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给我发来一张学校的网课课表,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一周五天,每天六节课,排得满满的。朋友没说什么,发了一个“失望”的表情符号,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朋友工作繁忙、到处奔波,没有好好陪伴过孩子,一直怀有歉疚之心。这次“抗疫宅”反而给了他一段宝贵的时间去陪伴孩子。他早早订好了乐高积木、儿童读物,准备和孩子度过一个特别的假期,只可惜,课表一出,梦想归零。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教育机构从来都是智商有余、情商不足,历次教改都说要给孩子减负,殚精竭虑地搞出很多名目,却只见书包渐重、补习班越发红火。其中的算路精湛,非常人能及。这次疫情宅家,本属自然减负,就算要通过网课让孩子保持学习,又何必塞得那么满呢?说好了“把偷走的童年还给孩子”,可实际行动不仅是“偷”,分明是“抢”了。这又是何苦?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问世的时代都知道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家庭的亲子空间不可或缺。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早就把亲子空间挤得所剩无几。学校不仅统治了课堂,还通过作业统治了学生的家庭。作业不仅是孩子的任务,也是家长的“修行”。“不写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呜嗷喊叫”,这是学校教育深度入侵家庭的真实写照。
严师固然好,但若再加上严父、严母的压力,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将是怎样的摧残?一娃上学、全家陪读的变态施压到底是为了培养孩子,还是为了教育机构的业绩?把家长都搞得疲惫不堪的课业压力,真的适合孩子吗?把家庭教育异化为学校教育的延长线,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人生最重要的成长经历,后果堪忧。
亲情不可替代,家庭教育也不是学校教育所能替代的。现代教育体系的长处在于严谨高效,短板是工业化量产,缺乏情感和个性的成长空间。统一的课本、标准化的考试,像一条工业流水线,按照既定的标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那张洋洋洒洒的网课课表就是真相,孩子出了“语文车间”就进“数学车间”,下午还有“英语车间”,日复一日,高效率地保证了学生的“出厂标准”。尽管现代教育在理论上从未放弃因材施教、培养个性的目标,但是标准化流水线的操作做不到“私人定制”。今天的孩子已经很难再拥有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家庭是他们作为个体最后的庇护所,也是孩子保留天性最后的空间。
学校育“才”,家庭育“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达标,家庭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人。不能成人,达标又有什么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家庭给孩子提供的是情感上的安全区,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天性才更容易释放,才有情感人伦的潜移默化,才谈得上天赋的发现和培育。当家长被迫充当家庭教师的角色,孩子们失去的是亲情的温暖和眷顾。这种损失绝不是课本知识和解题技巧所能弥补的。
疫情还没过去,学校复课时间也未确定,小朋友们的“悠长假期”还得持续一段时日。既然如此,学校教育不妨再保持一段“假期模式”。与其让孩子正襟危坐听网课,不如看点寓教于乐的科教片,大人孩子抱着“全家桶”团聚,其乐融融,岂不美哉?这代父母应该还有全家一起观看《动物世界》的记忆,一家人守在黑白电视机前,赵忠祥老师浑厚的声音准时响起,“在非洲大草原上,一群狮子缓缓走来……”这份简单的幸福应该还给家庭、还给孩子,家庭教育的本色就该如此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