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鱼肉是个好东西,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低,是营养学家推崇的白肉。
事实上,鱼也是有好坏之分的。挑不对鱼,不仅吃了没营养,甚至还不利于身体健康。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哪些鱼不值得买。
第一种:个头太大或太小的鱼
很多人都喜欢挑个儿大的鱼买。
事实上,对于同一品种的鱼来说,如果个头太大,鱼的年龄一般也更老,肉质可能会比较粗糙,而且还可能富集更多环境污染物。
当然,如果你之前一直在吃大鱼,问题也不大,大部分鱼体内的污染物还是在安全范围内的,不必担心。但为了规避这些风险,还是尽量不要买大鱼啦。
那是不是就要挑个头小的鱼买呢?
也不是。
个头太小的鱼,安全性虽然没有什么问题,可由于太小,很多鱼还没有长大成熟,体内的香气物质也比较少,吃起来没有那么香。
另外,小鱼肉少,很难满足我们的胃口啊。
在买鱼的时候,在众多鱼当中,选个头适中的那条就行。
第二种:大型肉食类的鱼
大型肉食鱼类体内更容易蓄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国际上的权威健康机构也推荐不要吃鲨鱼、剑鱼、旗鱼、方头鱼、大眼金枪鱼等大型鱼类。
我们都听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的说法 。
其实,这就是水生环境中的典型食物链。
处于食物链等级越高的生物,体内蓄积的有害物质就越多,而体型越大的食肉鱼,在食物链中的等级越高,如果吃的话,对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第三种:小摊小贩卖的鱼
我们可能都曾在一些不正规的小摊贩买过鱼类,为了方便也为了便宜。
倒不是说小摊上的鱼一定不好,而是某些不正规的小摊贩,鱼的来源和品质都没法保证,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安全隐患,比如重金属超标、寄生虫等。
想放心吃鱼,还是去正规超市和菜场买吧。通常鱼在进入市场前都会经过最基本的检验检疫,还是比较放心的。
第四种:被迷恋的野生鱼
不少人喜欢吃点儿野生鱼类解解馋。
事实上,由于环境污染的不确定性,野生鱼可能更容易富集一些完全想不到的有毒物质。
比如,很多鱼会因为捕食了有毒的海藻、小鱼小虾而在体内蓄积毒素,常见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人一旦吃了,很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不要迷恋野生鱼类,它只是个传说。
第五种:腌制的鱼
很多人喜欢吃腌制的咸鱼。不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把中国式咸鱼列为第一类致癌物,一定要少吃。
这次,咸鱼是真翻不了身了……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专家组发布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防治》报告中明确指出:
中式咸鱼会致癌,经常吃咸鱼会增加鼻咽癌的风险。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咱就完全不能吃咸鱼了。偶尔吃吃完全可以,但一定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