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風反腐在身邊】小區設施老舊事故頻發,一句“沒錢”如何解決

談起小區變化,家住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水木花都小區的胡維國顯得格外開心。老胡入住小區的12年裡,一度不敢晚上出門散步。“路不平,燈沒幾盞是亮的,走在路上連對面是男是女都分不清,稍不注意就會跌跤,居民都不願意出來。”現如今,夜色裡的水木花都小區卻是熱熱鬧鬧,路燈亮了起來,道路修繕一新,年輕人跑步鍛鍊,老人則喜歡帶著孩子在遊樂設施區玩耍。這些變化,源於小區推行的“業賬社管”模式。

【正風反腐在身邊】小區設施老舊事故頻發,一句“沒錢”如何解決

社區志願者幫助水木花都小區居民掃描“社區e家清”二維碼瞭解業委會的收支情況。

物業管理就是一筆“糊塗賬”,居民怨聲載道

水木花都是長興縣頗為有名的大型小區,現有住宅5000餘套,居民接近2萬人,相當於一個小鄉鎮。2008年老胡剛入住時,小區各項設施在長興都數得著,住起來很是舒心。

然而短短几年後,各項問題就暴露了出來,今天電梯壞了,明天房頂漏水了,令人煩心的事情越來越多。老胡的兒子就時常因為停在小區的車輛被剮蹭煩心不已,幾次去調監控找肇事人,都被告知監控探頭壞了,無奈之下只能自己掏腰包修車。每年的梅雨季節和颱風來襲時,房屋滲水漏水的人家連連抱怨,“動不動就漏水,傢俱被褥的黴味散不掉,還怎麼住人?”

更令人擔心的,是小區的消防隱患。由於缺乏公共充電設施,不少人家把電動車放在樓道充電,隨時可能引發火災。因為住在頂樓的孩子亂放鞭炮,火星濺到樓下引發火情,打開消防栓卻發現裡面沒有水!

眼看著為追求幸福生活花大價錢購買的溫馨家園變成糟心地,很多居民衝到物業要求解決問題。然而物業公司卻總是甩出一句冷冰冰的話:沒錢。真的沒錢嗎?水木花都最便宜的高層物業費當時也要0.8元/平米/月,洋房費用更高,在縣城來說並不算低。除此之外,物業手中還有車位、底商出租等經營性收入,一年下來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資金。每月繳納的物業費、公共設施的經營性收入等等,到了物業手中如同泥牛入海,成了一筆“糊塗賬”。不僅如此,居民公開賬務的要求也被物業以各種方式拒絕。越是遮遮掩掩,越是欲蓋彌彰。居民對物業的疑慮與日俱增,雙方矛盾越來越激烈,甚至到了對簿公堂的程度。

業主與物業爭議的焦點,不僅在物業收費不幹事上,還在其對小區共有資金的管理上。新修訂的民法典明確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對小區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業主既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託物業管理。前任業委會將小區公共設施打包給物業一併管理收益,雖然並不違規,但收益進了物業的腰包後“有去無回”,這不僅不符合法律規定,更令居民難以接受。利益受損的業主一怒之下拒繳物業費,最嚴重時小區物業費繳納率只有60%-70%。業主與物業的關係一度陷入了僵局。

有對比,更有傷害。水木花都小區的居民中,相當一部分是從農村搬來的,經常回農村走訪親朋。就在社區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的同時,農村地區的生活質量卻在不斷提升。“現在各村都在抓村務公開,村裡的事有人管,村民住在綠水青山裡發家致富。美麗鄉村建設也搞得紅紅火火,村裡越來越漂亮了。”老胡從農村親戚家回來連連感慨。想到當初自己一家花大價錢進城買房,交著很高的物業費,結果有了問題卻沒人搭理,他不禁嘆息,“還不如留在村裡,至少問題有人解決。”

遭遇類似問題的遠不止水木花都這一個小區。湖州市300多萬常住人口中,城市居民佔比高達44.14%。許多居民向物業反映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後,選擇向市委市政府“告狀”。據統計,近年來湖州市“12345”政府陽光熱線整理出的群眾投訴突出問題中,物業管理投訴類問題數量始終居高不下。而在協調解決過程中,很多物業給出了統一的標準答案——沒錢。

撥開迷霧找真相,監管缺失是關鍵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居民投訴的問題,很快引起了湖州市各級紀委監委的高度重視。

居民為何不滿意?不知情是首要原因。“聽說小區還有公共資產收益的時候我吃了一驚,這個真是聞所未聞!” 至今,老胡回想起小區首次公開公共資產情況時的情景,都唏噓不已。談及前任業委會,他更是毫不客氣,“我連業委會主任和成員姓甚名誰都不清楚,好多鄰居甚至都不知道還有業委會。”

不知情談何參與?小區許多公共決策悄然進行,居民根本無從入手,決策出臺時已然侵犯了大多數居民的利益。以小區停車位改造為例,不少飽受停車難、車輛剮蹭之苦的業主一直呼籲進行停車位改造,也向物業提出了不少意見建議,結果業委會和物業一起,自行推出了新的改造方案。居民一看,自己的意見根本就沒有被採納,改完之後費用增加了,管理和維護水平卻變得更差了。

這樣的物業和業委會為何沒人管?監管缺失難辭其咎。住建部門是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要承擔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房地產市場的責任。其中就包括制定物業管理等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同時還要及時處理業主、業主委員會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投訴。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小區數量迅速增長,住建部門監管力量不足的問題逐漸顯現,涉及具體人財物事宜更是管不過來。而原本應該監督物業履行合同的業委會,也因缺乏指導和管理等因素,有的成為“花瓶”擺設,有的自身沒有資金說話不管事,還有的甚至變質異化,與物業“穿一條褲子”。以長興縣雉城街道所轄的173個小區為例,其中58個小區業委會存在經營性收益資金,未開設對公賬戶的仍有32個,其中還有4個將共有資金存放在個人賬戶上。與水木花都在同一街道的茗桂華庭小區就發現此類問題。前任業委會因難以開設對公賬戶,於是將公共收入放在主任個人賬戶上,久而久之成了他的“私有財產”,被挪用投資,賠得血本無歸。

除此之外,社區居委會在業委會的監管上也負有職責。《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指出,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積極配合相關居民委員會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職責,支持居民委員會開展工作,並接受其指導和監督。但是,居委會在很多時候只能夠提供一些便民服務,譬如辦理居住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在監管方面享有的更多是建議權。至於指導和監督,卻往往顯得乏力,在監管小區的人財物方面沒有先例可循,縱然想監管也找不到參考,想發力也找不到方向。另外,居委會雖有代行業委會職責的權力,但是其履行本職工作已經是壓力山大,代行業委會職責時難免“按下葫蘆浮起瓢”,兼顧起來難度很高。

居民想參與管理找不到平臺,相關職能部門該管卻管不到位,小區治理陷入了尷尬境地,也助長了物業公司“收錢不辦事”的囂張氣焰。

“從暴露出的問題看,推進小區治理的關鍵在於把監督挺在前面,重點是把共有資金管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群眾訴求落到實處。”長興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沈月強介紹,社區與農村有所不同,針對農村集體資金有一套成熟的監管體系,而對小區共有資金如何監管還需要探索。紀檢監察機關對街道和社區的監督重點在於“事權”。如何通過有力有效的監督,推動相關部門和街道、社區公職人員正確履職,強化對街道和社區管轄內各類組織的領導和管理,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是以監督推動社區基層治理的關鍵所在。

對此,市紀委監委督促住建部門、鄉鎮(街道)、社區等小區管理各方主體,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梳清各自在小區管理中的權力和責任清單,明確權力範圍和職責邊界。通過協同會商、分類彙總,共梳理出涵蓋小區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業委會選舉、物業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物業公司選聘和退出、公共收益使用管理、小區工程項目招投標、陽光物業公示等4大類26項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容易產生矛盾隱患的事項。在此基礎上,編制出臺了《湖州市清廉社區建設精細化管理指導手冊》,對上述排摸出來的4大類26項小區治理權力清單逐一編制權力運行流程圖,每張流程圖都做到“五個明確”,即明確事項名稱、責任主體、行使依據、運行程序、公開方式,方便責任主體“按圖施工”,群眾“照圖監督”,切實保障小微權力運行規範有序、公開透明。

打好監督組合拳 管好小區“錢袋子”

問題清單明確後,監督重點也越發明晰。湖州市各縣區紀委監委馬上行動起來,針對物業投訴高發的問題開展了“12345”政府陽光熱線群眾投訴突出問題專項督查,並結合實際探索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長興縣紀委監委敦促縣住建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出臺的小區共有資金管理辦法“業賬社管”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業賬社管”,顧名思義就是小區業委會的賬務提交社區居委會進行監管。業委會要統籌小區共有資金,並開設對公賬戶。賬戶建立完善後,業委會需要委託居委會對賬戶資金進行代收代支。業委會從賬戶支取資金時,必須向居委會申請,經社區主要負責人和居委會財務管理人員審核同意後,這筆資金方可使用。

水木花都小區新任業委會主任陳誼華對這一模式舉雙手贊成。他當上業委會主任之後,迅速收回並理清共有資金,並將賬務情況提交居委會,確保這部分資金嚴格接受監管,筆筆花在刀刃上。就在前不久,陳誼華與社區黨支部書記董瑾共同支出了16萬餘元,用於小區玻璃雨棚項目建造。兩人各持一個業委會對公賬戶的U盾,在翻閱查證業主大會紀要和財務支出審批單等材料無誤後,乾淨迅速地將這筆錢匯給了施工方。不僅是雨棚,“業賬社管”模式實施至今,共有資金被用來更換路燈、修繕道路、改造電梯、檢修消防,居民拍手叫好。近期主要開銷花在了更換監控攝像頭上,全新的監控設備將公共區域盡收眼底,還及時發現了一起麵包車自燃事故和老年人失足落水事件,立功不小。

不僅如此,業委會和物業各司其職,關係也得到了緩和。報業主大會同意後,業委會重新選聘了物業公司,並嚴格監督其履行合同,居民用更少的錢享受到了更優質的服務。比起前任物業公司的收費標準,高層建築、洋房等至少每平米物業費下降0.05元/月,排汙費也由1.5元/月降為1元/月。小區內千元以上的維修交給業委會,千元以下的維修物業公司都能一力承擔,而且做得又快又好。

做好監督不僅要靠社區,更要靠群眾。長興縣探索搭建了“社區e家清”二維碼監督平臺,無論何時何地,居民只要掃碼就能第一時間清楚瞭解到物業管理收支情況和小區共有資產使用情況。與此同時,在湖州市紀委監委的推動下,其他縣區也推行了不少有益的嘗試。吳興區紀委監委在全區範圍內推廣了“業賬共管”模式,由社區委託第三方對業委會賬目進行定期審計,居務監督委員會每月檢查收支情況,這些情況都能在“三務e公開平臺”上清楚查詢得到。安吉縣建立了“指尖物業平臺”,覆蓋全縣132個物業小區、40餘家物業公司和100多個業委會,公開內容緊緊圍繞物業合同履行、小區經營收益等涉及資金的內容。一系列因地制宜的管理規範遍地開花,切實維護了群眾利益。

現在,擁有水木花都業主身份是老胡頗感自豪的一件事。他在小區裡邊走邊介紹,“自從這個‘業賬社管’模式實施以來,糊塗賬變成了明白賬,小區越來越漂亮,壞了多少年的噴水池又重新有水了!”

(本文刊載於《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20年第22期,作者:董菲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