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位於山西省北部,東經110°53′-113°37′,北緯40。26′-30°58′ 27″的內外長城之間,西北鄰內蒙高原,南扼雁門關隘。市區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南至省府太原200公里,東到北京首都502公里。全市海撥在983.5-2333.4米之間,屬北溫帶大陸性季節氣候,年平均氣溫6.4°C,平均降水量428毫米,無霜期限20天左右。
朔州,位於中國山西省西北部,桑乾河上游,西北毗鄰內蒙古自治區,南扼雁門關隘,地貌輪廓總體上是北、西、南三面環山,山勢較高,中間是桑乾河域沖積平原,相對較低,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下轄2區、3縣,1市;總面積1.07萬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77.6萬。
朔州市平均海拔1000米,寒來暑往,四季分明,是全國避暑勝地和京津地區避暑休閒的“後花園”;全市擁有各類規模的旅遊景區景點80處,其中4A級景區4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處;歷史上先後湧現出西漢著名女詩人班婕妤、三國名將張遼、唐朝開國元勳尉遲恭、明朝宰相王家屏等一批傑出人物。
1,應縣木塔
全名“佛宮寺釋迦塔”,位於應縣縣城城西北的佛宮寺內。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我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如果你是位“古建築發燒友”,那麼應縣木塔是你必須來的地方。
這座八角形的木塔,高約60餘米,除了第一層的四米高石質臺基外,其餘各部分都是由木頭建成,沒有用一根鐵釘和鉚釘,全部採用傳統工藝的榫卯搭建。木塔共五層,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8根。九百多年來,這座木塔經歷了狂風暴雨、大地震和炮火的轟擊,依然屹立不倒。
因為應縣木塔每年都在傾斜,為了保護古塔,現在遊客已經不能登塔了,只能在塔的第一層內遊覽,不過這並不影響你欣賞這座千年古塔。在木塔塔身的底層,有南北兩個門,當你進入木塔的第一層時,能夠看到一座高達11米的釋迦摩尼佛像,面目端莊,神態怡然。抬頭向上望去,能看到頂部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牆壁上還畫有六幅如來佛像,在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壁畫色澤鮮豔,人物栩栩如生。
除了神奇的建築藝術外,應縣木塔的歷代名人掛匾,也非常值得一看。當你站在木塔下仰望時,一塊塊匾額,高高的懸掛在木塔各層屋簷下。其中有兩塊皇帝題寫的匾額最為吸引遊客的眼球。一塊是明成祖朱棣題寫的“峻極神功”,是朱棣在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率軍北伐,駐宿在應州(今應縣),登城玩賞時題寫的;另一塊是明武宗朱厚照題寫的“天下奇觀”,是朱厚照在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軍在陽和(今陽高縣)、應州(今應縣)一帶擊敗入塞的韃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請有功將官時題寫的。
木塔的每一層簷下裝有風鈴,有風的時候,風鈴就會迎風作響,十分悅耳。木塔後面有寺院,建議不用去那裡。有部分遊客反映那裡的香火錢貴的離譜。
地址:
朔州市應縣城內西北角
開放時間:
8:30-18:00
門票
60元
2,崇福寺
俗稱“大寺廟”,位於朔城區東大街北側,是我國現存遼金三大佛寺之一。始建於唐麟德二年(665年),由鄂國公尉遲敬德奉敕建造。
寺院坐北朝南,前後五進院落十重大殿,主次分明、佈局嚴整、規模宏大宇總面積23520平方米。
崇福寺的主殿是彌陀殿,金熙宗皇統三年(1143年)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殿正面簷下,懸有“彌陀殿”豎匾一方,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為了擴大內部空間面積,增大佛壇位置與禮佛部位的空間,使用減柱與移柱的做法,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大膽創新。彌陀殿為全寺精華所在,尤以“五絕”著稱。
地址:
朔州市朔城區東街94號
開放時間:
冬令8:30-17:00,夏令8:00-18:00。
門票
20元
3,楊莫嶺森林公園
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馬營莊鄉地處山陰縣東南部,東鄰應縣,西連本縣後所鄉,北毗本縣古城鎮,南接忻州市代縣。距朔州市50公里,距大同市80公里,距太原市200公里,距首都北京400公里。
楊莫嶺森林公園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山坡區,地質古老,屬恆山剝蝕斷塊高中山區,太古界變質火山岩沉積岩地層,中、北部為平川區,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氣溫8.3℃,地下水源十分豐富,光照充足,無霜期為130天,主要動物有13目,25科,主要植物有42科、90屬、195種。境內泉水湧現,溪流不斷,水中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極具開發價值。南部山區的省級生態公園楊莫嶺森林公園原生態自然景觀富有,山高水長,風景秀麗。
4,南山森林公園
注重生態綠化的右玉被譽為塞北高原上的“塞上綠洲”。如果右玉是“塞上綠洲”的話,那麼南山森林公園則像點綴其中的一顆綠色明珠。
南山森林公園位於右玉縣城之南,名字取自“壽比南山”之意。公園面積40萬畝,園內針闊花混交,喬灌草結合,亭、臺、壇、閣、花、灌、路、園,錯落有致。清澈湛藍的玉林湖如鏡,給公園帶來幾分靈動。景區內還建有民俗展館,展出當地各種民俗飾物。南山森林公園便位於右玉縣城之南,是右玉環城生態綠化的一項重點工程。園內有亭、臺、壇、閣、花、灌、路、園。針闊混交樹種近百萬餘株,沿途按照不同的植樹群體。在玉林湖周圍建有民俗展廳三個,展示右玉當地的民土風情。
地址:
朔州市右玉縣(距縣城南6公里)
開放時間:
8:00-18:00
5,丹陽王墓
位於懷仁縣城北4公里的大運公路邊。《懷仁縣誌》記載墓主人是丹陽王叔孫建,但無確鑿史料及出土文物為證。建造年代當是北魏無疑。
該墓分墓道、甬道、前室、後室和東西側室。墓室平面均呈弧邊長方形,四角攢尖頂,墓室高7.2米,墓室面積前後室為8平方米,東西側室為28平方米。墓室內有少量的磚,磚的了頭制有陽文魏體“丹揚王墓磚”五字。四條甬道壁及前後甬道、前後室的地面都是考古資料上未見的花紋磚。花紋有類似寶相花瑞獸,各種忍冬,變形龍、鳳,武士紋等共15種類型。在墓道和甬道交接處兩邊各有1.5平方米的壁畫。繪著三面六臂手持異形武器的武士、瑞獸、花卉等。1994年在省、市考古部門的支持下,該墓已全部復原。
6,廣武城
在山西山陰縣境內雁門關下。有新舊二城,是研究我國軍事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舊城是山西省現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始建年代無考,現存古城建於遼代,明代包磚,清代修葺,文革中破壞。古城是研究遼金以及明代城池的重要實物資料,近年對古城進行了維修。城東西長約300米,南北長約500米。只在東南西三面修有城門,是防範北方擾敵的軍事據點,現存城牆完好,城內有居民二百餘戶。
地址:
在山西山陰縣境內雁門關下
7,金沙灘旅遊區
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金沙灘在縣城南30公里處的黃花梁腳下,是當年宋、遼交戰的古戰場,也是傳說中楊繼業兵敗罹難的地方。如今金沙灘早已改變了昔日風沙彌漫的荒涼景象,縱橫交錯的防風林帶和碩果累累的經濟林,既給其披上常青綠裝,又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金沙灘古戰場因楊繼業父子可歌可泣的抗遼壯舉而聞名於世,楊繼業父子作為一代忠烈古令傳誦,有關金沙灘古戰場和楊繼業父子抗遼的傳奇故事,當地民間更是有口皆碑
為紀念楊繼業父子英雄業績和他們浴血鏖戰的古戰場,這裡相繼有冠以古戰場名字的金沙灘鎮政府,金沙灘林場、金沙灘火車站、金沙灘煤運站、金沙灘農牧場等金沙灘鎮是這一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併成為懷仁縣經濟開發區之一,金沙灘旅遊區更成為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8,右玉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
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民謠“走西口”的西口就在這裡。右玉縣西北、北方以古長城為界,與內蒙古的涼城和林格爾縣毗鄰,自古為我國北方要塞,是中原通往蒙古的主要關口和稅卡,這裡在春秋以前一直為北方少數民族所佔領。境內古城堡隨處可見,烽火臺沿山相望,自然景觀也十分壯麗,有塞上草原之稱,是休閒度假、跑馬騎射的最佳去處。右玉縣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被聯合國評為最佳宜居生態縣,有“中國古堡之鄉”和“中國魅力小城”的美譽,它是山西唯一用縣命名的國家級AAAA級景區、最值得向世界推薦的旅遊縣。
西口就是著名的景點殺虎口,在晉蒙交接處,北倚古長城,西臨蒼頭河,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明清時期,殺虎口是晉商的主要通道,曾經盛極一時的“大盛魁”商號的發祥地就在這裡。清極盛時期,關稅日進“鬥金斗銀”。這裡的古長城雄偉壯觀,保存完整的殺虎堡,綿延相望的烽火臺,蒼涼的古戰場,清晰可辨的古橋古道和古樂樓等,似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在殺虎口的大地上。 “走西口”不僅承載著晉商的光榮與夢想,更銘刻山西人移民謀生的血淚悲情。殺虎口是明清山西曆史的縮影,是中國近代金融貿易興衰的實證。
9,平魯北固山
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鳳凰古城又名鳳凰城,距今已有530多年的歷史。相傳選址修築城垣時,在北固山頂落下一隻美麗的鳳凰,欲作蓄勢待飛之勢。人們視為吉祥之兆,故稱之為凰城。而平魯區北固山景區就位於這美麗的鳳凰城。 北固山海拔高度1596米,是當初修築古城的軍事依託,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古城由明朝中葉的衛所轉變為清代的縣治所在,北固山的作用也在不斷改變,成為明、清兩代傳統神道文化建築的聚集區。為實現平魯區經濟的跨越轉型,從2008年開始,依託鳳凰古城,重點開發北固山景區,先後投資近0.6億元,目前景區佔地佔地面積2.43公頃,並於2014年通過國家AAA級景區驗收。 北固山突兀挺拔,為古城增添了雄奇壯觀的山嶽風采。山上0高聳,殿宇宏闊。鐘樓、鼓樓、千佛洞、財神廟、祈雨臺、聚仙岩、鳳凰閣等景點層遞步列,氣勢磅礴,融儒、佛、道三教為一體,凸顯出濃郁的邊塞文化特色,自古為平魯古八景之首。
景區地址
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鳳凰城鎮鳳凰城村
最佳旅遊時間
4月—10月
開放時間
早八點至晚六點,都可以遊覽,節假日不休息。
10,清涼山
在懷仁縣何家堡鄉悟道村西約五里遠的地方,山勢陡峭,峰巒疊嶂。山上有一寺名清涼寺,據說是文殊菩薩赴五臺山途中的第一道場。主峰有一座磚塔名華嚴寺磚塔,磚塔高約十多米,七簷八角,遼代所建,峰北山凹處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薩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在須彌座上。主峰磚塔與峰北山凹處的石窟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