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楚霸王項羽的生存與滅亡

引言:

楚漢之爭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秦朝大一統後兩個強大的勢力發生了角逐,為何那個曾經指著秦二世說"我將取而代之"的一代霸王最終卻自刎於烏江河畔,只為後人留下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長嘆。對於項羽所經歷的一切,我們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

一、破謠重瞳子一說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項羽的容貌加以描述,稱"聞項羽亦重瞳子",而在古人心目中,擁有與常人不同的外貌即表明此人定不是平凡之輩,如傳說中的皇帝龍顏、倉頡四目、禹耳三漏等,誠然外貌的奇特會為此人塗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但是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重瞳就是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除了項羽之外,史載有名的還有大舜,春秋五霸之首晉文公等,我們並不能就此說明有重瞳的人必定會成就豐功偉業。況且,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重瞳屬於瞳孔粘連畸變,從o型變為∞型,但是並不影響視覺效果。這就說明,項羽可以成為一方霸主另有原因。

如何看待西楚霸王項羽的生存與滅亡

圖一:清人繪項羽畫像

二、項羽的出身

史書並未記載項羽父母,只提及公元前232年項羽出生在一個世代將門的楚國貴族家庭。戰國末年楚國大將項燕是項羽的祖父,但是在秦國攻打楚國時被王翦包圍,最終兵敗自殺,項氏家族也因此受到重創,項梁成為項家的頂樑柱。項羽自幼跟隨叔父項梁,自幼學習讀書識,習得劍術兵法,史書記載其"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寥寥數字,已經勾勒出一個氣勢雄偉、魁梧彪悍的青年形象。

如何看待西楚霸王項羽的生存與滅亡

圖二:項羽扛鼎雕塑

處於秦國統治下的項梁殺人後按照法律當斬且株連3族,為了躲避刑罰,項梁帶著項羽從安徽逃到了蘇州,開始了流亡生涯,儘管如此,項梁憑藉超人的膽色和才能在當地受人擁戴。不滿秦朝的暴政,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2個月不到長江以北地區呼應起義紛紛造反,會稽郡郡守自知秦朝不久矣,為了自保也響應起義,一介文官對武事一竅不通,可如何是好?此時,他想到了項梁。項梁等待的復仇時機終於到了,趁此機會項梁叔侄聯合,取代了會稽郡郡守的位置,項羽一躍成為副將,開始了他們的起義征程,這一年,項羽24歲。

如何看待西楚霸王項羽的生存與滅亡

圖三:會稽起兵

與項羽有著同等能力的韓信相比之下就顯得非常坎坷,韓信三次易主,分別經歷了項梁、項羽和劉邦,最後得以有機會施展才能還是藉著蕭何的關係,得以在劉邦處升職。因此,起點不同使得人們遭遇的境況也不同,項羽憑藉著出身基本上可以說是一步登天,而韓信則費了很大的勁、走了許多彎路才達到相差無幾的地位。

三、項羽軍事才能

公元前207年10月,項羽率10萬餘楚軍對戰20餘萬秦軍以救趙國,鉅鹿之戰讓項羽嶄露頭角,還留下了破釜沉舟的典故。這次戰爭瓦解了秦國主力部隊,摧毀了秦朝統治基礎,也奠定了項羽在各諸侯之中的領導地位,史記稱攻破秦軍後項羽召見諸侯"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此時項羽年僅25。

如何看待西楚霸王項羽的生存與滅亡

圖四:鉅鹿之戰

楚漢相爭時,項羽在齊地苦戰彭城,劉邦暗地派56萬人馬攻佔項羽城邑,項羽得知後,命其部將繼續平定齊地,親率3萬精兵趁夜回城。結果劉邦56萬 大軍在楚軍的猛攻下敗的落花流水,劉邦一人及親隨逃脫,但是他父親太公及妻子呂雉均被擄。

如何看待西楚霸王項羽的生存與滅亡

圖五:楚漢戰爭形勢圖

四、探討項羽為人

韓信投靠劉邦後針對楚漢之爭為劉邦進言獻策,他評價項羽"

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說明項羽用人方面有欠缺。這也是我們所熟知的,項羽不善於用人,且多疑輕信,這一點也成為日後劉邦攻擊的要害,難能可貴的良將韓信、陳平,以及英布紛繁都曾經在項羽手下當差,卻都未曾得到重用,轉而投靠劉邦。

如何看待西楚霸王項羽的生存與滅亡

圖六:項羽分封十八諸侯圖

"項王……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項羽對於軍士非常愛護,正直坦蕩,愛憎分明。然而,"

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忍不能予",卻無法進行合理的權利分配及賞賜,這也體現在項羽打贏秦兵後的分封,他共分封18王,這其中跟隨他走南闖北的項氏家族族人卻未曾得到分封,對於原來地土上的舊王擁有的土地進行壓縮,空出來給曾經有功的無名小將,對於田榮、陳餘、彭越的問題沒有好好處置等等,而在鴻門宴上范增的計策被項羽猶豫不決而打亂,因此放走了劉邦,日後成為了項羽的心腹大患。

五、是何原因逼得項羽烏江自刎

項羽烏江自刎並非一個偶然事件,根據相關人員多角度的研究,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項羽自身缺乏政治家所應具備的志向和素質。項羽受家族經歷的影響,一心將推翻秦王朝的統治作為最終目的,達成目標後沒有在鼎革之際順應歷史潮流,反而恢復了秦朝之前諸侯四分的亂局。這使得他的方向違背了發展的規律。

項羽在用人上存在較大的問題。項羽剛愎自用,對於人才更多采取忌諱、懷疑的態度,這樣就使得他沒有形成核心的統治集團,不能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的作用,進而影響他的決策。

個人心理和性格問題。在項羽所處時代背景下,個人性格與社會所需是有矛盾的,項羽就個人來講是一位俠肝義膽、溫和仁慈的人,然而在權力角逐中這樣的性格會導致優柔寡斷、錯失良機。同時項羽易躁易怒,經常呈匹夫之勇,對於暴力過於崇尚,也間接地促成了悲劇結局。

客觀地理環境因素。項羽對於關東糧倉的重要地位毫無意識,以至於後來敖倉被劉邦奪取,另外就是項羽分封之時將巴蜀、漢中經濟發達之地分封給劉邦,且對於兵家必爭之地——彭城讓位給秦朝投降的三員大將,使得自身處於困境當中。

如何看待西楚霸王項羽的生存與滅亡

圖七:項羽烏江自刎圖

結語:

項羽最終還是敗在了那個鴻門宴上放走的劉邦手中,是否不應該放走他?可是還是想給對方一個機會,和睦相處不好嗎,霸權財勢又有多少誘惑力呢?可憐我最愛的虞姬至死不渝,我的烏騅馬你是否安然無恙,江東父老能否原諒我帶著眾多子弟雄心壯志打天下,最後卻紛紛為我捨命?了卻了家仇,卻沒有為兄弟們覓得安身之處,是我的責任,唯有以死謝罪,功過留給後人說。

參考文獻:

任群英《項羽之"奇"》

郭明友《論項羽"重瞳子"》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

閻盛國《二十年來項羽失敗原因述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