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李白詠月詩歌主題的多元化

李白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開啟了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高潮,在他近千首詩歌中,描寫月的意象的詩就高達400多首,創造了獨特的浪漫意象和思想價值。天才詩人李白一生對月亮情有獨鍾,他對月亮的描寫也多表達一種光明的嚮往、懷才不遇的慰藉、思鄉愛國的寄託,以及時光易逝、人生難料的感慨,李白用“月”的描寫創造以一種清新飄逸,豪邁奔放,意境神往的情境,讓人每每讀起來都意猶未盡。

一、詠月以表達對光明的嚮往

天寶年間,李白的詩歌入宮為仕,此時的唐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沒過幾年,戰爭便席捲而來,當他看到兵荒馬亂,百姓流離時,他寫下《丁都護歌》:

雲陽上徵去, 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 拖喘一何苦。

以底層人民的出征,兩岸的富饒做對比,來表達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更是希望朝廷能夠體恤百姓,為民做事。

淺析李白詠月詩歌主題的多元化

又有《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以唐代長安城的明月下,普通農戶的搗衣聲,遙望邊塞的戰士,他們的妻兒日夜在家為戰士織布做衣,為了讓他們冬日穿上棉衣,著實辛苦,而邊塞的將士日夜戍守,也非常辛苦,李白衣此時表達時間和空間上的思念,表達了他想盡快讓戰爭結束,百姓早日團圓的心願。

在李白的詩中,月亮是皎潔明亮的,亦可象徵他對黑暗的厭惡,期盼光明儘快到來的急切,所以,李白借詠月詩,來表達自己對國家的忠心,百姓的同情。

淺析李白詠月詩歌主題的多元化

二、詠月來表達懷才不遇的心緒

李白是一個為了自我理想,不肯安於現狀、趨於現狀的人,所以他與那些阿諛奉承的諂媚之人格格不入,也非常厭惡那些醜惡複雜的權貴鬥爭,所以他找不到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便以月為友,以酒為伴,做下《月下獨酌》的佳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作者在繁花叢中喝著酒解悶,舉起酒杯才知道對面沒有可以說話的人,才發現自己孑身一人,站起身來才發現有自己的影子陪著自己,舉起酒杯與月亮碰杯,才知道重重疊疊的影子,竟不那麼孤獨了!李白在失意之時,與天上皎潔的明月為友,表露自己懷才不遇、渴望遇到知心之人的焦灼,更是表達自己對國家政治清明的慰藉。

淺析李白詠月詩歌主題的多元化

更有《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這首詩中,李白寫了自己見舊友時高興的心緒,但卻由於舊友即將離去,略感悲傷,做出此詩“欲上青天攬明月”來表達自己對志同道合之人的喜歡,他恨不得去把天上的月亮摘下來,時時刻刻陪著自己聊心事,突然間又覺得有些事情難以解決,即使抽刀斷水,舉杯消愁都無法徹底消除負面情緒,結尾一句”散發弄扁舟“才真正表達了自己對權貴的不屑,要擺脫苦悶,逃避現實的解決方案。

三、借月思想愛國,聊以慰藉

古往今來,有很多詩人借月來思念故鄉,特別是唐宋時期的詩人,很多都會詠“月”來暗喻家鄉情愫。如唐代岑參“漢月垂鄉淚,胡沙費馬蹄”,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辛棄疾的“蝴蝶不傳千里夢,子規叫斷三更月”。而李白一首《靜夜思》便承載了無數少年的思鄉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寥寥數句,朗朗上口,幼時所記,此生難忘。這首詩讓億萬華夏兒女記憶深刻,每當漂泊在外時,都會想念家鄉的月亮,想念故土的快樂。

淺析李白詠月詩歌主題的多元化

更有《古朗月行》中: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小學時,初讀此詩,還不解其中道理,成年後,再看此詩,才覺得幼時的可愛,那時候不知道什麼是月亮,叫錯了名字,但是又覺得它天宮裡王母娘娘的梳妝鏡,在雲層上面飛呢!而詩人李白成年後怎會不知那是月亮,只不過是在回憶小時候的童趣,幻想政治清明,卻未料到黑暗的政治,惹得自己憂喜苦悲。

淺析李白詠月詩歌主題的多元化

四、借月來表達時光易逝,人生短暫,流年最易把人拋

李白的浪漫,更多的體現他對宇宙自然的通透,400多首詠月詩,該是在多少個黑夜中與月為伴,才作出的佳句?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白雲映水搖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 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李白月下沉吟,思考良久,才發現知音難覓是常事,古往今來多少詩人懷有雄壯抱負都難以實現,如今再想起謝眺,才知道他那時的心意,可我現在的心意又有誰懂得呢?作者對時光流逝,難遇知己,芸芸眾生,誰都揹負著誤解看得太透徹了,才會如此對著月亮,對著宇宙沉思彩雲易散,琉璃易碎,人生難料的釋懷。

李白對歲月易逝的感慨,多由月而發,再如《把酒問月》中寫道: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說,現在的人見不到古時候的月亮,現在的月亮卻照耀過古時候的人,古人和現在的人都像流水一樣是時間的過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樣的。李白用古時候的月亮和現在的月亮的同樣性,來表達月亮的不變,人的變化,古今對照,時空交錯,可以見得詩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淺析李白詠月詩歌主題的多元化

結語

李白400多首詠月詩,表達的主題範圍很廣,他用清新飄逸的風格,或豪邁表達理想的追隨,或惆悵表達對官場權貴的不滿,或感慨世事變遷,或寄予家國的思念,都是李白對月亮的表達,月亮在李白的生命中,不僅是摯友,可以聊表慰藉,更是永恆,來啟示世人,千事萬事,皆是浮雲,為有宇宙,可得永生。

而如何借宇宙的不變,在歷史的年輪上留下足跡,我想,李白做到了!

作者:蔡小記

參考文獻:

蔣凱燕.淺論李白詠月詩主題的多元變化[J].語文學刊,2015(20):60+152.

王國強.淺析李白詠月詩[J].學週刊,2015(10):217.

王國玉.論李白詠月詩的審美意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11):62-6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