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武王滅商建周,建立諸侯國,隨著各諸侯勢力強大,割據混戰。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再到秦始皇的掃六合,大一統。秦是怎樣從一個邊陲小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為何說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呢?

諸侯國的形成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消滅了商朝,建立起中國歷史上歷時最長的朝代,也是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朝代——西周。西周統治者為了維護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實施了的分封制來進行權力的分配,利用宗法制作為分配的原則。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西周時期的宗法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當時,統治者把土地和人民分別分配給了先古聖王后裔、王族、功臣和貴族,比如姬姓國,姜姓國,媯姓國,姒姓國,子姓國,嬴姓國,己姓國,羋姓國,董姓國,姞姓國,風姓國。

這些姓氏下又分為不同的諸侯國,《荀子》記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這些諸侯在面積大小不一的領地建立自己的諸侯國,諸侯的任務和職責是必須服從周王室,按期納貢,隨同作戰,保衛王室。各個諸侯國的君主之間的地位也有高低之分,他們有屬於自己的爵位:“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等爵,這也是周代社會等級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西周的分封制度

春秋五霸

西周末年,西周的國運似乎走到了盡頭,禮崩樂壞,周王王室衰微,西部少數民族來犯,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建立東周。春秋時期,周天子大權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區。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壞,諸侯不再聽命於周天子,周王室的勢力和對各個諸侯國的控制力日益衰弱。

有一些勢力較強的諸侯國為了爭奪領土和人民,開啟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爭霸模式”,不斷的對周邊勢力較弱的諸侯國發動戰爭,獲取更多的土地和權力。獲勝者就召開諸侯國會議,迫使各戰敗的諸侯國的國君和人民尊他為“霸主”。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春秋初期的諸侯國

據史料記載,東周春秋時期相繼稱獲得霸主地位的有五位,歷史上把他們稱為“春秋五霸”。但是這裡有七種說法,在中學課本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兩種觀點(齊桓公和晉文公兩大霸主的地位無可爭議),其中一種出自《史記索隱》中所記載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種觀點出自《荀子·王霸》所記載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還有五種觀點雖有史書記載,但是很少被人們所提及,分別是:

出自《辭通》所記載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

出自《四子講德論》所記載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

出自《白虎通·號篇》所記載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出自《漢書注·諸侯王表》所記載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

出自《鮚崎亭集外編》所記載的: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春秋五霸

從這幾種史書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齊桓公和晉文公兩大霸主的地位無可爭議,秦穆公的爭議也不大,宋襄公、吳王闔閭、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這些諸侯國國王的爭議最大。但是,宋襄公雖有霸權之心,但無“稱霸”的實力,只是曇花一現。越王勾踐早期的實力較弱,十年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把吳國滅掉後只是出現短暫的強盛。只有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父子兩代王實力強大,具有稱霸中原的野心。所以我是更加偏向於: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一些強大起來的諸侯不滿足自己的封號,紛紛改稱“王”。隨著諸侯之間的“爭霸”,到了春秋末年,出現了主要的勢力較強的諸侯國,包括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晉,東方的齊、燕,南方的楚、吳、越,一共七個諸侯國。到了戰國早期,越王勾踐,十年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於公元前473年把吳國滅掉了。此時,秦國和燕國實力較弱,晉國、齊國、楚國、越國這四個國家實力較強。

晉文公即位後,設立三軍機構,為晉國六卿的形成打下基礎,六卿分別是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六卿掌控著晉國的國政,輪流擔任執政官,國君逐漸淪為擺設。其中,趙氏最強。其中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併,於公元前453年形成趙、魏、韓“三家分晉”“滅四卿”的局面。越國把吳國滅掉後,出現了一段短暫時期的強盛,但是由於常年戰亂,導致實力下降,楚國對其發動戰爭,越國不敵而戰敗,越國在公元前333年被楚國所滅。根據史料記載,到了戰國中期,秦、齊、楚、趙、魏、韓、燕戰國七雄爭霸的格局逐漸形成,戰國七雄的成員只有這一種觀點,無可爭議。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戰國七雄

各國為強己而爭相變法

在群雄爭霸的時代,戰亂不斷,人人自危,各個國家為了富國強兵,增強自身的實力和威望,開始對本國的政治、軍事等方面進行改革變法,比如,齊國鄒忌變法、楚國吳起變法、趙國公孫仲連變法、魏國李悝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燕國樂毅鄒衍劇辛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

齊國、魏國、楚國通過變法,國家的實力進一步提高,在經濟和軍事上遠遠超過了其他四國,當時只有這三個國家敢於向其餘各國稱王,但是這三個國家只是短期的強盛,之後便慢慢走回了衰落,它們為何不能夠長期的強盛呢?商鞅對於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它們三個國家的變法不徹底,並沒有以“法治”取代“人治”,而“人治”會出現一個問題是:遇明君則強、遇常君則弱、遇昏君則亡。所以,他便開始了更為成功,更為法治,更為徹底的變法,史稱“商鞅變法”。

“三國之變法只強一時而不強長遠,皆因變法不徹底,名為法治實為人治,遇明君則強、遇常君則弱、遇昏君則亡”。——商鞅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戰國七雄,各國的變法

商鞅變法,秦國實力大增

從古至今,凡成就大事者,必定重視人才,知人善用,當然,秦國也不例外。戰國初期,秦國綜合實力遠不如其它六個大國。為了提高秦國的綜合實力,防止被其它國家欺辱,秦孝公引進人才,變法圖強,向全天下頒佈《 求賢令》。

“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秦孝公在大臣景監的推舉下,重用商鞅,商鞅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確定了變法的內容。一切變法工作準備就緒後,擔心天下的人民對自己的變法有異議,並沒有急於公佈於世,為了贏取大家的信任,商鞅採取了“徙木立信”的方法。他命令士兵把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豎立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商鞅說: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賞他十兩黃金。大家都感到奇怪並沒有人敢來搬動。商鞅又說:“有能搬動的給他五十兩金。”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有個人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兩黃金,來表示這是真的。

《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徙木立信

商鞅深知齊國、魏國、楚國三國變法的弊端,確定了自己變法的核心內容,可概括為“重農”和“法治”。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迅速發展壯大,在軍事,經濟各方面得到顯著的增強。武器裝備不斷改進,軍隊數量多時達到“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被稱為“天子致胙”,“諸侯畢賀”的軍事強國。周天子封秦孝公為“方伯”,其它國家紛紛前來祝賀,可以說,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富足的國家。商鞅主持的變法在各國中是最全面,最系統,最徹底的,為秦國最後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秦人皆“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聞戰則喜,“鄉邑大治”。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商鞅變法

秦滅六國

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我國一直處於分裂的狀態,大約持續了五百餘年,這也是我國分裂時間最長的時期。這一期間,周王室衰微,群雄爭霸,連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統一國家和安定和平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孟子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秦國在實施商鞅變法之後,如同猛虎雄獅,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日益強大,特別是軍事方面,實力大增,一躍成為這七個國家中最強大的國家。在秦國面前,其他國家不過只是小角色罷了。秦王周密佈署統一六國的戰爭,李斯、尉繚等人為秦王謀劃了統一全國策略。

這個策略主要包含兩點內容,第一,其它六個國家動盪不安,相互疏遠,秦國滅掉其它諸侯國,是為了統一國家,免於連年戰亂。尉繚為了防止其它六個國家聯合在一起,就提出了“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的策略,讓這些國家內部有矛盾,製造混亂。第二,遠交近攻策略,確定了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具體戰略步驟,李斯建議秦王政先攻韓趙。

“趙舉則韓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魏、拔荊,東以弱齊燕”。這一戰略步驟可以概括為三步,即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然後各個擊破,統一全國。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秦滅六國

在這種戰略方針指導下,就算偶爾出現一兩個勢均力敵的對手,也不過如曇花一現,根本無法撼動秦國堅不可拔的根基。秦國先後舉兵把韓、趙、魏、楚、燕、齊六個國家滅掉。從秦孝公開始,篳路藍縷、徹底變革、崇尚法制、統一政令,歷一百六十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咸陽稱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橫掃六合,統一天下,結束了長期五百餘年諸侯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秦朝疆域

總結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這是不朽的偉業。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春秋到戰國,諸侯爭霸五百餘年,在這個在禮崩樂壞,群雄逐鹿,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卻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自由奔放、充滿活力的大黃金時代。那是一個從毀滅到創造的大轉型時代,由青銅文明向鐵器文明的轉型,由隸農貴族經濟向自由農地主經濟的轉型。

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和文化在這種社會大變革時代碰撞出最燦爛的輝煌。思想文化綻放在華夏大地,文明遍地開花。這一時期的思想文化比任何一個朝代的思想爭鳴更為激烈激烈,諸子百家的思想家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思想和主張,思想文化登上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歷史舞臺。

從諸侯爭霸到大一統,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百家爭鳴

比如,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其核心思想是“仁政”;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其核心思想是“無為而治”;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學派,其核心思想是“兼愛非攻”;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學派,其核心思想是“依法治國”等等。這些思想和文化是先賢聖人們智慧的結晶,這些思想也是中華文化的底蘊,它們是為人處世之道,亦是治國安邦之法。

自秦一統天下後兩千年多年間,幾乎沒有出現新的思想可以與諸子百家相提並論的新興思想學派。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代,儒家先賢孔子、孟子、荀子無人可及。道家宗師老子、莊子、列子也未被超越。統一了國家,也“統一”了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