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我有幸结识中国伟人蜡像馆创始人章默雷先生,并成功加入他的管理团队。
记得第一次见他的感受,一身作训服,一顶迷彩军帽,以及标志性的大胡子,颇有艺术家的范儿。
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发现他永远是一身作训服,永远是一顶迷彩型军帽,无论冬夏秋冬,从不改变。周围许多人与我一样都不理解。难道只因为当过兵,就这么喜欢军装吗?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因为一个承诺,一个来自战场上的承诺。
章默雷先生是1970年的兵,16岁入伍后,连续三年参加援外作战,还是被军迷誉为“听风者”的侦察兵。一次,他们遭遇了地雷,班长不幸负伤,被地雷炸断了腿,肠子也流了出来。当时,他抱着班长的头,拼命地呼喊,鼓励他等待救援。可班长还是牺牲了。班长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脱军装,你是个好战士。”
为了班长这句话,章默雷40年来一直穿着军装,即使没有帽徽与领章。
像这件事儿一样,为了捍卫另一个诺言,他用去了25年的时间。
1993年,章默雷去英国访问,参观了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当看到国家领导人的蜡像时,他几乎是喊了出来:你们这是什么水平,问过中国老百姓吗,这也太不尊重我们的领袖了。
随后,他找来馆里负责人,并提出了严肃批评。没想到,对方轻蔑地说:我们有200年的历史,你们做得出来吗?章默雷斩钉截铁地说:“我做出来比你们好十倍!”
就为这一句话,他放弃了自己的职务生涯,竭尽全力地做起了蜡像。
六年后,章默雷在北京举办首次“中国领袖人物蜡像展”。他选了中国地位最高的展厅——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并且赢得了各方有力支持。
为了让展馆成为中国蜡像艺术具有代表性的机构,他成功说服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三家机构联合发起,并建立中国伟人蜡像馆。
为了解决建一个大馆的经费问题,他亲自上门解说,又成功说服13个国家部委成为理事单位,拿到了全部建馆的赞助费用。
199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国伟人蜡像馆隆重开展,中国革命博物馆内“中国领袖人物展区”前人山人海。10尊中国伟人蜡像揭开了红色的面纱: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宋庆龄、邓小平、鲁迅、雷锋、江泽民,每一尊都栩栩如生。大家怀着崇敬而兴奋的神情,注目于每一位伟人,并且自觉排队,拍下照片,作为永久的纪念。当时,人们彼此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真像!”
艺术就是这么神奇,艺术的魅力就是让想象成为现实。消息传出后,国内外多家著名新闻媒体都来采访。他们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做出这么好的蜡像,不相信中国人这么短时间就超过了英国200年的蜡像艺术水平。
意大利著名摄影家乔治·洛蒂(代表作是著名的《周恩来总理》照片)带着意大利两家报社的记者专程采访。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你们如何让蜡像作品有了生命。洛蒂说:“全世界伟人的蜡像我都去看过,唯独在你们这里,我看见了他们依然活着。”章默雷解释说,有两个方面全世界任何国家都做不到。第一是情感,只有中国人民对自己的领袖会有如此深厚的情感;第二是合作,我们的创作是一个团体,我们可以为了目标精诚合作,如同一人。当然还有技术上的,但这是秘密,不可以说。
说到这里,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两位英国作家分别写了《周恩来传》《邓小平传》,不约而同地都使用了中国伟人蜡像馆的周恩来、邓小平蜡像照片,但他们使用时却并不知道这是蜡像照片。由此可见章默雷所主导制作的蜡像的确非常逼真。
1994年,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日成逝世。朝鲜人民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之中。朝鲜驻中国大使曾参观过中国伟人蜡像馆,所以就有了邀请中国团队来制作金日成蜡像的想法。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国伟人蜡像馆。当金日成蜡像送到平壤时,前来迎接的所有人都失声痛哭了。而后,中国伟人蜡像馆又相继向朝鲜人民赠送了金正日和其母亲金正淑的蜡像,也成为中朝友谊中的珍贵礼物。2016年,金正恩委员长批准授予章默雷先生“人民艺术家”称号,这在朝鲜是艺术领域最高的称号,也是唯一一个外国人获得的殊荣。
200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有关方面共准备了200项庆祝活动。但章默雷认为,还应该增加一项,就是送小平同志蜡像到香港展出,以象征着让他老人家到回归后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但是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章默雷和他的好朋友袁勇先生想了种种办法,但都无法被批准。最后章默雷大胆做了一个决定,他说:当年北大学生在天安门打出“小平你好”的标语,也没有报批。现在,我们就学一次“北大学生”。于是,他们联系了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浦江先生,并借来一辆通关汽车,直接把小平同志蜡像运到了香港。
2007年7月1日,他们用这种“快闪”的形式,为小平同志蜡像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展出,小平同志终于神采奕奕地“站”在了香港奥海城中心的广场上。香港市民争相参观并与小平蜡像合影。香港的报纸都在头版头条报道:“邓公如愿,站到了香港的土地上”。这个活动,后来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2008年,北京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中国人民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心愿。章默雷又一次展现了他的智慧与才华。他给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写了一封信,希望萨马兰奇同意用蜡像的形式让历史上八位国际奥委会主席共聚北京。萨马兰奇主席回信,称这是一个绝妙的好主意,并让国际奥委会博物馆馆长来了解一下章默雷的总体设想,还希望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将蜡像永久收藏在瑞士洛桑博物馆。
这组创作如期在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美术展览中亮相。中国领导人以及萨马兰奇和罗格主席都参观了展览。萨马兰奇和罗格分别与自己的蜡像合影。一家欧洲报纸写到:罗格主席走到自己的蜡像前,一改平时的严肃,而哈哈大笑。现在,这组蜡像已经摆放到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博物馆。随后,在南京青奥会期间,新任主席巴赫,单独约见了章默雷先生,感谢他为奥林匹克所做出的贡献,并授予他勋章。
蜡像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只有200年左右,比起绘画、雕塑还很年轻。但蜡像以其独特的形式,能更好地引发人们感情的共鸣,尤其是这种艺术所能发挥的市场经济能力。章默雷就是看到了这一点,2017年在北京,他创建了中国伟人蜡像馆的市场机构“默雷先生蜡像馆”。显然,这与杜莎夫人蜡像馆,意在展开艺术上的友好竞争。
2019年5月,章默雷先生主导的第一个市场运营机制的特色展馆,在广东梅州签约。中国伟人蜡像馆与时代控股集团公司、梅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建造的“世界客家名人蜡像馆”和“中央苏区英烈人物蜡像馆”正式启动。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我知道,一直以来,他还有一个最终的愿望。那就是赠送给国家一件礼物——“祖国宫”。这一构想,仍有许多人不能理解,但我知道,这将是他又一个亟待完成的承诺。他说:生在这样一个国家,真的很幸运。尤其是了解到那些建立国家的先驱们,以及为国家复兴的奋斗者们。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已经融入到共和国历史进程,同时极大程度地凝聚了民族精神继而被传承。他们理应得到尊敬,并成为后人的榜样。所以,建造一座以蜡像等形式将这些人物集合在一起的有关国家复兴史的综合型文化宫,是具有精神文明价值的文化体现,也更能打造民族复兴命运共同体。
如果一个人没有最起码的尊严,甚至不能在关键时候守护好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尊严,那将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人到苍暮之年回首过去,如有一件事儿能让自己,从心底由衷地感到光荣,那便是人生之大幸。这正是章默雷的心路,如今他已年过六旬,谈及中国蜡像艺术发展的前景时,仍然振奋昂扬,充满正气。
章默雷先生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明白人生之诺言到底有多重要。我也相信,章默雷先生一定可以再次实现诺言,并且带着中国蜡像事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