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让人流连忘返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是城市烟火气的源头,是真正流动的盛宴。
80后们的独家记忆:小摊上价廉物美的美食,就是我们冒着炎炎夏日,也要走出家门的原因之一。
美食家蔡澜曾经说过:“如果你觉得生活食之无味,那就好好吃一顿饭,你会发现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在里面。”
街头的美食更是将人间百味展示的淋漓尽致。
酸甜苦辣,一个小摊都能搞定。街头美食用他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就是藏在波澜不惊下的澎湃。
真是应验了那句话: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记忆中的街头美食,是甜的
01 糕团
中式糕点店是让街头甜蜜起来的原因之一,鳞次栉比的糕团店,光是站在窗口往里看都让人能接受足够的美学教育。
这些糕点店,开在城市老区繁华的路边,一般没有店堂,即便有店堂的也会辟出很大的一块来做对外售卖的窗口。
五颜六色的糕团让人眼花缭乱,江南的人们用最简单食材打造着不平凡的食物。
02 爆米花
肩挑担子,走街窜巷,时而传来吆喝声,时而“砰”的一声爆响,飘来阵阵喷香。在童年的记忆中,那是一种幸福与甜蜜。
而如今,在街头却很难遇到的传统手艺,每一次不经意的相遇都充满了无限回忆。
一辆推车、一团炉火、一个风箱、一口葫芦状的爆米花机就是爆米花师傅的全部家当。
师傅熟练地把玉米灌进容器里,加入少许糖精后拧紧盖子,一手推着风箱另一只手很娴熟地摇着炉把转着圈。
几分钟之后,随着“嘭”的一声巨响,年少的我会在此时捂住耳朵,闭上眼睛,就像期待一个奇迹降临。
坚硬的玉米粒顷刻变成了蓬松香甜的爆米花,热腾腾的一股香味就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了。
拿一颗放进嘴里
脆——嘎吱嘎吱,牙齿与爆米花的碰撞,谱出街边最美好的声响
软——蓬松的爆米花与舌尖相遇,便在口中化开,感受着这不一般的感觉
甜——黄油与糖的香甜刺激着味蕾,多巴胺快速分泌,幸福感满满
记忆中的街头美食,是呛的
03 烧烤
夜宵,让人饱腹满足,也让人负罪颇深,入睡前的一餐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
一日当中这样的时刻食欲正浓,纠结过后,大多人还是会选择放纵味蕾,给胃一次盛宴。
而如果要问吃什么最解乏解累,不少人对烧烤情有独钟,夜幕中的火光炭烤、滋滋作响的油烟伴着肉香扑鼻,再佛系的胃也难以拒绝。
人生一串的一句话,道出烧烤的真谛:
大家其实很懂生活,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入夜后,路边的小推车,家门口的烧烤摊,不远处的大排档,开始骚动起来,熙熙攘攘。
烧烤特有的袅袅烟气,在霓虹灯光照耀下,将人情味、江湖气又浓郁了几分。
结束白天忙碌的工作,约上三五好友,坐在烧烤摊前,撸上串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毕竟惆怅与痛快之间,缺的就是一把孜然、辣椒面。至于明天的烦恼和苟且,那是明天的事。
今夜只管敞开肚皮,大口吃肉 。
记忆中的街头美食,是闹的
04 大排档
街头巷尾的小摊,是成年人的解忧地。串起来的是过往,喝出来的是朋友。来口温润的小酒,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聊天、扯淡、吹牛逼,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差。
把酒言欢,偷得浮生半日闲。凌晨三点,曲终人散,剩下寥寥食客。人间浮世绘,食短情意长。这才是中国人的深夜食堂。
街头就这样,用一条条街道,把各种各样的美味串起来,成为一个蛛网,等着人们去冒险。一个完美的城市,就应该被这些大大小小的摊位点亮。
街头美食的奥妙在哪里?
陈晓卿在《至味在人间》中写过:
“从姥姥的一坛晒酱,到外公的一碗腊肉饭;从北京的一块卤煮,到南京一盆炒螺蛳;一个人的饭馆,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食物本质上都平民的,是天苍苍野茫茫之下的万物生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的“设酒杀鸡作食”与“怡然自乐”
在商业化高度繁荣的今天,饭局成为了一种社交方式。
它也是吃的一种,但比较起来这种吃少了些许烟火气味,这种“吃”总让人感到不舒适,换句话说就是少了人情味,多了某种社会目的。
“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苏东坡的一首《热粥诗》,让一碗平常的粥,变成了一份暖世的情义。
其实,美味不仅在富丽堂皇的酒店餐厅,也如空气般飘散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巷尾
中国人把吃当成一种享受,是因为能够跟最爱的亲人、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在热气腾腾中,无论是诉说、倾听,还是风卷残云、推杯换盏,都不会如坐针毡、食不甘味。
这才是“吃”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