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是中國精神,也是不服輸精神

9月30日上映的《攀登者》,改編自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的故事。由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等領銜主演,眾星雲集的攀登團隊,向觀眾展現了中國的攀登精神。

《攀登者》是中國精神,也是不服輸精神

整部影片為大家展示了4次攀登過程。

第一次:1960年,當時其他國家的人說中國都沒有登上過珠穆朗瑪峰,又怎麼證明珠峰是中國的?面對來自世界的質疑,中國登山隊決定從北峰登頂。

當時裝備還是從瑞士蘇黎世購買的,中國登山團隊從北坡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登頂,但是因為在第二階梯處,為了救扛著相機的張譯,吳京丟開攝像機。而張譯在攀登第二階梯的時候也因為脫掉了鞋子,導致凍傷截肢。儘管如此,因為沒有影像資料,1960年的登山之旅沒有獲得世界的認可,而登頂的3個人,頂著輿論的壓力,各自生活。

《攀登者》是中國精神,也是不服輸精神

1973年,登山隊重新組建,而當初的3個人也再次重逢。

而十三年來,張譯對吳京一直心存怨恨,他怨吳京當初選擇救他而丟掉了攝像機。他說,如果是他,他會選擇保住攝像機。

經過兩年的訓練,時間來到了1975年。他們開始第二次登頂嘗試。

《攀登者》是中國精神,也是不服輸精神

第二次:1975年,吳京擔任隊長。他們遭遇風暴,氣象局的同志建議登山隊員返程,但是張譯一心只想成功,選擇讓登山隊員繼續前行。但是因為風暴太大,吳京也為了救其他隊員手臂受傷了,他們不得不選擇返程。

《攀登者》是中國精神,也是不服輸精神

《攀登者》是中國精神,也是不服輸精神

第三次:因為登頂珠峰的“窗口期”很短,錯過了又得等很久。而吳京因為受傷也無法再次擔任隊長的角色,這一次,井柏然迎難而上,承擔起隊長的角色,但是卻在攀登第二階梯的時候遭遇變故,井柏然沒能生還。

《攀登者》是中國精神,也是不服輸精神

第四次:接到井柏然的死訊,張譯才明白,這麼多年,他錯了。在生死麵前,他寧願選擇讓隊友生,也不願意只救攝像機。當章子怡提出今年還剩最後一個窗口期的時候,張譯拒絕了。他不敢再冒險,不想再看到任何一個人犧牲了。但是吳京很執著,他毅然選擇帶領團隊登頂。

這一次,章子怡拼盡全力,用生命為吳京導航,換來了吳京所帶領團隊的成功登頂,當五星紅旗在珠穆朗瑪峰頂飄揚,當中國的覘標測量出珠峰中國高度,相信所有人的人,都為之感動。

《攀登者》是中國精神,也是不服輸精神

這四次登頂,都向世界傳遞著一種“為國登頂,寸土不讓”的中國精神,這是一種攀登的精神,也是一種不服輸的精神。不管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不能阻擋中國人的信念和理想,為了心中的目標,不畏颶風,無畏嚴寒。

《攀登者》是中國精神,也是不服輸精神

而張譯的前後變化,也向觀眾傳遞了一種人文主義的價值觀,登頂有下一次,生命沒有。

總之,這是一部有血有肉的電影,有為理想的勇敢拼搏,也有情人間的傾心付出,更有朋友間的捨身相助。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實現今日的強大是必然的,中國人民也必將在這種攀登精神、不服輸的精神指引下,走向更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