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这个冬天比往常任何一个冬天都要寒冷,特别是在黄河以北的疆域,在金人的铁蹄与利刃的摧残下,寒风更加凛冽。
这一年,宋朝发生了很多事,先是在位皇帝宋徽宗懦弱无能,惧怕金人的侵略,将皇位硬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接着不到一年时间,首都汴京(开封)被金人围了两次,无数金银财宝被劫掠一空;最后,北宋投降金人,整个赵氏皇族除了康王赵构出逃外,尽皆被俘。
于是,这一年成为了宋人最耻辱的一年,史称“靖康之耻”。
那一年,北宋当局在抵挡金人的过程中,有那么多的不尽人意,比如从始至终,宋军都没有一个绝对的统一指挥;比如从始至终,皇帝都没有一腔抛头颅洒热血,抗战到死的气魄;比如从始至终,宋军都没有一次像样的抗击战役。
然而,“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在很多的局部小区域,其实还是有很多英勇的将领和士兵在努力。他们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保护身后的家园和亲人,他们宁死不屈,宁死不降。哪怕孤城一座,弹尽粮绝,他们依然没有选择放弃,哪怕皇帝已降,北宋已没,他们依然没有选择退缩。
在那一刻,宋人骨子里的最后一丝血性被保存了下来,虽如烛火摇曳,却是生生不息。
后来有很多人不解,明明北宋已经灭亡了,那些人还守着一座孤城干什么?他们到底在为谁而守?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如果你能读懂这句话,那么你就能理解那些忠志之士为何而守。因为他们守的不是城墙,而是心中的大节。即便山河破碎,我亦视死如归。
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我不是要写北宋名伎李师师吗?而上面这些好像都是男人们的事,和她一个女人有什么关系?
我想说,打仗虽然都是男人们的事,但是在民族大义和国家大节面前,有时候女人,她真不比男人差。
一、坎坷的命运必定会有璀璨的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条特别精准的定律:“任何一位知名人物的背后,必定会有一段坎坷的命运和悲惨的童年”。
所以,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风华绝代的女主角李师师,同样也符合这条定律。
李师师,家住开封汴梁城,原本不姓李,姓王。父亲叫王寅,以染布为生。当年李师师刚一出生,母亲就死了,连口奶都没喝上。而她父亲王寅,为了能让孩子活下来,只能弄些豆浆来喂,可是苦了父女二人。毕竟一个大老爷们,也不怎么能养好孩子。但万幸的是,李师师命硬,挺了过来。
当时人们有一个习俗,就是孩子出生之后,到长得差不多的时候要把他送到庙里当和尚,目的是让孩子好养活。于是王寅也不例外,把李师师送到了附近的宝光寺。
而当时人们,对佛家人都有尊称,但凡见到了,都会喊一声大师父,所以对李师师也不例外。而又由于李师师是个姑娘,所以叠了一个字,在当时叫王师师。
那她为什么后来又改名为李师师呢?原因是李师师的遭遇,确实太悲惨了。在李师师四岁的时候,她爹王寅又死了。据说是王寅犯了官司,被关进了监狱,然后就死在了里面。
出生丧母,四岁丧父,无依无靠,无亲无属,李师师这样的遭遇,实在是令人唏嘘。
然而,上帝是公平的,因为他每当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他总会在另一个地方再为你开道窗。
在王寅死之后,有一个人把李师师接走了,这个人叫李妈妈。一看名字就知道,这是“烟花柳巷”里的老鸨。而由于这位李妈妈收养了李师师,所以李师师从此不姓王,姓李。
关于这位李妈妈的评价,谈不上好与坏,毕竟能在那种地方工作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但从后来李妈妈对李师师的种种行为来看,至少在李师师的角度,她却也不算坏人。
李妈妈所属的机构,最早被称为“教坊”,它是专门为皇家贵族表演节目的一个部门,平常工作就是唱歌、跳舞、弹琴和吟诗作对。到后来,这种机构又分化为官营和民营两种。
官营的,在当时属于合法政府机构,第一是继续为皇家贵族表演节目,第二是收纳一部分犯罪的朝廷官员的家属,为机构注入新鲜血液。但是请记住,官营的工作人员,最起码在明面上,工作范围只做表演服务,而没有其他附加服务。
而民营的,就不用说了,黑恶势力,强买强卖,官商勾结,非法牟利,工作人员不听话的,就强行打骂,名声是特别的不好。
所以,李师师的身世虽然非常不幸,但是在她被李妈妈收养之后,她还是挺幸运的,因为李妈妈所属的机构,属于官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李师师就长大了。这一下可了不得,别看李师师遭遇不好,出身也不高贵,但是个人的底子实在是棒。白白净净,漂漂亮亮,再加上自身素质和天赋又高,于是在李妈妈的培养下,李师师很快就成为了京城里的名伎。
看清楚,名伎是单人旁的伎,文章标题我也是写的这个伎,不是我写错了,而是这个名伎的意思是,只卖艺,不卖身。至于我们常见的或者我们心中认为的那个女字旁的妓,是后来民营的单位才衍生出来的。在最早的时候,就是单人旁的伎,因为他们属于伎工,他们表演的才能,叫伎艺。
总之,长大之后的李师师就出名了。不但人长得好看,冰肌玉骨,沉鱼落雁,而且琴也弹的好,唱歌也好听。更令人羡慕的是,由于他的名气太大,最后皇帝都慕名而来。
二、宋徽宗赵佶,一个不适合当皇帝的皇帝。
关于宋徽宗这个人,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很多。我认为,元朝末年的政治家脱脱的评价最为经典:
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用大白话说就是,宋徽宗干什么都行,干什么都精通,但唯独干不了皇帝。
宋徽宗本人,爱好广泛,品味高雅。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声色犬马,全部涉猎,并且还身兼建筑和园林专家。
在绘画方面,宋徽宗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多见的艺术天才,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画,无所不精。传世作品约有二十余件,尤以花鸟画更为精妙绝伦。
特别是《瑞鹤图》,它是宋徽宗以半写生的方式创作,笔致精细温婉,形象俊俏生动,蕴含着文人特有的含蓄,又彰显出帝王之家的富贵华丽。此等格局和气势,非常人所能及。
在书法方面,宋徽宗的悟性和学养更是极高,他取众大家书法之长,又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了一种惊艳天下的瘦金体。
在园林方面,宋徽宗更是耗资巨大。公元1117年,宋徽宗举全国之力,在开封汴梁内城的东北角,建造了一座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名叫艮岳,前后总共花费了五年时间。
艮岳一经建成,立刻成为了中国皇家园林的最高峰,即便后来的颐和园、圆明园等,虽然在规模上取胜,但艮岳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质,和精雕细琢的用心,仍然是无法超越的。
所以,单从宋徽宗以上的这些成就来看,他可谓是冠绝天下。但不幸的是,他是一国之君,他玩弄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是不花钱的。而且从金人南下时,宋徽宗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确实不适合当皇帝。
但不管我们怎样评价,宋徽宗依然是那个惊艳的宋徽宗,而也正是因为他好玩的性格,才注定了他与我们女主角的相遇。
宋徽宗和李师师最初的相遇,是由其身边的一个太监引起的,这个太监叫张迪。当时张迪为了在宋徽宗跟前讨赏,于是趁宋徽宗无聊的时候,对宋徽宗说,皇上您日夜操劳,忙于政务,这样对身体不好,得在适当的时候,潇洒潇洒,放松放松才行。
于是宋徽宗就问,你说我该怎么潇洒呢?皇宫里能玩的我都厌烦了,都没意思。
张迪悄声对宋徽宗说,我知道城外镇安坊里有位美女,名叫李师师,人长得好看,会弹琴,会唱歌,哪都好,在汴京城非常有名,您可以去看看。
宋徽宗一听,精神头就上来了,说既然李师师这么好,那我可得去看看,咱们今天晚上就去。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是偷偷摸摸的去,毕竟到时候万一传出来,皇帝晚上去逛窑子了,那可是好说不好听。
那天晚上,宋徽宗在太监张迪的带领下,非常顺利的就摸到了地方。原因是张迪在成为一名合格太监的太监之前,他也是汴京城里有名的嫖客,所以对于这种地方,简直就是轻车熟路。
有句俗话说的好,“帮嫖看赌”,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如果想要去嫖娼,去赌博,他必需有一个人引荐。毕竟这种地方都不是好地方,也不属于合法的经营,所以无论在位置上还是防范措施,都不是新人能过去的。人家得保证你确实是来消费的,而不是捣乱的。
总之那天晚上,宋徽宗很顺利的就摸到了地方,且在张迪的引荐下,很快就和镇安坊的李妈妈接上了头。
不过,宋徽宗过去是过去了,但是想和李师师见面,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李师师是头牌,所以要见面,李师师得点头。你是皇帝没错,但这种事哪敢上去就楞说,我是皇上,如果这样,就没意思了。干这种事,就得偷偷摸摸才有意思。
所以那天晚上,宋徽宗见李师师,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先是独自吃了半天水果,然后又被李妈妈逼着洗了个澡,走了好一套程序,最终才见到。
当然,这些困难都是值得的,因为在见到李师师的那一刻,宋徽宗眼睛一亮,嗯,这人长得确实好看。当时李师师出来的时候,也是刚洗完澡,头发半干不湿,穿了一身素衣,头发就别了一个簪子,也没怎么化妆。
李白有句诗可以形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的美女就是这样,浑然天成的好看,才是真正的好看,倘若真的去打扮一番,反而失了内在的神韵。
宋徽宗看了一会李师师,李师师也看了一会宋徽宗,都没怎么说话。其实像这种时候,不说话反而是一种高尚,为什么?因为李师师要是一上来就套热乎,那她就不值这个价了。而宋徽宗要是一见到李师师就扑过去,那也玩完,京城头牌若与这种下流之人相处,那对她的身份就是一种侮辱。
但是也不能光看着,毕竟宋徽宗钱都花了。过了一会,宋徽宗说,你弹个琴吧,于是李师师弹了一首曲子。宋徽宗听罢之后,点了点头,因为宋徽宗也是玩琴的大家,能听出来,李师师弹的不错。于是宋徽宗又让李师师弹了几首,到天亮,离开了。
嗯,故事情节就是这样的,两人在一起就是弹了会琴,其他的什么也没干,这才是高雅,这才是气氛。
这一次相见,两人都是比较满意的,毕竟一个弹的好,一个能听懂,总归有点知己的味道。但是,世间的缘分有时候真的不好说,即便你是帝王,在缘分不到的时候,你也只能当一个配角。
三、在爱情故事里,即便贵为帝王,也不得不接受自己是一个配角现实。
宋徽宗第一次和李师师相见,关系还是挺融洽的,两个人都比较满意。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偷偷摸摸干事,最终还是被爆料出来了。
不过,爆出来也有爆出来的好处,虽然名声不太好,但下次再去就不用偷偷摸摸了,反正大家都知道了。
遗憾的是,第二次见面,宋徽宗就不太高兴了,因为李妈妈知道宋徽宗是皇帝,所以再来就不能像上次那样随意安排,必须什么都得按照皇宫的标准来。
但问题是宋徽宗就是因为在皇宫里呆腻了,看腻了,想在外面找点品味的东西才出来的。结果出来之后,还和皇宫一个样,这就没意思了,于是没说几句话,人就走了。而且这一走,就是十年。
十年很长,足以改变很多东西,比如喜欢上一个人。
是的,每个人的心里,总会留下一个空间,然后让自己喜欢的人去占据。而如果第一个人离开了,那么还可以换成第二个人。因为人会变,但心中的空间不会变,它总是需要一个人去占据,只有这样,自己的人生才算圆满。
于是,十年的时间,李师师喜欢上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而且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在婉约词人中,周邦彦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
其实李师师和周邦彦相识的时候,周邦彦已经五十多岁了,大了李师师三十多岁,可爱情这种东西,有时候年龄真的不是问题,只要两人对上眼了,其实什么都好说。
反正在这十年里,李师师过的很愉快,她可以经常和喜欢的人在一块,作词,弹琴,唱歌。而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也莫过于此,既是恋人,又是知己,彼此能相互懂得,又能相互理解。
岳飞写过:“欲将诸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辛弃疾也写过:“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可见,人生中能遇到一个相互懂得的人,真的是不容易。
然而,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说过:“物质的本质属性在于运动,事物发展前进的过程必定曲折。”
所以,李师师的美好生活,同样也不会一直持下去。
公元1120年,宋徽宗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在皇宫里又呆烦了,于是带了很多的金银珠宝,很多的名贵物品,然后来看李师师了。表面上,李师师很开心,皇帝也很开心,然后大家都很开心。
然而现实是,周邦彦在背地里骂街,李师师在心里也不痛快,毕竟俩人过得好好的,你皇帝来插一脚啥意思,十年了你都不过来,现在突然想起来了,又开始上心了,谁在乎你的那些钱财。
更令人难受的是,宋徽宗为了方便见李师师,在太监张迪的建议下,从皇宫直接修了一条密道直通镇安坊,也就是说,宋徽宗可以随时随地的,不用打招呼的直接过来。
这就要命了,要是没密道,宋徽宗过来就会提前招呼,周邦彦可以先避一避,可现在有了密道,宋徽宗再来就是神出鬼没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这万一周邦彦和李师师正好的时候,宋徽宗突然撞见,到时候大家都得傻眼。
可以说,周邦彦老先生已经咬牙切齿了,但就算咬碎了,也没办法,自己是能抢过皇上还是咋地。
不过,历史始终在轮回。当初宋徽宗偷偷摸摸干的事,然后被爆料出来,今天该轮到周邦彦了。
有句话说得好,“聪明不过帝王,伶俐不过江湖”。你想想,宋徽宗在玩的方面那么优秀,脑子肯定好使。而周邦彦在宋徽宗的眼皮底下偷女人,自然是瞒不住。所以,或早或晚,都得暴露。
关于周邦彦的暴露的情节,其实也很精彩,可以说是宋徽宗智斗李师师和周邦彦两人。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展开了。
反正周邦彦暴露之后,宋徽宗很生气,直接给蔡京说,这个人我不喜欢,你给我弄他。于是悲惨的周邦彦,就被流放了。
流放当天,李师师前去为周邦彦送行,也不管宋徽宗心里高不高兴,反正都知道了,也没什么可避讳的。李师师哭了一天,泪眼朦胧。
而恰巧,那天宋徽宗也来看李师师,结果干等了一天。到了晚上,看到回来的李师师已经哭的不成样,顿时明白,李师师的心里已经有人了,而那个人不是自己。
一般每逢这种关键时刻,都会体现出一个男人的胸襟。那天宋徽宗沉默好久,叹息的说道,我放过周邦彦,然后就走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高看宋徽宗一眼,明明只要他愿意,就什么都可以得到,但是他却放弃了,因为眼前的这个女人,他也喜欢。
四、繁华落幕之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经过这次事件之后,三个人的感情基本就落幕了。
因为不到一年时间,也就是公元1121年,周邦彦病死在了河南商丘,这其中没有宋徽宗在捣鬼,因为那一年,周邦彦66岁,年龄确实大了。
当李师师听到周邦彦病死的消息后,她并没有哭,只是静静的一个人发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哀莫大于心死。再后来,李师师出家了,在城北的慈云观,当了道姑。
而宋徽宗,在未来的几年也没有了闲散的时间,因为北方的金人崛起了,且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扫灭了北宋的大敌,辽国。
到了公元1126年,金人直接南下,势不可挡。宋徽宗吓得连忙退位,把烂摊子硬塞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这一年,宋徽宗才43岁,就当起了太上皇。
再之后,金人在1126年年底再次南下,分两路大军合围了开封城,北宋朝廷采取赔款、割地政策,但最终也没能保住自己的半壁江上。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北宋在面对金人侵略的应对中,实在是没什么大的优秀表现。毕竟最繁华的王朝,一年之内被别人围了两次首都,而且还有黄河天险,还依旧失了半壁江山。要不是后来逃出了一个康王赵构,整个宋朝估计都没了。
对于这种结果,任何理由都不能为北宋的过错去袒护,去辩解。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有这样一个观点:“历史的发展,不单单只靠个别的英雄人物和帝王,还应该包括许许多多的人民群众,靠他们一起来推动。”
好了,现在我们把视角再拉到李师师这个具体的人物身上。
公元1126年11月,金人打到了开封城,由于天寒地冻,士兵急需要物资,可奈何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钱。没办法,只能向民间动员,组织捐款。
当时李师师,二话没说,拿出了自己小金库里所有的积蓄,全部捐给了国家,并说道:“我拿这些钱没用,现在国家有难,我应该伸出援手,义不容辞。”
而再等到金人彻底围了开封城之后,金国主帅开始四处寻找李师师。原因是李师师的名气太大了,金国的皇帝金太宗都听说了李师师的美貌,特意嘱咐要把李师师给他带回去。
开封就那么大,很快李师师就被找到了,但是李师师被带走之后并没有慌张。而是给金国的主帅说,我要先打扮打扮,我还穿着道袍呢。
李师师洗完澡,换好衣服打扮好之后,柔情似水的她对金国主帅说:“您们的金国皇帝不是想见我吗?我告诉你,你们来晚了,我现在就要死了!”
说完,李师师拔起自己头发上的金钗,照着自己的喉咙就刺了下去,结果用力太大,金钗折成了两半,不过李师师没含糊,立刻又捡起断掉的金钗,直接咽了下去,当场毙命。
至此,名动京城十几年的风华名伎李师师就此落幕,并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重重的一墨。
结语:
客观上讲,李师师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位小人物,她没有什么能量,也挽救不了走向衰亡的北宋,可是正如马克思所说,推动历史发展与前进的,不单单是靠个别的英雄人物,还应该包括无数个小人物在各自的无意识的行为下,相互作用出来的结果。
而正因为李师师的视死如归,以及无数个像她一样的小人物的视死如归,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点亮了一道光,然后再用这道光,唤醒了无数个和他们一样,内心还有气节,还有坚守,还有血腥的男儿。
于是,剩下的半壁江山里,终于涌现出了无数个具有民族气节的人。比如岳飞,比如辛弃疾,比如文天祥。
孟子有句话我很喜欢,今天就用这句话做结尾。
人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无论遇到多么恶劣的情况,都要往前冲的精神。这种精神叫勇气,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勇气。
本人是文化领域爱好者,后期会不断创作关于文化领域的文章,如果有觉得写的不错朋友,可以点击上方红色关注,后期小编会有更多的优质内容呈现,感谢支持。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古代四大风流韵事:韩寿偷香、相如窃玉,沈约瘦腰、张敞画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