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幸看到台湾大学历史学教授吕世浩的演讲视频-《学历史的大用》。吕教授提到,为什么要学习历史?重点集中在八个字“
了解人性,启发智慧”,“学历史就是用古人的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拿古人的人生做磨刀石来磨砺我们大脑中名为智慧的那把刀。“
瞬间解惑了我一直以来的谜团,喜欢阅读历史人物传记,但好像每次只是更多的了解当时的环境以及人物的生平事迹,至于其他,收获甚少。
原来,通过阅读人物传记,最重要的是了解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遇到的看似很多过不去的坎,也许都是小事。这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可能性,不至于陷在某个死胡同走不出来。
《曾国藩传》是目前对我来说,影响最深的一本历史人物书籍。市面上的版本很多,我选择了张宏杰老师的这本。原因在于,这本《曾国藩传》更侧重曾国藩个人的心路历程,另外对曾国藩一生的事迹不是均衡用墨,而是特别有突出重点,前后因果、转变进行详细的描写。
张宏杰,作家、历史学博士。从1997年的一篇名为《解剖曾国藩》开始,不知不觉已有一百多万字,前后出版了五本关于曾国藩的书,可以说是曾国藩的忠实粉丝。
张宏杰对曾国藩如此情有独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曾国藩给我们的精神提供了很强大的力量。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资偏差,七次考取秀才,年轻的时候,毛病很多。但是却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
对我触动很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 志存高远
心理学家费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三个群体的人举起重物,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费约对第一个群体什么也没有说;对第二个群体说,看看你们谁最有耐力;对第三个群体说,你们举起的这个东西很重要,它的上面连着一个电网,如果你们放手,这个城市就会断电了。
结果,第一个群体平均举了十分钟;第二个群体坚持了十五分钟;第三群人,平均时间有二十分钟。
可见,人的能力发挥出来多少,是与他本人对自己的要求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意念如同强大的力量,会支撑你发挥自己的潜能。
曾国藩一生尚“笨拙”,不畏艰难险阻,永远都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奋斗目标。青年的时候立志中秀才,走科举之路;30而立,立志做圣人、做完人。
曾国藩曾这样说,立志譬如打地基。的确如此,建造房屋的人,在打地基的时候,心中早已有了整个房屋的蓝图。
如果目光短浅,总是走一步看一步,肯定总是过着日复一日的原地打圈的生活。生活也毫无奔头。
因此,不但要立志,而且要立远志。周恩来在14岁的时候就这样回答老师的提问,“为中华之崛起”,为这个终身的目标奋斗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勤于反思
立志做圣人容易,但是怎么实现呢?
曾国藩向晚清著名理学家唐鉴请教如何做圣人之道,唐鉴建议是每天写日记。
早年曾国藩对于写日记,不知道方法,记录的流水账一样的文字,并且断断续续,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最重要的是,日记中所写的各种要求,自己压根没有做到,执行不到位。
唐鉴和倭仁告诉曾国藩,日记不是这样写的,写日记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
首先,日记要用公正的楷体,这样才能体现诚敬的心态;
其次,所记内容要从生活中的细小事情开始,一个个细节去改变自己。每天反思自己一整天的活动,为什么这么做,可以再改进么?下次怎样做等等。
最后,日记中所写,必要严格执行。
曾国藩明白如何记日记后,就开始抓紧时间实践起来,并且把自己的日记给朋友检阅,一是为了有人监督,而是有人提出建议。
这个习惯曾国藩坚持了一生。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的反省之中,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直到去世。
日复一日,滴水石穿,曾国藩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跃迁。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美国建国期间,也有一个同样的习惯,每天晚上把当日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
在回想反思中富兰克林发现,自己有13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比如浪费时间、为小事烦恼、喜欢同别人争论。
富兰克林的办法是一个礼拜战胜一个缺点,并作好日记记录,就这样持续了两年多,改正了自己的这些缺点,最终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人。
三、持续践行
曾国藩在62岁的时候,早已经功成名就,然而他的日记中毅然自责自省,和他30岁立志做圣人时的一摸一样。真可谓是三十年如一日。
曾国藩晚年这样总结人生:“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地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地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
曾国藩的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人哪怕资质平庸,通过自己真心实意的不断完善,迭代、蜕变,也可以与之前大不相同。
王宁1989年毕业后被选入中央电视台任新闻播音员,面对极其严谨的工作,王宁苦修十余年,才没有了当初了参加新闻录制的紧张。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才能到达自己想要的高度。
写在后面的话:
生而为人,如果没有梦想,你就没有方向;如果不会反思,你就不会成长;如果没有持续的实际行动,你的人生轨迹很可能只是一个半径很小的圆圈。
人生如画,画笔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西木达 每周读一本纸质书,持续分享优质内容的宝妈,愿与你同行。
注明: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