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80到90年代是一個輝煌的年代,是一個激情迸發的年代,在那個年代我們有音樂有理想有遠方,那時我們有黑豹樂隊、高旗、鐵風箏、竇唯、唐朝、王勇、崔健等等數不清的音樂人,可惜我沒有趕上那個年代,也只能回頭看看新聞和網頁去尋找過去的輝煌。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在石泉有一位音樂人,他的名字很平常,叫做常小云,在20年前他們組建了一隻樂隊,起名叫做脫節樂隊,樂隊五個人,其中三個是高中生,一個在電廠上班,而他開著一個小酒吧。認識他是通過《我們的家鄉石泉》這首歌,但是他的故事遠遠不只是這首歌這麼簡單。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當時十幾歲的常大哥還在外地打工,一個月工資幾百塊,出於對音樂的熱愛,他每個月會支出200塊錢去買光碟,工資到手的第一時間就是去光碟店買光碟,即使生活過得窮一點但是有了音樂一切好像都好起來了,他的第一把樂器是紅棉吉他,即使已經過了快20年,他依然清楚的記得那把吉他是280多塊,這是他兩個月的工資。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那個年代沒有那麼多的快遞,寄送都是走火車,回家的常大哥卻被難住了,他整理了一大箱碟片不可能過去,安檢攔住了他,懷疑他是販賣碟片的,他對那些人說:“你見過揹著這麼多碟片,直接走進來販碟的嗎?”一張音像店的會員紙救了他,他說要不是在衣服最邊角的口袋裡找到音像店的紙,這些跟了自己很多年的東西可能就回不來了,雖然最後還是摔碎了很多,但是起碼回來了。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組建樂隊時因為是小縣城根本沒有人玩樂器,加上他們都沒有錢,問文化館借的音響設備大多都不能用,而且因為本身不懂樂理,在那個網絡時代不發達的年代,他們一邊請教民樂的老前輩,一邊把翻錄的磁帶和光碟一遍一遍的聽,終於在摸清門路後他們開始演奏別人的歌曲,唱的第一首就是許巍的專輯。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說起許巍的專輯,對於常大哥來說,這是一件難忘的事,一位朋友從西安回來帶了兩張許巍的《在路上》送了他一張,他就開心的不得了,幾乎每天都聽,哪怕到朋友家做客都要隨身帶著放出來聽,對於當時音樂資源匱乏的他來說,這張專輯不亞於沙漠裡的一口泉眼。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後來他們組建了樂隊,開始到處演唱,當時他們在想有很多人背井離鄉,離開了石泉去到外面,為什麼不歌唱一首關於家鄉的歌讓他們知道家鄉的變化,說幹就幹,他們從開始寫歌到結束也就用了一個多來月,可是這並不是限制他們的地方,限制他們的是練歌產生的噪音,因為沒有辦法在居民區唱歌,底子薄的他們在漢江邊練過、廢棄的廠房、廢棄居民樓、出租房,支撐他們的動力就是音樂。後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樂隊就此解散,樂隊其他的小夥伴上學的上學,工作的工作,天南海北,常大哥在外漂泊幾年之後,回到老家開起了酒吧,依舊堅守著自己的音樂夢想。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這一切恍如昨天發生的一樣,常大哥跟我講到這些的時候眼睛裡散發著光芒,和許多我認識的三四十歲的人不一樣,他坐在那講著從前那個永遠回不來的時光,對我們說因為生活和各方面的原因,人總要認清現實,努力生活,樂隊可能永遠是個理想吧,但是他還說,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沒有放棄夢想,現在還常聯繫,只是大家都沒時間,過年也不一定能聚到一起,常大哥和我們開玩笑說道,等他們老了說不定可以搞個老年樂隊玩玩。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很多人會說,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我不這麼認為,時到今日常大哥依然開著酒吧,依然習以為常的提起那段青春,依然能和我們年輕人分享這些故事,這才是最搖滾的一件事,搖滾是一種精神,不服輸、不低頭;即使認清了現實我們也要在現實中整出個一方天地,這才是真的搖滾,一個到了中年的人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沒有隨波逐流,也沒有忘記對音樂的喜愛,這就是Rock and Roll,活在這個世界本就不容易,這便是夢想。

超燃,石泉大叔開酒吧、組樂隊,用歌聲記錄自己的家鄉

時間沖刷著每一個人,一個人的生命是應該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托洛夫斯基

致每個有夢想的平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