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9月14日沙特國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遭遇無人機襲擊事件影響,國際能源市場油價不斷上漲。為應對供應短缺風險,多國醞釀動用石油儲備,以減少原油價格飆升對經濟的負面衝擊。美國總統特朗普16日表示正授權從美國戰略原油儲備中釋放原油,以保證市場供應充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同沙特國王通電話,表示中方密切關注沙特局勢,呼籲有關方面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而作為世界另一能源出口大國的俄羅斯卻顯得底氣十足,事件發生後俄能源部長表示,全球有足夠的庫存來填補沙特石油的供應短缺。能源是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博弈的重要砝碼,然而自從北美頁岩氣革命之後,俄羅斯的能源大國地位受到衝擊。未來能源還會是俄羅斯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嗎?中俄新時期的合作又將怎樣為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助力呢?
沙特突遭石油危機之後,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國際能源署(IEA)指出,正在與沙特政府以及其他主要的原油生產國和消費國接觸,目前市場可以供應充足的商業庫存,未來將密切關注沙特的局勢。23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沙特阿拉伯恢復正常生產可能比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預計的時間要長几個月,布倫特原油期貨開盤即漲至每桶65.50美元的高點。然而,隨後路透社報道說,沙特阿拉伯可能在下週初恢復生產,國際油價隨之急跌,布倫特原油期貨跌至每桶63.53美元。但是,對波斯灣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導致歐美原油期貨尾盤上漲。
沙特石油公司突遭變故,短期內造成國際石油市場供應短缺,進而油價上漲;長期可能還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預備動用石油儲備。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化,世界各國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某個地區某時發生的事件不僅僅只會短時影響地區內部,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時間空間要素的疊加以及各個行為體國家的參與總會延長事件發生的週期。有專家指出,如果沙特短期內沒辦法恢復產能,美國可能開始考慮提供石油儲備,但美國產能的增量短期內彌補不了沙特的減產。一些觀點也指出,近幾年來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已向全球原油供應貢獻數以百萬計桶,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迅速替代沙特設施遭襲而損失的產油量。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沙特石油產量銳減,部分國家並不像美國一樣著急,擁有豐富油氣資源的俄羅斯顯然不慌不忙,底氣十足。俄羅斯能源部長表示,全球有足夠的庫存來填補沙特石油的供應短缺。如今沙特供應短缺,俄羅斯趁機“補位”也並非不可能。俄羅斯和沙特在中國市場這一重要的出口地已然較量許久,據報道,沙特此前維持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多年,而俄羅斯在2016年超過沙特,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並已連續三年蟬聯這一地位;直至今年六月沙特對華石油出口量達到創紀錄的772萬噸,才成功反超俄羅斯。能源是俄羅斯經濟的主要增長動力,國際油價的上升顯然會為俄羅斯帶來豐厚的收入,而能源也被俄羅斯當做日益重要的博弈砝碼。面對此次國際石油供應短缺的危機,俄羅斯開展能源外交時會佔據更加主動的地位。
從上文來看,沙特的突發事件雖然造成暫時的能源短缺,但不可否認的是,中東地區仍然是近幾年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區。除此之外,近年來美國對頁岩氣進行了大規模商業性開採,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頁岩氣產量已經超過了1000億立方米;在過去的5年裡,美國頁岩氣產量增長超過20倍——從2006年僅為其天然氣總產量的1%,到2010年增長至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20%。相關專家指出,在未來的10年裡,美國依靠頁岩氣的開發利用不僅可以天然氣大部分靠進口的局面,實現全面的自給自足,還有望成為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美國的“頁岩氣革命”已經動搖了世界液化天然氣市場格局,並且還將改變世界能源格局。得益於非常規天然氣尤其是頁岩氣開發技術的突破,2009年美國以6240億立方米的產量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天然氣生產國。美國專家認為,頁岩氣可以讓美國100年沒有後顧之憂。
美國依靠頁岩氣革命衝擊了俄羅斯能源大國的地位,如果未來美國的頁岩油技術發展到可以滿足世界能源供應的需求,俄羅斯將會面臨如下的矛盾困境:一方面能源出口型經濟對國際市場依賴性很強,國際油價受供求關係影響下跌,俄羅斯靠能源出口獲得的收益將會大大減少;一方面資源取之有盡,終有一天會減產枯竭,而到那時如果還是沒有轉變以能源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結構,那麼俄羅斯未來的發展將何去何從?這個矛盾即使俄羅斯最近幾年不會考慮,但未來會成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有專家指出當今世界發展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加大人力資本的投入,提高技術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發展創新型經濟才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長期目標。然而勞動力短缺、企業缺乏創新動力、創新研發缺乏動力和資金支持一直制約俄羅斯經濟的創新轉型道路。
面對上述矛盾,俄羅斯未來會選擇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以高新產業為代表的創新經濟,還是繼續加大能源出口,保持能源大國的國際形象?或是一向秉持實用主義理念的俄羅斯會在二者之間做出平衡,為自身謀求更大的利益?我個人傾向於最後一種看法,因為近年來俄羅斯雖然也意識到了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但放棄發展能源行業,代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在俄羅斯是行不通的,所以俄羅斯難免不會選擇“兩全其美”的實用方法將二者結合,繼續保持自己能源大國的優勢。
保持這種優勢對俄羅斯未來的發展十分重要:只有大量地出口能源才能給俄羅斯帶來巨大的外匯收入,俄羅斯政府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才會保證居民的社會保障,普京政府進而才會博取較高的民意支持;也只有大量的經濟收益才能支持普京政府對軍工產業的不斷投入,俄羅斯才能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軍事強國的角色,在關鍵問題上更有話語權。如此一來便形成了“能源—社會保障—民意支持”和“能源—軍工—強國”兩條相對平行但互相關聯的循環線。能源就好比俄羅斯國際舞臺光榮強硬外表下的“裡子”,讓俄羅斯有底氣也有體面,對俄羅斯經濟的拉動作用以及政治的強硬支持不可忽視。然而能源和創新可以和諧共存嗎?在普京總統看來,提高能源產品的出口附加值,從單一能源經濟向現代能源經濟過渡,進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邁向創新發展的重要一步。
或許俄羅斯還可以有一種選擇來解決上述矛盾,那就是繼續推進與中國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並積極吸引外資。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能源需求國,未來經濟仍會保持高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十分強勁。近年來作為油氣資源主要出產地的中東各國安全形勢並不樂觀,能源的開採運輸處於西方國家的嚴密管控之下,除此之外難免會受到戰亂等安全隱患的威脅;相比較之下俄羅斯油氣資源儲量豐富,陸路管道運輸較海路運輸對中國來說更為便捷。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危機之後美國和歐盟相繼對俄羅斯實行經濟制裁,歐洲減少對俄羅斯的能源進口使俄羅斯面臨巨大壓力,而繼續加強與中國的能源合作無疑是其最務實的選擇。
在歐洲局面日益被動的情況下,普京總統提出了“向東看”的戰略方針,積極開發遠東地區,大量吸引外資。中俄兩國於2018年9月習近平主席赴俄出席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期間簽署了《中俄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發展規劃(2018-2024年)》,《規劃》重點歸納了遠東能源礦產、交通運輸、航空船舶製造等領域對中國投資者的合作優勢,詳細介紹了俄遠東地區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全面闡釋了遠東地區中俄經貿合作發展機制。同時,中方設立首期100億元、總規模1000億元人民幣的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中方希望同俄方一同運營好基金,推進重大項目落地,將遠東地區打造為中俄地區合作的重要融資平臺。大量資金和先進技術的流入可以支持俄羅斯遠東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設備更新,進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李克強總理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李克強總理同普京總統會見時,就推動中俄關系和深化雙邊務實合作深入交換意見。會晤期間,雙方商定推動加強“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共同發展經濟走廊;協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擴大能源合作;增強數字經濟領域有效互動;促進歐亞地區貿易和投資。2019年不僅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中俄建交70週年。近年在國際形勢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中俄兩國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在國際事務中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在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中俄印、亞太經合組織等機制中協調成員立場,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俄兩國一直致力於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加強務實合作推進互利共贏。在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一年裡,中俄兩國還將有哪些重要的合作成果?中俄新時期的合作又將怎樣為兩國經濟發展助力呢?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作者:宋佳欣,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2019級直博生,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燕南66優創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