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馮文洵的《丙寅天津竹枝詞》有一段結尾,“寸土休誇值寸金,盛衰消長系人心。忽然買賣聲沉寂,為鑑前車漢與潯。”寫的正是民國時期,一段炒房的歷史。那時的天津英租界房子供不應求,看到這個局勢,許多地產商從中買賣,獲取差價,發了大財。可是之後英租界被中國人收回,洋人紛紛撤離,房子空置,無人問津,房價立刻大跌,許多商人便賠了個血本無歸。
民國地產商炒房賣房的事情還不算髮生太早。而且“炒房”這個概念並非近代才有,其實早在乾隆年間,就有精明的商人,從房價中,發現了房子升值的商機。
乾隆十六年(1751年),天津一個名叫丁予範的個體商販,在天津的一個小衚衕裡買下了一塊地皮,蓋了一座四合院,面積大約是一畝。這個四合院十件房屋,修的十分齊整漂亮。丁予範為這房子投資了差不多180兩白銀。
最初的想法,便是將這套四合院高價賣出,可惜丁予範並沒有趕上好時候,他的四合院蓋好幾年內,一直無人問津,最後迫不得已,一直到了乾隆九年(1754年),他才低價出售,將這套四合院以177兩銀子的價格賣了出去。花了幾年時間,丁老闆不賺反賠,可以算是地產商中一個失敗的例子。
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另一位地產商叫任秀坡。他為人精明能幹,頭腦靈活,他出資200兩銀子,把丁予範當年修建的四合院買了下來,重新改良,加蓋了一間門樓、一間客房、三間書房、三間板房。院子中間一改之前空蕩的格局,加了一道,加了一道月亮門,讓原本看著低級的四合院,變得頓時高檔起來。
作為一個成功的地產商,任秀坡這一裝修,雖然投資了不少銀兩,但最後還是賺了。他買房花了200兩,裝修費150兩,最後賣出600兩,淨賺了250兩。將房子一倒手,居然能夠賺這麼多,清朝商人的商業頭腦一點也不輸於現在的商人。
更厲害的一位商人是同治年間的北京宛平縣的繆子集。繆老闆也是看中了京城內的一座四合院,他花150兩銀子買下後,既沒有像丁老闆那樣靜待出售,也沒有像任老闆那樣重新裝修。而是通過發佈小廣告,吸引買主,通過買主競拍的方式,將這套四合院以600兩的價錢成交出去。
買賣房屋,賺取差價。清朝的“炒房”客們頭腦靈活,手段現代,雖然沒有去大規模的開辦地產事業,但能從一套房屋中就找到商機,也很厲害。
節選自《歷史不忍細看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