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村里土地流转那么难?

#2020金稻穗计划##日照头条# 当人们已不再满足温饱和物质的需要,便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有,旅游业就开始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像雨后春笋,风行一时,各种名目的“庄园”、“生态园”、“风景区”应运而生。接踵而来的迁坟、地上附属物补偿、土地流转费发放成为村级干部重中之重的工作。

那么,村民真正地愿意放弃自己确权的多少代人赖以生存的几亩土地吗?

为什么村里土地流转那么难?


首先谈迁坟,死者入土为安在中国古老的文化风俗中也应该是不成文的规矩,更重要的是风水论的根深蒂固,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侵蚀着一代中老年人,更加阻碍了流转土地工作的进程,往往许多时候镇政府或村委不得不放宽条件,才得以换取村民的应允。

地上附属物的补偿,说白了就是赔钱多少。同一颗树苗,上级根据目前市场价定标为30元,村民可能要50元,一开始定价为50元,村民很可能要价80元,这就是利益冲突!而项目方考虑到与地方村民的摩擦,往往是与地方政府合作、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所以村委和镇一级政府就成了关键,成了转折点。

相信很多地方也因为土地流转和赔偿问题出现过许多不协调的行为。前些年,就是因为对补偿费不满,为阻止拆迁,本地一个村民引燃倒在自身上的汽油,至今面目皆非,这些极端行为不但造成本人终生余悸,也表明地方政府工作不到位,采取强硬措施而形成的负面影响。如何平衡与村民的利益对立,如何让村民心甘情愿地转让土地和接受地上附属物补偿,恐怕不只是补偿金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心里平衡的问题。

为什么村里土地流转那么难?


关于土地流转,其实相信大家都明白,农村一些土地荒芜闲置是近几年常有的事,常年打工在外的年轻人有谁还会“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劳作,只有那部分有一定体力的中老年人,没办法,外出找不到工作,在家挣不到钱花,只能继续指望地里那点收成。放弃了土地,他们也就无所事事,近乎断了生活来源。这部分中老年人才是土地流转的关键,也是村民消极而对抗的原因。

对于相对发达地区,土地流转后,年轻人不再考虑农忙时家中的父母,可以安心在城市打工,每年还有一定的土地流转费收入,而农民最担心的是以后没了可以维持生存的最起码的土地怎么办,怎样解决不能动弹时的吃喝拉撒,那点流转费能解决什么。

为什么村里土地流转那么难?


所以,要想好做流转工作,先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前几年,政府曾出台了一个“失地保险”,就是说农民缴纳一定的费用,60岁之后可以领取保险金,据说每月可以领到1000多元。不知为什么,如今“失地保险”不了了之,已成过去。

像“失地保险”这样的政策。何愁老百姓与政府对立?流转土地何必如此“轰轰烈烈”?!

我是丹凤跃龙,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希望能与你分享农村的点点滴滴感慨。#日照身边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