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绍兴31年(1161年)21岁的辛弃疾参加抗金义军,1162年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作者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时任镇江知府,已六十六岁。登临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这首大气磅礴、怀古咏志的不朽词作,是送给与他志同道合的好友丘崈的。
丘崈:丘崈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知平江府、建康府、生宝文阁学士、刑部尚书、江淮宣抚使。为人慷慨,尝曰:"生无以报国,死愿为猛将以灭敌。
诗词赏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词以千古江山开篇,豪迈之气跃然纸上。
这两句都是表达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而英雄豪杰、风流人物都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雄韬伟略的孙权曾建都京口,如今的京口已找不到孙仲谋。
公元196年,15岁的孙权作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19岁(公元200年)接替孙策驻守吴郡,229年称帝,建国号吴。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出身帝王之后,官宦世家,但因他的父亲刘翘早逝,家境贫苦,只是一个东晋下级官吏。但刘裕少年大志,年轻时从军,405年刘裕控制了东晋朝政。
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刘裕对内平息战乱,对外致力于北伐,从一名普通的军人成长为名垂青史的军事统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415年统一南方,实现了东晋南朝史无前有的大一统。420年刘裕称帝,在位三年,在位期间,政治清明 ,颇有作为,422年在建康去世。终年60岁。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
东晋(公元317-420年)在一百多年里进行过多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离胜利距离最近的一次,就是东晋末年刘裕领导的义熙北伐(公元416-418年)。这里作者赞美的就是这次北伐。然而,和历次北伐一样,虽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最终也草草收场,眼睁睁地丢掉了已经到手的胜利果实。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
元嘉:指元嘉帝,刘裕长子刘义隆的年号;
草草:轻率。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这里用“元嘉北伐”失利事,借指南宋“隆兴北伐”。
南宋孝宗隆兴年间的以北上中原,收复北宋故地为目的的军事行动。
始于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南宋方面不宣而战,南宋北伐军取得几次小规模胜利,之后大败,至隆兴二年十一月,以隆兴议和的签订为结束标志。
隆兴议和主要条款有:"岁贡"改为"岁币",银绢各为二十万两匹;南宋放弃所占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双方疆界恢复绍兴和议时原状;双方交换战俘,叛逃者不在其内。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当时扬州到处都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真是不堪回首,佛狸祠香火盛,乌鸦啄食祭品,祭祀时鼓声阵阵。
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
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五路南下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还有谁会派人来探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66岁,借廉颇老矣表达壮志未酬身已老的悲凉心境。
作者生逢乱世,登京口北固亭,想起孙权、刘裕曾经建功立业,但是随时间流逝也不见了他们的痕迹。而南宋当时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大好江山落入金人之手,而且看不到收复故土的希望。而自己仕途坎坷,壮志未酬,四十三年,金国与宋朝战事不断,连年不绝。自己戎马一生,但眼看英雄老去,机会不来,于是心中自有一腔无从说起的悲凉。
感悟:
这首词句句都有几个典故,作者引经据典恰到好处,以前喜欢作者是仰慕他无论什么风格都能驾驭,现在更对其创作能力高山仰止,短短几句词浓缩了如此多的信息和心力。
辛弃疾是我最喜欢的文学家,没有之一。他的词有的风格豪迈,雄伟奔放;有的朴实清新,生机盎然;有的曲折委婉,荡气回肠。各种风格把握恰到好处,让人不禁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