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姓范名文程,出身于明朝官宦之家,《清史稿》中有记载:
“宋观文殿大学士高平公纯仁十七世孙也”,为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孙。他不是满人,却被尊称为满清第一功臣,在紫光阁悬挂的开国元勋的画像中,他位居首位。正因为他非满人而替满人做事,就有人大骂他是“汉奸”,事实究竟如何,且由老回为你揭晓。据《清史稿·范文程传》记载:“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采并为沈阳县学生员。天命三年,太祖既下抚顺,文采、文程共谒太祖。太祖伟文程,与语,器之,知为鏓曾孙,顾谓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善遇之!’”从《清史稿》的记载中可看出范文程是主动投靠清王朝的,其实不然,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就是屠杀和掠为奴,所谓“诛戮汉人,抚养满洲”。有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攻占抚顺后,论功行赏,将所得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其降民编为一千户。当时范文程就是其中的一名,后被编到旗主旗下当家奴,至于《清史稿》为什么会这样记载,我想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尊严罢了。
随着汉满民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想要缓解这一矛盾,就需要汉族学员来辅助,因此,在皇太极即位后,设立文馆,从各旗的生员中选拔人才,这里的“生员”就是各旗旗主的家奴,而范文程就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了选拔。范文程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并被选入文馆成为骨干。
在文馆中,他参与了伐明策略的制定、争取汉官归降以及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决策,并得到了皇太极的肯定及赞赏,皇太极任命他为内秘书院大学土,官爵晋升为二等甲喇章京,并下谕:“范章京才堪胜此,但固山职一军耳。朕方资为心膂,其别议之。”每次有什么重大事情,皇太极都要首先去询问范文程的意见,可见皇太极对他的重视和信任。
顺治元年,范文程上书奏请出兵伐明,夺取天下。他把满洲一贯掠夺性战争转为统一全国治权的战争,在清朝入主中原这一关键时刻提出战略转变,对清夺取中原开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这一战略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就相当于皇帝肯定了他“开国元勋”的地位!
顺治十年,范文程促使了清朝用人制度由任人唯亲向任人唯贤方面的转化,在举荐人才方面对满汉官僚做到了一视同仁。这实际上使汉族官员在举荐人才方面与满族官员享受了同等的待遇,不仅克服了汉官受歧视的自卑感,而且在无形中让汉族官员对清王朝死心塌地地服从。
范文程知道自己是汉人,不管权力有多大,始终都是清王朝的奴才,所以在很多事情上能让则让,不参与朝内的权力之争。但在“剃发令”这件事上,他坚持自己的原则,毫不退让,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与皇室内部的一些官员闹翻,以致于部分权力被削弱。
如果他是“汉奸”,他会以牺牲权力为代价而坚决抵制“剃发令”吗?如果他是“汉奸”,他会为了汉官的权力地位的提升而不断抗争吗?如果他是“汉奸”,他会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得罪满清内臣吗?
答案是否定的。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朝代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面对明朝末年的严刑苛税,民不聊生,范文程所能做的就是,尽快让百姓摆脱战乱,过上安稳的生活,所以范文程不得不选择辅佐新政权,促进民族合作,换来更长久的安定!
史料参考:《清史稿》、《旧满洲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