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旗袍里的绰约记忆: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

民国总爱被人提起,因为它称得上是最有温度的历史记忆。

封建帝国的末世里,老故事谢幕,新时代在冰层之下渐次苏醒、崛起。破碎与新生之间,必然是一片璀璨夺目。

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时代浪潮汹涌,一层又一层地翻新。随之影响到的,便是社会中的点点滴滴。

褪去了封建外衣的民国,经历了破碎、新生和交融,充满着多元化的特色。旧时的风貌,在新的时代里发酵出了独特味道。西洋的风潮,吹拂着大时代里的细枝末节,也吹醒了人心。

彼时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改变或跨越。于是,民国便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风貌,便酿就了这个时代的专属韵味。

探寻旗袍里的绰约记忆: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

美的觉醒与延伸

“束身旗袍,流苏披肩, 阴暗的花纹里透着阴霾”这是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女人。旗袍带着独有的民国风景,在时光里,发酵成了一杯甜酒,迷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旗袍顾名思义,是旗人之袍,源自于清朝,是当时贵族的衣饰。而旗袍的起源,也带着传奇的色彩。大明末世,清朝入关,一统天下。而与旗人相关的一切文化,也随之入主中原。

相传宫中的一位“黑娘娘”曾是满族的一个渔女,她皮肤黝黑,相貌美丽。从前打鱼时把原本大套的裙装剪裁成了窄小的扣裙便装。而她的装束,在入宫之后,也流传开来。

最早清朝满族女子的旗袍和我们如今所见大不相同,满人的旗袍更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和风情。在结构上也有单、夹、衬绒和丝棉袍之分,且旗袍十分宽大,腰身平直而宽松,袖口宽大,衣长至脚踝,领子到多可以盖住脸腮碰到耳的“元宝领”,从全身的各个细节都十分保守。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工艺非常繁琐,领、袖、襟、裾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

探寻旗袍里的绰约记忆: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

可以说,衣服能够最直观地展示人的气质,是自我意识展现给外界的第一种表达。如果说在民国以前的旗袍代表作身份的尊贵,那么从民国开始,旗袍则是代表着女性的独立和自信。在风气渐开的民国,女人们通过服装固执地确认着自己的身份。所以,旗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时光里渐渐蜕变得更加时尚美丽。而现代意义上的旗袍,也渐渐脱离了少数民族的特色,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最初的旗袍是一片式的,它简约而充满了包容性,它可以迎合各种身材,适用于一切场合,和不同的身份。也正是因为这种普适性,因此,旗袍的风潮很快席卷了全社会,当它迅速红透大江南北的时候,这种自然而然的社会现象被南京国民政府收录进《服制条例》,并确定为“国服”。

到了三十年代以后,旗袍的风尚逐渐发生变化,腰身削减之后更显身材,放低了领口更显韵致,宽大的喇叭袖渐渐缩短收窄。但其中最令人骇然的是,裙摆的开衩不断上升。裙身里厚重的裤子变成了丝袜。因为旗袍的形态大变,所以走起路来,步履交错,更显身材韵致,女人们被封建制度禁锢了千年的身体,也在步履间悄然苏醒。

探寻旗袍里的绰约记忆: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

此后,旗袍随着中西剪裁的融合,在面料和细节上都增添了许多新元素。旗袍也出现了许多新式的穿搭方法,时髦的女子会在旗袍外披上裘皮大衣、披肩、线衫,以适应四季更迭。

在这样的发展和演变中,旗袍的时尚也渐渐形成。旗袍先是流行高领头,领子越高越时髦,而后,又是流行低领子,最后到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长短变化以及腿部开叉也是设计都会在每一段流行时期各有不同,因人而异的旗袍,符合每一个穿着者的身材。

风姿各异的旗袍谜

在民国,漂亮女人的故事总是与旗袍息息相关。民国时期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三姐妹在着装上都偏爱旗袍,她们常穿的旗袍大都简单雅致,却能够把女人的气质、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民国时期的名媛陆小曼、唐瑛对旗袍同样有着超凡的爱。据说,唐家专门养了一个裁缝,唐瑛光皮衣和旗袍就挂了满满一整面墙的大衣橱。

后来,酷爱旗袍的唐瑛更是与友人一起专为女性开办的服装公司“云裳服装公司”。唐瑛和陆小曼就是这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云裳公司的开幕式仿佛是一场高端的旗袍秀,前来名媛贵妇大多身着旗袍,风采各异,这当时也成为了上海滩的一大盛事,无数媒体争相报道。

民国女作家张爱玲的也是个十足的旗袍迷。许多上海的老人们都记得,解放前南京西路上有这样一家爿与“鸿翔”时装公司、“朋街”女子服装商店齐名的时装店,“造寸时装店”。

探寻旗袍里的绰约记忆: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

美丽是一份重托,所以一家好的店铺,一个好的裁缝对于女人来说尤为重要。张爱玲穿的衣裳,基本上都是在“造寸”做的。“造寸时装店”的名字还是她给起的,在造寸师傅的店里,张爱玲旗袍做得最多。因为至深的喜爱,她对旗袍有着独到的见解。她喜欢设计旗袍,也敢大胆尝试,还为旗袍独创了许多穿法。譬如说在旗袍外边罩件短袄,在旗袍外穿上清装大袄……

旗袍盛行之时 ,当然也少不了明星的青睐,被誉为“中国的葛利泰· 嘉宝”的胡蝶也爱穿旗袍,她的旗袍款式独特,赢得了大众青睐。作为当时时尚的风向标,她穿什么上海女人就会效仿 ,她曾穿过一件褶衣边的旗袍,风靡一时,人称“胡蝶旗袍”。

另一位电影明星顾兰君,大胆在旗袍的左侧长钗和袖口开了半尺长的大叉的样式同样是引领了一时风潮。名媛和影星纷纷穿着旗袍登上封面,于是各类同款如“陆小曼同款”、“阮玲玉同款”等开始成了女人们竞相追逐的范本。

探寻旗袍里的绰约记忆: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

针脚里的敬意

穿旗袍是件大事,做旗袍更是件大事。

民国旗袍不是批量生产,而是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饰,千人千样。据说,当时的裁缝在制作旗袍时,一上手就要求量出全身上下“三十六”个尺寸,包括腰、肩膀、身长、领口等等,一些技艺超群的老师傅为了做出品质更好的旗袍,甚至量出了四十多个尺寸。这在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十分成熟的今天,这样的前期准备就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情。但是,这在当时是属于“行业标准”,所有裁缝都必须遵循着这个规定。

如此繁杂的工艺承载着手艺人的敬畏和女人们的优雅愿景,也承载着一段温柔岁月。那密密的盘扣,像一把把锁,收藏了着民国时代里风姿绰约记忆。

探寻旗袍里的绰约记忆: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

张爱玲说“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而旗袍,则是民国给予我们最美丽的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