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家上課,孩子迷上了手機怎麼辦?

新學財經


我們可以事先和孩子約法三章,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不可以玩,玩多久等等。

當我們和孩子達成了協議以後孩子就有了規矩,如果他破壞了規矩,自然就沒的玩,這個後果孩子是會想到的。

另外可以讓孩子多去做些戶外的活動,比如騎車,還有跟別的小朋友一起去玩。

我們還要把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裡,有的時候你可以把孩子的思想帶到他感興趣的方面,而不是在手機

我們家長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儘量少在孩子們面前玩手機,這樣自然會對孩子產生好的影響。

而且就算孩子鬧翻天了還是要玩,手機家長就不應該再給他,不然下次會以為只要我哭鬧那我就依然可以玩手機。


寶媽在貴陽


疫情期間在家上課,孩子迷上了手機,首先我要說,這不全是孩子的錯!

凡是現實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現實的——黑格爾

其含義是說:所有現實存在的東西都能找到其之所以存在的依據。

這個現象,是現在特殊時期的普遍現象,存在即有理。我們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為什麼會迷上手機,然後才能考慮怎麼解決問題。

一、迷上手機原因細探究:

1.戰線長,惰性使然。

從疫情停課不停學開始至今快3個了,加上寒假,快4個月了,任何一個人,讓其一直封閉在家這麼長時間,還保持熱情高漲的學習和生活狀態,也很艱難,何況孩子,誰都有惰性。

當然不能說理解他,就認為懶惰合理,存在即有理,只能說其理由,並不是肯定其合理。

2. 家長疏忽,缺乏監管。

特別後期家長都去上班了,孩子自己在家就不用說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他們肯定就自由瀟灑了。

如果是老人看管,那隻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孩子可以找各種理由玩手機,有的老人根本就不懂,誰知道孩子再看網劇還是看微課,誰知道在和朋友聊天還是在和老師互動。這幫神獸糊弄老人家,那招數都不用全使,老人無論鬥智還是鬥勇根本就不是對手。

甚至有的溺愛型老人,看孩子學習這麼累心疼得不得了,聯合熊孩子一起欺騙爸媽。看自己的孫子孫女把手機玩得如火純青,只會接電話打電話的爺爺奶奶還佩服得不得了,都要成熊孩子的粉絲了,更別說管了。

這種情況下,完全靠自律,基本不可能。別說孩子,就是大人也難以做到。

3. 手機功能強大,吸引力較強

手機功能的強大,內容可甜可鹹可天真,想要什麼幾乎都有,特別是以前沒大使用過手機的孩子,一下子就吸引了。

手機遊戲、追劇欲罷不能。有的追星看劇,後來連上課也忽略掉了。

我班就有個孩子天天拿著手機刷動態、追星,他的簽名也換成了明星的名字,然後連續好多天作業都不寫了,被點名批評後態度很好。

開始天天私聊問:老師,今天作業是什麼。我問:群裡不是有嗎?回答:老師,我沒找到。連著私聊幾天,發給他作業,他也寫不完,留三項只寫一項。這才明白他不是沒翻到,而是懶得翻,根本就不去群裡。於是拒絕私聊發作業,告訴他自己上群裡找作業,然後他就又一次成功地消失了……

想想這個孩子,原來在學校天天被老師和家長討債、要作業,現在好不容易沒人管了,天高皇帝遠,還不痛快漓淋玩個夠!

孩子在遊戲中找到了自我價值,不斷地升級打怪,原來在學校實現不了的高分,在這裡全都會有,豈不太有成就感了!

4.親近親近,越親越近

孩子自己在家,上課需要手機;查看作業需要手機;找尋資料需要手機;上傳作業還需要手機;累了,拿手機看看動畫;無聊了,拿手機呼朋喚友,玩玩遊戲……

親近親近,越親越近,與手機越來越親,關係也就越來越近。生活中離不了,當然成癮,形成嚴重的依賴症。

依賴症是指帶有強制性的渴求,追求與不間斷地使用某種或某些藥物或物質,或從事某種活動,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應,並藉以避免戒斷綜合症的一種行為障礙。其實無法戒掉的主要原因就是就是精神依賴。

手機上癮,究其原因最根本就是這段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太多,孩子非常孤獨,沒有陪伴,這時手機能解除他的孤獨感,帶來愉悅,所以從心理上產生“手機就是我不可缺少的玩伴,是我快樂的源泉”的精神依賴。

二、解除精神依賴,家長是醫生,陪伴最關鍵

孩子在家,除了上課剩餘時間太多,心理上孤獨、無聊、不快樂,只有依賴於手機,要擺脫依賴症,醫生就是父母,最有效的藥方是陪伴。當然這裡的陪伴並不是全天候的,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最大努力陪伴孩子,擺脫依賴,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

1. 理解孩子,打通心理壁壘,讓孩子能夠接受改變

家長明白迷上手機,並不是犯了多大的罪,而是內心孤獨的選擇,這也是家長的失職之處。這樣抱著愧疚的心態而不是指責,從而獲得孩子的信任。有了同理心,孩子才會放下戒心與壓力,才能敞開心扉徹底聊一聊。

家長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也談自己的看法,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傷害,對身體、對學習、甚至對你今後的人生都會造成影響。聊清楚了,讓孩子從心裡上產生“我要改變”的強烈願望,而不是“你要改變我”的被壓迫感。

2.結成同盟,共同制定計劃,一起努力遵照執行。

和孩子一起制定可行性計劃,對每天什麼時候用手機、多長時間都有個約定,這樣家裡圍繞共同的目標一起加油,更有效,也更有家庭氛圍。

注意事項:

  • 儀式感

建議家長制定計劃時一定注意可行性,不能做到的,不合理的或太拔高的要求不要訂,應組織家庭會議,群策群力,力爭計劃詳實可操作性強。而且全家總動員,有儀式感,是全家的大事件。孩子參與全過程,發表意見,有被尊重、有主角光環,比較有動力。

  • 執行力

一切失敗都源於執行力太差!

制定計劃一定要互相督促、鼓勵遵照執行,否則,一切付出都沒有結果。在執行中出現問題,可以及時修正。一定記住:知道不等於做到,做了不等於做好,做了是零分,做到才是100分!

3.多做加法,減除手機依賴

  • 增加親子活動,降低對手機的依賴

在家多增加親子活動時間,一起準備晚餐,一起收拾家務,吃完飯,帶孩子一起散步,邊走邊賞景聊天,對身心都有好處,還拉近了親子的關係。

天氣不好,窩在家裡也不要緊,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部電影,一邊看,一邊聊,看著孩子的笑臉,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還可以一起走進書房,看書。 細細看、細細品,時間在安靜的流淌,一家人靜靜地享受,這種感覺對孩子性情的沉澱、氣質的養成都是非常有效的。
  • 增加朋友的交流和活動,減除對手機的需要

隨著疫情的解除,可以約一些附近的小朋友和家長一塊玩兒,不用再在手機上去聊天玩耍。孩子們盡情玩耍,消耗多餘體力,回家也會休息好;家長們聊天互通有無,一起取經,共同管理好孩子,大人孩子都有收穫。


總結語

孩子迷上手機其背後總是會有原因,我們瞭解孩子的需要、瞭解他們心裡及精神上的渴求,再針對性採取措施。只要用陪伴、用豐富的生活填滿他們內心的孤獨和渴盼,手機才會退居二線。


半畝方塘說語文


如何讓孩子不沉迷手機?!孩子沉迷手機,大多是迷上了電子遊戲,以下提供幾種方法可供參考: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玩電子遊戲。沉迷電子遊戲已經被證實會引起兒童肥胖症和認知問題。雖說沒有必要將電子遊戲徹底打入十八層地獄,但是你可以通過設立界限和尋找其它有趣的活動作為代替,控制孩子接觸電子遊戲的時間。

方法1:設立清晰的界限

  1. 制定具體的規定。清晰、完善的規定對於改變孩子的習慣非常重要。你得讓他知道你對他有哪些具體的期望和要求。說得越清楚越好,儘量避免那些模稜兩可、模模糊糊的描述。同時,對於違反規定的行為也要做出明白的懲罰。找個時間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談談這些新規定吧。不要說:“你每天只可以玩幾個小時,而且不能玩到太晚。”這種說法太模糊了。試試這麼說:“平時上學的時候,你可以每天玩一個小時的電子遊戲,不過晚上8點過後就不能再玩了。”孩子可能會有消極的反應,家長要提前做好準備。孩子鬧情緒是正常的,畢竟以前家裡都沒有這些規矩。他可能會發脾氣、罵人、哭哭啼啼、苦苦哀求,甚至威脅大人。這時,你要保持冷靜。可能的話,先不管他,等他發洩完,再把規矩和相應的懲罰重申一遍。
  2. 清楚指明後果。給孩子講清楚違反規定會產生哪些後果。解釋的時候,確保每一條孩子都能理解。不要把後果說得模糊不清,這樣只會讓孩子困惑。你可以告訴他:“當我叫你關掉遊戲機的時候,只要你不發脾氣,並且做到晚上8點之後不玩電子遊戲,那麼每天放學回家你都能玩一小時。如果上面的兩條中有任何一條做不到,那麼第二天你就不能玩遊戲了。”
  3. 貫徹執行懲罰制度。一旦定下規矩,闡明後果,就必須執行到底。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定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懲罰,那麼以後他就不會再聽你的話,遵守你的那些規定了。所以,孩子違反了規定,家長一定要說到做到,該怎麼處罰就怎麼處罰。貫徹始終。有時孩子撒撒嬌,甜言蜜語兩句,父母就會突然心軟;有時孩子犟嘴反駁,被激怒的父母就會加重懲罰的力度。懲罰應該是清楚明白,預料得到的。這並不是說你不能改變懲罰的內容,只是事先要和孩子講清楚,並且不要在情緒激動、不穩定的時候做決定。記住,電子遊戲對孩子的幸福健康而言並不是必需的。你完全可以讓它從孩子的生活中消失。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定,父母當然可以禁止孩子繼續玩電子遊戲,可惜家長們有時會忘記這一點。
  4. 使用計時器。利用計時器提醒孩子規定的遊戲時間就要到了,這樣孩子能提前做好準備。小孩有時很頑固,不容易改變,就算他們知道時間快到了,也不會乖乖關掉遊戲機。計時器的警告提醒功能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並遵守規定。在遊戲結束的10到15分鐘之前通知孩子一聲。將定時器設置在遊戲結束5分鐘之前。定時器響的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你還有5分鐘的時間。是時候保存進度了。”
  5. 堅持讓孩子完成每天的作業、家務或者其它任務。不管是學校的功課還是家長分配的任務,孩子要全部完成後,才能開始玩電子遊戲。幫助孩子形成這樣的意識:玩電子遊戲是對他每天按時完成作業和家務的一種獎勵。如果之前從來沒有這樣的規定,那孩子一開始可能會有些牴觸。
  6. 把電子遊戲設備搬到公用的房間。為了方便家長在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更好地進行監督和控制,建議將遊戲設備從孩子的寢室移到一個公用的房間。這樣對對執行規定和遵守規定的一方都方便很多。如果將遊戲設備放在無人監控的兒童臥室,那孩子豈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玩啦?另外,看到自己的房間裡擺著遊戲機,試問有幾個孩子能抵擋住誘惑呢?那些年齡小,不能很好地遵守規定的孩子就更不用說了。

方法2: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時期

  1. 和孩子一起共同尋找戒掉遊戲癮的方法。孩子作為當事人當然要一起參與到限制電子遊戲的這個過程中。告訴孩子有些遊戲由於太刺激或者耗時太長,所以只能在週末玩,或者制定一些獎賞制度,激勵孩子遵守規則。告訴孩子時間不夠,所以不要費力闖關了。他可以先保存進度,等到週末再繼續玩。如果能堅持做到一週、一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裡都不違規,那麼孩子能得到什麼獎勵呢?和你的孩子一起討論討論吧。可別獎勵孩子更長的遊戲時間,這個主意糟透了。好好想想,你們一定能找到讓雙方都滿意的有趣獎賞。
  2. 慢慢減少孩子玩遊戲的時間。不要突然之間拿走他的遊戲機,而是每天一點點地縮短遊戲時間。如果孩子每天放學後通常玩4個小時的遊戲,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把時間減少到一個或兩個小時。向孩子解釋這麼做的原因,別忘了告訴他你尊重他的興趣,你也希望他能繼續從中得到快樂。你可以說:“當我告訴你別再玩遊戲的時候,你不該哭鬧,甚至罵人。這幾個月因為玩遊戲,你的成績一落千丈。你是個學生,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發生的。你喜歡玩遊戲,這點我不反對,但是從今以後,我們得限制你每天玩遊戲的時間。”一開始就完全禁止孩子玩遊戲只會適得其反。你的目的是規範孩子的行為,不是剝奪他的快樂。
  3. 制定過渡計劃。孩子當然不會在興致正濃的時候乖乖結束遊戲,他也很難突然從遊戲模式回到現實生活。你可以用特定的活動作為遊戲結束的象徵,幫助他順利完成轉換。你可以用某句特定的話提醒孩子,比如:“夢幻王國的戰士們,歡迎你們回到現實世界!”設置物理標識。比如給孩子一杯水,和他一起做做伸展運動或者開合跳。
  4. 安排進行家庭活動。設置有趣的家庭活動,幫助孩子遠離電子遊戲。所謂的家庭活動當然不是隨心所欲,想不來就不來。家裡的所有成員都要參加,包括父母和所有的孩子。有時,家長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這樣孩子才會對家庭活動更感興趣。強迫孩子參與到他不喜歡的活動中,孩子也不會玩得開心。讓孩子幫忙做晚飯,把一家人共進晚餐當成入夜後的一種儀式。和孩子一起散步、騎車、打牌、玩桌上游戲,或者全家人坐下來看場電影。不參加家庭活動也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比如,缺席一次就減少一小時的遊戲時間。
  5. 教孩子如何保存遊戲進度。很多年幼的孩子對於遊戲的功能還不熟悉,需要大人幫忙保存遊戲進度。如果遊戲沒保存就結束了,孩子會覺得自己的辛苦都白費了,接著他肯定會埋怨你或者發脾氣。告訴孩子很多遊戲都需要幾十甚至幾百個小時才能完成,想要一次通過所有關卡是不可能的。幫助他們理解電子遊戲就是需要慢慢通關才更有意思。幫助孩子把玩遊戲變成學習機會。問他關於遊戲方面的問題,比如裡面都有哪些挑戰、哪些關卡等。遊戲結束時,給孩子時間保存進度,如果孩子太小不知道怎麼操作,就幫幫他。有時孩子會為了多玩會兒遊戲而故意拖延時間,你可以把浪費掉的時間從他下次的遊戲時間裡扣除。如果這種情況屢次發生,那家長可以以違反規定,剝奪孩子玩遊戲的權利。

方法3:鼓勵孩子發展其它興趣

  1. 鼓勵孩子參與其它活動。除了電子遊戲,孩子還可以嘗試很多其它活動,尤其是當他不能繼續玩遊戲的時候,更得找些事情來做了。鼓勵孩子發展各種興趣愛好,如果他實在想不出來,家長可以給些建議。孩子可以玩的東西很多,比如玩玩具、過家家、編首曲子、排出戲、去屋外玩,或者嘗試畫畫、寫作、手工、桌遊或者棋牌等更需要創造力的遊戲。如果孩子說:“我不知道幹什麼,拜託讓我玩遊戲機吧!”這時作家長的千萬不能妥協,要堅決地說不。電子遊戲機不是保姆,絕對不要養成依賴它的習慣。家長很容易掉進這個禁區,自己卻渾然不知。
  2. 鼓勵孩子參加社交活動。電子遊戲是一個人的活動,你可以鼓勵孩子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集體活動。這時,家長不應該為孩子做主,而要讓孩子開動腦筋,找到喜歡的活動。看看附近的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社區藝術中心和圖書館都有哪些針對孩子展開的課程。查看當地的藝術教育課程,比如話劇、音樂、繪畫等。你也可以考慮電腦、樂高或者其它手工課。有些孩子還喜歡娛樂性的體育運動,不過如果孩子不感興趣,家長也不能強迫。
  3. 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玩遊戲的時候長時間坐著不動,所以沉溺遊戲的孩子往往容易肥胖。為了讓孩子多運動,家長要鼓勵他多進行一些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重點是讓孩子自己選。如果他沒什麼特別喜歡的,家長再鼓勵他嘗試一些新鮮的活動。騎自行車、滑滑板、跳舞、武術、休閒運動、游泳和戶外遊戲等都是孩子喜歡的項目。

方法4:分析孩子的情況

  1. 確定可接受的遊戲時間。在遊戲時長的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你需要為孩子定下一個適合他的遊戲時間。你可以按天,也可以按周規定。有的家長規定孩子每天只能玩一個小時的電子遊戲,而有的家長平時根本就不允許孩子碰遊戲機,只有等到週末,孩子才能玩上幾個小時。很多兒童健康和發展專家建議,把孩子每天花在電視、電腦等電子產品上的時間限制在兩小時以內。在決定該給孩子分配多少時間玩電子遊戲的時候,建議你將這點考慮在內。
  2. 熟悉遊戲癮的徵兆。有的孩子沉溺電子遊戲已經到了成癮的地步。他們的行為、情緒和生理都出現了各種症狀,比如性格變得孤僻,不與家人和朋友交流。家長們有必要熟悉這些徵兆和症狀,這樣才能判斷出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比如,你的孩子一玩起遊戲就停不下來,當你出面阻止的時候,他變得歇斯底里或者傷心難過,對其它活動都沒有興趣。在不玩遊戲的時候,他可能焦躁易怒,或者情緒低落。有遊戲癮的孩子會出現睡眠質量下降,或者後背和手腕疼痛的情況。此外,他們對個人衛生也毫不在意。
  3. 聯繫醫療專家尋求幫助。如果你確定孩子已經有了遊戲癮,而自己的努力並沒有讓他的情況有所好轉,是時候諮詢專業人士了。心理醫生能夠和你一起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積極的疏導,幫助你更好地執行規定。如果限制孩子玩遊戲的時候遭到孩子的強烈反對,那麼諮詢醫生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當孩子不服管教,做出暴力、破壞或者威脅性行為時,也許心理醫生可以幫到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