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洞陽砰山村有對“明星夫妻”,是優秀教師也是公益志願者

瀏陽洞陽砰山村有對“明星夫妻”,是優秀教師也是公益志願者

周國冬一家和諧有愛,對村上、社會的愛心捐助收穫了鄰里的點贊。(趙愛蘭攝)

在,周國冬與鄧豔梅可是一對“明星夫妻”,提到他們倆的名字,村民沒有不點讚的。圈粉的原因只有一個:對家庭的經營十分成功——退休之前,夫妻二人在教育界奮鬥了近40年,兢兢業業地譜寫了青春華章;退休後,夫妻二人又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公益上,將小家庭的愛擴展到了對整個社會的大愛之上。

從教育學生到服務群眾

愛崗敬業熱心腸

先進工作者、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洞陽之星……去周國冬家做客的人,除了被他家溫馨的佈置吸引外,就會驚歎於這夫妻倆所獲得的榮譽。而且他們二人就像比賽一樣,一個獲評“長沙市優秀教師”,另一個緊接著便被評為“瀏陽市後勤先進工作者”。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扇門嘛。”周國冬笑著解釋,自己和妻子有非常多的共同之處。兩人都在農村的貧困家庭長大,也許相似的生活經歷讓他們特別能互相理解,加上都在洞陽中學上班,因此夫妻倆同進同出,相互依靠、相互支撐。尤為寶貴的是,二人結婚40多年從沒紅過臉,但凡有不同的意見,總是有商有量地解決。“比翼雙飛”成了同事們對他們倆的最好評價。2014年,鄧豔梅退休了。退休後的她,並未停下腳步。有文化、懂政策,鄧豔梅被推選為砰山村村委。到了2016年,她又主管村裡的財務工作,趕上金陽大道及園區的拆遷,她親自上山下田勘測、上戶開會商談,還要經常與政府部門、銀行打交道,“資金預算和工程的承包、驗收、結算等都是村級的重要工作,我知道肩上責任重大,所以也一再叮囑自己細心再細心。”

那時,鄧豔梅家中還有一個患病的八旬老母。每晚回到家後,顧不上一天的辛勞,鄧豔梅又要仔細服侍母親。

為了支持鄧豔梅的工作,周國冬除了攬過家務活外,更多的時候是幫鄧豔梅一起跑腿。遇到雨雪天或是晚上上戶開會,周國冬就負責接送妻子。雖然不再是本職工作,但周國冬同樣做得起勁。尤其看到村民們不停誇自己的妻子,周國冬心裡更樂開了花,“這同樣是愛崗敬業嘛,為群眾辦事,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從小家到大家

家國情懷代代傳

“周衛,你那邊還能想辦法買到口罩和消毒液嗎?”2020年的春節,如果按照往常的慣例,周國冬和鄧豔梅應該是在採購各種年貨,而他們的兒子周衛則會從長沙帶著妻兒回老家過年。可這個新年,從不輕易對兒子提要求的周國冬給他打了電話,想要兒子多采購一點特殊的“年貨”。

“是不是家裡的口罩和消毒液不夠用?”其實,周衛早已給家裡準備了一定的防疫物資,父親的這個電話讓他很是迷惑:兩個老人家,能用多少口罩和消毒液呢?

“不是我們要,而是想捐點去武漢。”原來,周國冬和鄧豔梅早就參與到村裡的執勤、量體溫、消毒等工作,老兩口還主動地捐獻資金用於村級購買防疫物資。從新聞中得知武漢各方面物資緊缺後,周國冬就想多買一點防疫物資捐給武漢。

“我爸媽就是這樣的人,看不得別人受苦。”一直以來,周衛最引以為豪的就是遺傳了父母的善良。聽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周衛主動要求由自己來做這件事情。

在村裡,鄧豔梅是砰山學雷鋒中隊的志願者,聽到村裡有誰患了重病或是發生了什麼意外,夫妻倆總是趕著去慰問。砰山村還有一座石拱橋和一段村道與周國冬夫婦有不解之緣。那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村裡的石拱橋損毀嚴重,周國冬聽說後便和鄉鄰們一起商量重修,並承擔了大部分的修葺資金。村裡鋪油砂路,他也是二話不說就捐了一大筆錢。

“我們夫妻二人每月都有退休金,所以希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可以多為社會做點貢獻。”對於一家人的愛心之舉,周國冬解釋道,能夠多多造福桑梓便是最大的幸福。

(瀏陽日報 記者 歐陽穩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