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天津第九批援藏专技干部孙彦辉带着一份对援藏事业的执着,来到了雪域高原昌都,开启了他的农业帮扶生涯。
作为昌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一名技术人员,进藏伊始,孙彦辉克服了经常性高海拔下乡的高原反应,克服了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迅速调整,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工作角色的转变。入藏以来,他走了五个县多个乡开展农业生产情况调研与技术培训。
“来到昌都感受更多的是,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孙彦辉说。
援藏“苦”,但孙彦辉不这么想,他始终坚持“艰苦不降标准,缺氧不缺精神”的信条。
如何在农业推广上多做点事,让老百姓富起来,是孙彦辉思考最多的问题。
西藏有句谚语:那曲最高,阿里最远,昌都最险。昌都位于横断山脉,山高谷深,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孙彦辉进藏刚一周,正逢受援单位昌都农推总站下县开展调研的时间,单位领导让他适应一周再下县开展工作,但是孙彦辉说,自己作为农推站的一名技术人员援藏仅有一年半年的时间,要用好每一天帮助昌都农业发展多做些事情。他克服高原反应,面对山高路陡带来的交通风险,甚至面对落石、泥石流、雪天路滑的生死考验,先后深入察雅县、江达县、贡觉县、芒康县、卡若区等开展农业生产情况调研,了解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走访单位对口帮扶村贡觉县哈加乡嘎空、普孜、果布、曲卡四个对口帮扶村,了解33户建档立卡户情况。就像孙彦辉说的:“不要小看了这些乡,西藏地域辽阔,村与村、乡与乡的距离比内地一些县城之间的距离还大。”
孙彦辉在田间开展农业生产情况调研。天津援藏工作队供图
虽然高原地带能种青稞,但昌都农业发展缓慢,对乡下的老百姓来说能吃上青菜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孙彦辉想的最多的是让昌都百姓吃上自产蔬菜。
孙彦辉强忍着高原反应,开始往昌都的田间地头跑,他手把手地教农民种粮食、蔬菜。在孙彦辉的努力下,一些乡里的种植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期间,他积极协调天津邯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宏程种业捐赠白萝卜、小白菜、芹菜种子3000余袋。引进实施农业新品种黄瓜、辣椒、西红柿品种8个。他说:“我们来援藏,不是当过客,更不是来‘镀金’的,一年半的时间太短,一定要只争朝夕,切实让这里发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津南区农技中心捐赠“植保防治无人机”2架。天津援藏工作队供图
孙彦辉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昌都现有农作物耕地面积73万余亩,因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复杂,农业植保工作严峻,在农忙时农民打药成为难题。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农业技术的重点。孙彦辉又相继考察了昌都市20个田间肥效试验点实验开展情况并进行田间测产工作。考查有机肥试验和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点情况;开展一二级种子田监管与检查工作,青稞高产创建项目验收,并结合检查种子田指导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指导草地贪夜蛾、黏虫、西藏飞蝗防治工作,并根据防治工作需要积极协调天津津南区农技中心捐赠“植保防治无人机”2架,价值25万元。植保无人机来到昌都,解决了打药难的问题,为保障昌都农业生产安全,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孙彦辉在捐赠现场兴奋地说:“植保无人机将会助力昌都农业生产,提高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孙彦辉多次协调津南区农业企业来昌都考察合作,与天津金谷集团合作的芒康特色辣椒产业化项目正在有序开展,今年还将开展品种的引进试验工作。
天津市开发区慈善协会为贡觉县阿旺乡中心小学捐赠棉服。天津援藏工作队供图
在专业技术帮扶之外,孙彦辉利用春节休假时间,积极联系走访浙商总会、天津开发区慈善协会、津南区红十字协会、津南区团委、各工业园区企业等50余家单位。根据贡觉县阿加乡帮扶村需求在津南区农技服务中心、天津金谷集团、津南区团委为对口帮扶村募集衣物400余件,书包、运动鞋、文具鞋子30双套。协调天津市开发区慈善协会为贡觉县阿旺乡中心小学捐赠价值20万元棉服发放到贡觉县阿旺乡150名贫困生手中。
孙彦辉说:“筹集社会捐赠是助力脱贫攻坚对口帮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算跑的路再多,再辛苦心里也是甜甜的,希望这些物资能给西藏略有寒意的春天带来丝丝暖意,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天津人民援藏工作的真情实意。”
每当援藏工作队的援友们看到他被晒得黑黝黝的皮肤,就知道孙彦辉又去下乡了;看到他每天电话不断时,就知道孙彦辉又在联系物资了;看到他说起话来谈笑风生时,就知道孙彦辉又有新的帮扶思路了……孙彦辉用他的专业、智慧和热情搭建起了津昌援助的友谊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