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歷史眼光看待岳飛含冤而亡真正原因?岳飛和陸游相互認識嗎

清代詩人袁枚(1716-1797年),曾在拜謁位於杭州西湖棲霞嶺下的岳飛墓時,追憶民族英雄岳飛。

寫下了《謁嶽王墓》: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這是古人對宋朝時期的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岳飛,嶽鵬舉的盛讚。


如何用歷史眼光看待岳飛含冤而亡真正原因?岳飛和陸游相互認識嗎

南宋愛國主義詩人陸游(1125年-1210年),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岳飛,(1103年—1142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

我們可以看出來:岳飛和陸游是南宋同一時期的人,1125年陸游出生的時候,岳飛22歲,1142年岳飛含冤被害時,陸游才17歲,陸游是南方浙江紹興人,岳飛是北方河南省湯陰縣人。

如何用歷史眼光看待岳飛含冤而亡真正原因?岳飛和陸游相互認識嗎

岳飛從20開始,也就是說陸游這時還沒有出生,先後四次從軍,北上抗擊金朝。

從1128到1141年,直到最後被朝廷召回,班師回朝,這期間都在帶兵抗擊金軍收復失地,是當時南宋著名的抗金領袖,聲名顯赫。而這個時期南方的陸游,不過是一個英俊瀟灑的美少年,當時陸游肯定知道岳飛,這個時期的陸游,已經極力激進主張北上抗金了。

但是,岳飛這個時期是沒有精力也沒有機會認識年輕的陸游,甚至都不知道陸游這個人,即便陸游是作為詩人,這個時候的陸游也還是處於學習寫詩的狀態,還沒有名聲在外。

如何用歷史眼光看待岳飛含冤而亡真正原因?岳飛和陸游相互認識嗎

由此,大致可以推認:陸游崇拜當時馳騁疆場上的岳飛,而岳飛不知道陸游。

年齡上有差異,身份和地位也明顯不同,由此岳飛和陸游不會有交集。可是作為一輩子主張抗金收復中原領土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也曾親自上陣帶兵抗擊金兵,不過時間不長而已。

對含冤而死的岳飛及岳家軍陸游崇拜至極,寫下許多古詩詞由衷地讚頌岳飛及岳家軍。這篇文章的最後,推薦三首陸游讚揚岳飛及岳家軍的古詩詞,以便於大家欣賞和了解一下陸游對岳飛的仰慕之情。

如何用歷史眼光看待岳飛含冤而亡真正原因?岳飛和陸游相互認識嗎

岳飛,作為宋朝時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從古至今家喻戶曉,老幼皆知。那麼岳飛和所向披靡的岳家軍,最後被當時的宋高宗趙構十二道“金字牌”緊急召回,第二年含冤而死。

這其中的最本質的原因是什麼呢?

難道只是當時的大奸臣宰相秦檜所迫害嗎?其實,應該不完全是這樣的情況。

宋高宗趙構及滿朝文武也有充分的政治智慧,宋朝(南宋)江山社稷,此時還沒有真正確立,更沒有穩固下來。

在生死存亡,危機四伏的時候,朝廷考慮的應該是怎麼樣保住宋朝?忍辱苟安,生存下去。岳飛最終含冤而死,與哪些因素有關係呢?

當然,奸臣秦檜是罪魁禍首,宋高宗趙構是直接推動者,然而金朝把殺死岳飛作為與宋朝和談之條件,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如何用歷史眼光看待岳飛含冤而亡真正原因?岳飛和陸游相互認識嗎

但這其中的本質原因,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己之見,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關注一起討論。

我們來看看歷史:宋朝的歷史背景,包括北宋時期和南宋時期,及其周邊其他朝代更迭交替的相關情況。

有一點歷史文化知識,君須記:這些與宋朝共存的歷史上其他的朝代,同屬我國。因此,也有學者專家認為,岳飛算是抗金名將,愛國英雄。不能算是民族英雄,這也是個人的見解。

如何用歷史眼光看待岳飛含冤而亡真正原因?岳飛和陸游相互認識嗎

北宋於960年建立宋朝,到1127年北宋結束,67年。這期間,與宋朝共存的還有遼國,西夏,金國等朝代,並不斷相互之間發生著戰爭,宋朝與這些朝代在不同時期進行著不同的戰爭,老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北宋初期與北方遼國進行了長期的戰爭,但與遼交戰,一直未能收復失地。直到1004年,宋朝戰勝遼,定下了停戰和議,約定宋遼為兄弟之邦。這次結盟,被歷史上稱之為“澶淵之盟”。

從治朝理政的角度來說,這次和解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同時使此後遼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有利於邊境地區的生產和發展,從長遠角度來看,也有利於我國各民族的發展和和平共處。

到了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又開始對宋朝發動了多次大規模的軍事進攻,雙方都損失巨大。最後結果是,1044年宋朝與西夏訂立和約。史稱“慶曆和議”。“慶曆和議”訂立後,西北邊境安定了20多年。

由北宋這兩次重大歷史事件,可以發現與周邊的其他朝代簽訂合約和解結束戰爭,和平發展經濟社會,的確不失為良策,古人先有為之。

北宋發展到1067年,宋神宗即位,決心變法。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被召到開封,主持變法工作。具體事件不再細說,但是王安石變法,徹底失敗後,北宋開始走向衰亡。北宋時期進程中的這個時間點應該提到。

宋朝到了宋徽宗時期,宣和二年(1120),宋朝密謀策劃聯合金朝,金朝訂立了“海上之盟”,消滅了遼國。遼朝滅亡後,金朝即乘勝侵犯宋朝。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先後把宋徽宗和宋欽宗拘留在金營,同時下詔廢宋徽宗和宋欽宗為庶人,又另立同金朝勾結的原來的宋朝宰相張邦昌為偽楚皇帝。

這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變”,也是岳飛在《滿江紅·寫懷》,其中提到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從此北宋因為這次事件,被金朝滅亡。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即位於南京應天府,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金朝滅亡北宋後,金為了迅速消滅新生的南宋政權,多次舉兵南下,南宋抗戰派將領英勇抵抗。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岳飛和他的岳家軍。抗金名將岳飛從金軍手中收復了建康,後來金軍再次大舉進攻南宋,岳飛又帶領岳家軍收復了許多失地。岳飛的岳家軍連戰連捷,使金朝統治者感到恐慌和害怕,金軍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如何用歷史眼光看待岳飛含冤而亡真正原因?岳飛和陸游相互認識嗎

於此同時,惶惶不安的宋高宗趙構和姦臣秦檜為首主和派,力主向金朝求和。

這時候宋高宗的地位還沒有穩定,金朝還不承認這個南宋朝,大舉進攻,要一舉殲滅。同時,趙構和姦臣秦檜又開始害怕抗金力量,尤其是岳家軍的壯大對統治不利。

這裡要強調一下,奸臣秦檜早在導致北宋滅亡的“靖康之變”中,就隨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被俘至金,為金朝撻懶信用,曾為金朝效力,出謀劃策過一段時間,應該已經被金人策反了。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檜回到南宋都城臨安,力主宋金議和。

公元1141年,宋朝和金朝達成“紹興和議”:金朝提出必殺岳飛,是其中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剛剛已經說過,北宋時期的幾次與並存的其他朝代重要和解,這次還沒有完全站穩腳跟的南宋同金朝和解,也是非常在於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是時局所迫,是宋高宗趙構,是奸臣宰相秦檜,是金朝的要求等因素,共同害死了岳飛。

宋高宗趙構和姦臣宰相秦檜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遇害。

最後,岳飛要求卸甲歸田,還一介草民,宋高宗都不能同意,因為南宋與金朝簽訂求和協議是有條件的,奸臣秦檜還答應金朝“宋朝”之名都不會再用。

如何用歷史眼光看待岳飛含冤而亡真正原因?岳飛和陸游相互認識嗎

在這個問題上,包括對宋高宗趙構和姦臣秦檜,當朝時期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後期的看法也是比較理性的。

但是,同是愛國人士,陸游一生對岳飛尊崇至極。同時在宋朝,元朝,明朝三朝,以及後來,岳飛和岳家軍備受尊崇。

用以下是南宋愛國主義詩人陸游,讚揚岳飛和岳家軍的三首古詩詞:

向民族英雄岳飛致敬。

書憤

宋朝:陸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羶實未聞。

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

上天悔禍終平虜,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報國,尚憑精意祝爐燻。

感事

堂堂韓嶽兩驍將,駕馭可使復中原。

廟謀尚出王導下,顧用金陵為北門。

夜讀範至能攬轡錄言中原父老見使者多揮涕感其事作絕句

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

遺老不應知此恨,亦逢漢節解沾衣。

如何用歷史眼光看待岳飛含冤而亡真正原因?岳飛和陸游相互認識嗎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