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貴州 | 貴陽名小吃豆腐果,講究的吃法絕不能沾到金屬氣

逛吃貴州 | 貴陽名小吃豆腐果,講究的吃法絕不能沾到金屬氣

沒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難稱完滿,有機會的話,最好不要錯過。在“逛吃貴州”的青綠山水、尋常巷陌,有一個看得見、遇得到、聞得著、吃得上的貴州等你來。

看到眼饞處,便是出發時。

貴陽名聲在外的豆製品小吃,首推豆腐果。

其做法並不複雜,鐵板密集開小洞若干,上擱豆腐,以鋸木面生火,取其特殊的煙火味,烤炙即得。外焦而裡嫩,從側面劃開一個小口子,塞入事先拌好的佐料即可。需說明的是,中國人做菜,特別重視器物,該用什麼不該用什麼,大有講究。

逛吃貴州 | 貴陽名小吃豆腐果,講究的吃法絕不能沾到金屬氣

劃豆腐果,不能用刀,以免沾上金屬氣。傳統的辦法是以薄木片代替。豆腐本嫩,割之甚易,焉用鋼刀為。

旁涉一筆,貴陽人夏天煮素瓜豆吃,也不能用刀切瓜切豆,而是拿手直接掰成塊或條,否則,據說會影響口味。

吾鄉素粉攤鋪,每見行販推車叫賣豆腐果,二物皆極平易,配而食之,相得益彰,所費絕少,已足堪解饞。

逛吃貴州 | 貴陽名小吃豆腐果,講究的吃法絕不能沾到金屬氣

豆腐果裡裹啥,不能隨便為之,因其好吃不好吃,一大要訣是佐料。佐料,本地稱蘸水,這也是貴陽乃至貴州菜的獨得之秘。老百姓評價某家店鋪味道如何,此乃一大標準也。豆腐果的蘸水,最重要的調料有二,一者苦蒜,野蔥也,較之普通香蔥,味較強烈;二者折耳根,即魚腥草,氣味亦濃烈,惟黔人嗜之。冬日苦寒,得此一味,立街頭,呼哧大嚼,可抵凍餒。

民國時,貴陽才子姚華著《黔語》,解釋“蘸”字時即說:“食物點鹽,或糖與醬汁而食之曰蘸。《五劇箋疑》四之一,但蘸者音湛。《說文》新附,以物沒水也。此蓋俗語。按:謂(蘸)字原起俗語,蓋自唐宋已然。貴陽亦正相沿耳。然庾子山《鏡賦》雲:黛蘸油壇。則以物之入水之意,六朝即有之。貴陽語即不必食物,而凡以物入水,沒而旋出之,亦皆曰蘸。《西廂記》二之一雲:戒刀頭近新來鋼蘸。又云:包殘餘肉把青鹽蘸。元人語皆與今貴陽同也。”

逛吃貴州 | 貴陽名小吃豆腐果,講究的吃法絕不能沾到金屬氣

蘸水之事雖極微,其中大有學問。

一九四二年貴陽文通書局出版的《貴陽市指南》寫道,黔人喜食辣,且講究蘸水,與歷史上黔地貧瘠有關,蓋山居平民,“常日之給,惟蔬菜與豆腐”,“無油無鹽,若不以辛辣調之,真同嚼蠟矣”,“黔人嗜辣,良非偶然”。

扯遠了,先打住。

豆腐古稱“菽乳”,菽是大豆,其名甚雅。

古來文人,吟誦豆腐的佳篇無算,以好吃會吃著稱的蘇東坡,有詩題曰《蜜酒歌答二猶子與王即和》:“脯青苔,炙青蒲,爛蒸鵝鴨乃瓠葫。煮豆作乳臘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貧家萬物初何有?”可謂知言。

逛吃貴州 | 貴陽名小吃豆腐果,講究的吃法絕不能沾到金屬氣

豆腐乃中國人飲食一大代表,一度熱播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口水滴答地介紹各地豆腐的特色,其自豪感不言而喻。豆腐由來,前人的說法很多,一般以為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發明。世人每每喜歡將某樣東西的發明權歸諸於古代的名人,我向來頗不以為然,至少就豆腐來說,恐怕還是人民群眾的智慧結晶。

劉安好神仙之學,與傳統儒家互不相容,在世時,他動輒攻訐儒學為“世俗之學”,以至於後來孔廟祭祀,長期將豆腐排除在外。千百年來,中國人獨尊儒術,好在是分歧歸分歧,該吃還得吃,絕大多數人並不較真。在肉食不足的傳統農業社會,豆腐是老百姓補充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意識形態之爭,動搖不了其營養學上的地位,更阻止不了美食家們滿足口腹之慾的創造力。

逛吃貴州 | 貴陽名小吃豆腐果,講究的吃法絕不能沾到金屬氣

豆腐,因此而發揚光大,其製作烹飪之多樣化,簡直難以勝數。我所瞭解,滄海一粟耳,原不當賣弄。但貴州人頗善烹飪豆腐,不下任何地方,一兩篇寫不完,待我下回分解。

撰文:周之江

編輯:曾璐

責編:蘇暢

編審:李鐵流

逛吃貴州 | 貴陽名小吃豆腐果,講究的吃法絕不能沾到金屬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