 20 日,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正式預售該國發行的“石油幣”,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

禁止比特幣交易的國家

中國:虛擬貨幣兌換人民幣的集合競價交易被關閉,金融機構和支付服務機構不能參與比特幣交易。

約旦:約旦央行禁止銀行和金融公司參與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交易。

俄羅斯:禁止公民持有和交易比特幣,但目前對比特幣的態度比較曖昧,2018 年某個時刻,俄羅斯對比特幣的態度可能發生重大轉變。

厄瓜多爾:禁止使用比特幣和其它數字貨幣。

越南:明確禁止比特幣交易和其它任何形式的數字貨幣。

印度尼西亞:2018 年起,禁止使用比特幣。銀行系統不對其交易風險或損失負責,呼籲商家不要接受比特幣。

中國關於比特幣的政策

一、關於數字貨幣官方最早發表的一份通告是 2013 年:

北京時間 2013 年 12 月 5 日央行網站消息,為保護社會公眾的財產權益,保障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防範洗錢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聯合印發了《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銀髮〔2013〕289 號,以下簡稱“《通知》”)。


世界各國對於比特幣是什麼態度?


當時比特幣價格飆升。擔心這種暴漲暴跌的投資會讓中國投資者面對較大的風險,監管部門發表這樣的通知也是情理之中。

在 2013 看,對比特幣政府本身瞭解的也不多,態度偏中性,沒有禁止。提示在風險自擔的前提下擁有參與自由。

二、國內禁止代幣發行:2017 年隨著比特幣的價格再次暴漲,中國的態度趨嚴。

2017 年 9 月 4 日下午 3 點,中國人民銀行領銜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等七部委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圖片來源:中國銀監會網站,全網可查

世界各國對於比特幣是什麼態度?


《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要求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立即停止,同時,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做出清退等安排。

叫停 ICO 後,2017 年 9 月 8 日監管機構對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集中整治。

同時於 2017 年 9 月 13 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指出比特幣交易平臺涉眾人數擴大、投機氛圍濃厚,是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臺,在我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關閉國內所有數字貨幣交易平臺。

幾份文件重點在於,禁止各金融、支付機構不得開展比特幣相關服務,禁止代幣發行融資活動,但對於參與和買賣,享有自由權利,風險自擔。

隨著數字貨幣的火熱,以及數字貨幣市場發展階段的限制,致使目前國內的數字貨幣市場混亂,打著數字貨幣幌子,坑蒙拐騙,欺詐成風。以及比特幣後面演變的 ICO 等諸多比特幣衍生產品嚴重擾亂的國內的正常金融系統。央行對數字貨幣趨嚴也是情理之中。

但對於數字貨幣背後的技術:區塊鏈,所有國家都表示接受並支持區塊鏈技術發展,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區塊鏈帶來的作用和影響是所有國家都不能忽略的。

所以,中國人民銀行推動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勢在必然,央行數字貨幣以國家信用為保證,可以最大範圍實現線上與線下同步應用,最大限度提升交易便利性和安全性。

中國央行對數字貨幣的態度是兩手抓,一手嚴抓幣圈的整體環境,確保數字貨幣不能擾亂國內的金融市場環境。二手抓區塊鏈技術,潛心研究,為金融改革做好準備。為未來能前人一步做好必要的技術儲備。

三、中國對數字貨幣態度:積極研究和實驗

2018 年 7 月 25 日,由第一財經研究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推出的《中國金融風險和穩定報告 2018》,首次對數字(加密)貨幣進行了評估和展望。

雖然報告認為,“就本質而言,比特幣不是真正的貨幣,目前比特幣不具有成為國際儲備資產的資質,比特幣期貨也難以成為真正的風險管理工具。”但報告同時指出,目前全球央行正在加入數字貨幣的實驗。認為“理想中的央行數字貨幣,應具備全新的品質,從而超越現有的私人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

中國對數字貨幣的關注最早始於 2013 年 12 月 5 日的一紙監管令。也就是從 2013 年開始,中國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交易開始進入黃金時代。數據顯示,中國曾一度壟斷了全球 90%以上的比特幣交易。

中國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劉勝軍表示,“應當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提示,但如果提醒義務盡到,投資者還要進場,就應當自行承擔相應的後果。

與此同時,央行著手數字貨幣研究。

2014 年,央行成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探索數字貨幣的技術性和實踐性。

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目前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數量已達到 60 多件,內容涵蓋數字貨幣錢包和數字貨幣體系的相關方案設計等。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塊鏈底層技術、數字貨幣發行與流通系統設計、數字貨幣交易與支付系統設計、數字貨幣錢包設計、數字貨幣芯片卡設計。

2017 年 1 月成功測試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並試運行數字貨幣。

2018 年 1 月 25 日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實驗性生產系統成功上線試運行,結合區塊鏈技術前沿和票據業務實際情況對前期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原型系統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完善;

2018 年 3 月 28 日,人民銀行召開 2018 年全國貨幣金銀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穩步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

對數字貨幣處在摸索過程中,目前還沒有確定的監管政策。未來的監管是很動態的,要取決於技術成熟程度,以及測試評估情況,還有待觀察。

實際上,過去兩年來,全球央行都在對研究央行數字貨幣(CBDC)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包括日本、瑞典、英國、加拿大、荷蘭、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等。

理想中的央行數字貨幣應具備全新品質,從而超越現有的私人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根據 BIS 定義,央行數字貨幣包括四個關鍵屬性的定義:發行人(中央銀行或非中央銀行);貨幣形態(數字或實物);可獲取性(廣泛或受限制);實現技術(基於賬戶或基於代幣)。央行數字貨幣基本屬性則包括:可用性、匿名性、轉移機制、計息以及有持有量的上限。

目前,全球尚無一家央行發行數字貨幣。而 2018 年 4 月,央行行長易綱表示,目前全球對數字貨幣的研究上,中國是走在前列。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數字貨幣將很有可能大規模的運用,那時我們的生活將更加高效便捷。


以上是小魚兒對於各國比特幣政策的總結,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比特幣專業知識,可在後臺或者本文末留言“小魚兒”,獲取小魚兒聯繫方式哦。小魚兒每天都有最新熱點資訊和觀點分享給幣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