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溆浦县龙潭镇的山水间,坐落着50余座宗祠,各有千秋,各展风流。但最有名的,当数向家冲村的向氏宗祠,当地人称之为红军宗祠。
8月22日,我们再走长征路来到这里,穿过农舍间的巷道,路转溪头,便见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矗立在溪边高坎上,正中大门上方写着“向氏宗祠”4
个大字。在宗祠的正厅里,向家冲村长者向祚凡向记者讲起了红军宗祠的故事。
1935年12月13日夜,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子夜时分,狗叫声惊醒了族长向泽余,“莫不是来土匪了?”白雪映着天光,向泽余爬到自家二楼四处张望,清晰看见各家屋檐下有不少士兵,穿着清一色灰蒙蒙的衣帽,靠着壁板或坐或卧;远处祠堂旁的风雨桥上,也是密密麻麻的人影。
“这些人既不像土匪,也不像国军。”向泽余活到50多岁从来没见过这情景,悄声返身下楼,屏声敛气坐等天明。
第二天天刚亮,风止雪停,山野一片银装素裹。向泽余轻声打开门,只见屋檐下躺着十几个十七八岁的小战士,衣衫单薄,帽檐上缝着一颗红布五角星。好几个人脚上的布鞋已破,脚趾露在外头冻得红紫。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宁肯露宿冰天雪地里,也不打扰当地百姓。”眼前的景象让向泽余肃然起敬。他让一名小战士领着,来到祠堂旁的风雨桥上找首长。
“老乡,你好,打扰你们了。我姓王,叫王震
,湖南浏阳人。我们是工农红军,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眼前的年轻人,二十七八岁,左边挎着盒子炮,右边背着公文包,和战士们穿着一样的衣服,说话和气。
所见所闻让向泽余大为折服。外头天寒地冻,向泽余赶忙打开祠堂大门,招呼王震和战士们进去休息,搬来柴火在天井中烧了几堆篝火。向泽余拉着王震的手说:“首长,这祠堂现在归你们红军用了,条件简陋,容我再做些安排。”说完便转身离去。
一会儿,祠堂仓库的保管员来了,从仓房里挑出一担大米放到厨房,接着一位村民又挑来了一担萝卜白菜,三位青年从仓房挑了3担谷子去碾坊碾米,煮饭的大嫂来了四五个,洗锅烧水煮饭,往日静穆的祠堂顿时热闹起来。
村里的乡亲们,也家家户户开门迎红军。一会
工夫,露宿屋檐下和风雨桥上的红军战士,都被乡亲们接到了家中。家家户户的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当天下午,萧克率领的另一支队伍,也来到了向家冲村。
在向氏宗祠的西厢房里,摆着一张古旧的长方桌,桌上放着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灯前的红纸上用毛笔写着:“萧克将军用过的办公桌和马灯”。“马灯是老族长向泽余送给萧克将军用的,红军队伍开拔时,萧克将军物归原主。”向祚凡告诉记者,如今,这张桌子和这盏马灯,成了宗祠里最为珍贵的红军文物。
“红军来了以后,发动群众,宣传革命,带领大家打土豪、分田地。”向祚凡介绍,中午时分,祠堂前坪高高飘起一面绣着镰刀锤子的红旗,百姓家的墙上、壁板上,贴满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倒土豪劣绅”“欢迎农民朋友参加红军”的红纸标语,格外醒目,给世代饱受剥削压迫的贫苦群众带来曙光。
当地有两家财主,听闻红军来了,一家躲在高墙深院不敢露头,一家逃往长沙。红军战士抄了他们的家,把钱粮物资分发给穷苦村民。乡亲们拍手称快,都说红军好,搭帮红军可以过个热闹年。
红军将士的一言一行,让向家人深受感动和鼓舞。在祠堂前坪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向家青年踊跃报名参加红军,“当时向家冲村参军的有50多人。”向祚凡告诉记者,如今知道名字的有向基初、向祖亮等10多人。
12月18日,红军队伍准备开拔。祠堂前,村民们自发前来为红军送行。萧克对送行的乡亲们说:“请乡亲们相信我们共产党人,我们一定会给普天下的劳苦大众带来光明,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一定会取得革命的胜利,我们一定会建立一个新中国,到时候,乡亲们人人都会过上好日子。”
“红军走了,革命精神和火种留了下来。”向祚凡告诉我们
,此后,抗战时期,祠堂曾是中华艺专的临时校舍,一批批青年学生,呐喊着“一寸山河一寸血”冲上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时期,当地武装部队在这里宣布起义,和平解放龙潭;解放初期,农民夜校在这里开办,培养了一批批革命积极分子。红军祠堂名扬四方。
题材来源与网络,如果有需要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