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脫水南瓜賣韓國

農村裡常見的蜜本南瓜,經過去皮、切斷、烘乾等工序,就成了嚼起來嘎嘣脆的南瓜條兒,在韓國快餐市場廣受歡迎。兩年多來,潁泉區行流鎮雨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鹿亮亮通過加工本地脫水蔬菜,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隆冬時節,記者專門來到公司加工車間,瞭解鹿亮亮點“瓜”成金的致富秘訣。


  放棄物流謀轉型
  今年38歲的鹿亮亮是潁泉區行流鎮宋灣村人,2007年到浙江寧波做物流,短短8年間積累了數百萬元財富。隨著物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經營越來越難,鹿亮亮決定把寧波的生意轉讓出去,回阜陽老家創業。
  那是2015年春天。土地流轉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當地很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在躍躍欲試,當地的土地流轉價格超過1000元/畝。“我租了1000多畝地種菊花,註冊成立了鹿氏菊香種植專業合作社,打算做藥用菊花品牌。”鹿亮亮告訴記者,兩年多的時間證明,中藥材市場瞬息萬變,加之當地菊花種植面積已發展到數千畝,單純依靠賣菊花很難實現較高的經濟效益。為此,他決定嘗試加工脫水蔬菜,就地轉化本地農產品。
  鹿亮亮的家在沙潁河東岸,到了秋天,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是冬瓜南瓜,人吃不完喂牲口,牲口吃不完到了冬天只能爛掉。“我在寧波做物流的時候運送過脫水蔬菜,在東南沿海一帶很受歡迎,有的還能出口到國外。”鹿亮亮當時就想,如果能把這些本地蔬菜加工成脫水蔬菜,不愁沒有市場銷路。
  返鄉創業促就業
  對於鹿亮亮來說,二次創業意味著更多的資金投入。他鼓足勇氣,拿出全部的積蓄,又把房產抵押給銀行,決定背水一戰。2018年10月以來,他先後投入2000餘萬元,在宋灣村租賃土地20畝,建起了兩棟5000平方米的鋼架廠房。

  這個季節正是加工南瓜的關鍵時期,所有車間都在滿負荷運轉。記者走進南側的分揀車間,一股南瓜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工人正在挑選傳送帶上有綠頭的南瓜條。“你拿一根嚐嚐,跟超市裡賣的紅薯條味道差不多。”今年58歲的丁學芝是宋灣村大楊營自然村村民,她的家距離廠區不到100米,在分揀車間上班已有2個多月時間,月工資3000元左右。丁學芝告訴記者,村裡有好幾十個婦女都在這裡上班,都月就能拿工資。
  “白班60人,夜班也是60人,基本上每個工人的工資是100塊錢一天,有的工人已經在這裡幹了兩年時間。”鹿亮亮告訴記者,現在農村同樣面臨招工難題,如果工資開得低,人員流動性就大,日常生產也會受影響。車間生產與田間作業不同,遇到訂單多的月份,夜間也要生產,對青壯年勞動力需求旺盛。本地3000元的月工資相當於寧波的6000元工資,想留住青壯年勞動力,就得開高工資。
  脫水蔬菜受歡迎
  在分揀車間北側倉庫裡,一袋袋脫水蔬菜碼放整齊,有南瓜條、南瓜粒、南瓜粉、橄欖菜、胡蘿蔔粒等十多個品種。這些即將出廠的脫水蔬菜全部用兩層透明塑料袋包裝,用手指輕輕一按就擦擦作響。
  “脫水蔬菜的含水量在12%左右,放在冷庫裡5年時間不會變質。”鹿亮亮告訴記者,現在本地南瓜的收購價大約0.13元/斤,一噸價格在240元左右。15噸新鮮蔬菜就能加工成1噸的高品質脫水蔬菜,一噸可以賣到1.5萬元,淨利潤達10%。像這段時間加工的南瓜條,原料基本上是當地的金韓蜜本南瓜,單果重量在4斤以上。越老的南瓜加工出來顏色越紅,如果成熟度不夠,還要在倉庫裡發酵催熟,保證脫水蔬菜的色澤一致。前段時間生產的橄欖菜,主要是本地出產的捲心菜,去掉外面的菜葉子、裡面的菜芯子,可以作為方便麵蔬菜包的原料。

  “這個季節的南瓜條主要銷往韓國,用溫水泡發後可以夾在漢堡裡面。”鹿亮亮說,投產2個多月來,企業已經消耗各類蔬菜3000餘噸,實現銷售收入1000餘萬元。目前,公司已經委託安徽省股權託管交易中心在“農業版”掛牌,隨著企業知名度不斷提升,今後將佔據更大的脫水蔬菜市場份額,為本地農產品找到更為廣闊、附加值更高的市場銷路。

阜陽市脫水南瓜賣韓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