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最初指的並不是成都,而是這個地方

在大家的印象中,“天府之國”這個稱呼似乎就指的是成都以及其所在的成都平原,這裡四面環山,氣候溫暖溼潤,風調雨順、沃野千里,自古以來就是資源豐富、糧食產量極高的富庶之地。然而,大家也許並不知道,“天府之國”這個稱呼最早並不是指的是成都,而是在四川盆地以北的關中平原,也就是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咸陽市及其周邊地區。

“天府之國”最初指的並不是成都,而是這個地方

成都著名的旅遊景點——寬窄巷子之寬巷子

“天府之國”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在當時主要是指的秦國的核心統治區域——關中地區。關中地區自古就號稱“陸海“和”天府”,為當時天下最為富庶之地。秦國後期,修建了鄭國渠,更是使關中平原變為富甲天下的“天府之國”。

“天府之國”最初指的並不是成都,而是這個地方

富甲於天下的關中平原

在專門記述戰國時期縱橫家言論的《戰國策》中,就記載了蘇秦對秦惠王說過的一段話:“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險,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應當是古書中對於將關中平原描述為天府之國的最早的論述之一。

從秦至漢乃至隋唐,關中地區一直都是佔據天下形勝,沃野千里,成為歷代王朝建都之地,王氣之盛,亙古未有。八百里秦川曾經哺育了一個又一個強大的王朝,他們成為了中華文明上古和中古時期的代表,也成為了中華文明史上最璀璨的豐碑。

然而,正因為關中平原是一塊大肥肉,且長期作為大一統王朝或封建割據政權的首都,其重要性遠遠高於其他地區,因此,也就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一旦到了大一統王朝的末期或者天下紛亂之時,長安城及其周邊地區便是戰火紛飛,戰亂不斷,嚴重破壞了關中地區的生產力和經濟發展。同時,隨著中國經濟重心的東進與南移,到唐朝滅亡以後,再也沒有一個大一統王朝以長安為國都,關中平原也逐漸衰落。

與此同時,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完成之後,四川盆地以內,尤其是成都平原,真可謂風調雨順,糧食產量大增。由於成都平原位於四川盆地之中,四面環山,易守難攻,即使天下大亂,外面的紛亂也不會干擾到成都平原老百姓的生活,這裡的人們長期處於和平發展的環境之中,安居樂業,因此,成都平原逐漸取代關中平原,成為了新的“天府之國”。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就提到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這時古代文獻中較早地將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的文字記錄之一。

“天府之國”最初指的並不是成都,而是這個地方

中國古代最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之一——諸葛亮

盛唐時期的大詩人,有“詩仙”美譽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寫過一首詩《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中第二首是這樣寫的:“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間得及此間無。”由此可見,當時成都的繁華可謂天下聞名。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將“秦”與“蜀”比較而對蜀地地位加以確立的詩句,成都因此就取代了關中“天府之國”的桂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專利權。

如今,兩千多年的時光已經過去,“天府之國”的美譽已經牢牢地戴在了成都平原的頭上,成都,作為中國西部地區最重要的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已經成為帶動西南地區發展的主要引擎。這座中國西南地區的閃亮明珠,將會在今後的發展中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將“天府之國”的美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