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八

澶淵之盟 最終以宋納遼歲幣30萬告成,兩國以和平協議的方式結束戰爭,長達120年的和平局面由此開始。當時的三十萬歲幣確定以後還有一個附加條件,就是在兩國邊境雄州和霸州開榷場做貿易,通過這個貿易三十萬歲幣有60%是迴流的,也就是說18萬是回來的,也就是其實每年給遼12萬歲幣。宋真宗時代每年的財政收入超過一個億,這就好比月入一萬的人花十塊錢買了個保險,買了這個保險一切太平,我想很多人是願意的。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八

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簽訂後,邊境的農民不必再為他們的豐收而感到恐慌,這突如其來的和平對飽受邊患的宋朝來說無疑是奢侈的,連寇準都掩飾不住自己的成就感。

把國家帶出了戰爭的陰霾,帶向了和平寇準的這種澶淵定策之功也是被後來的政治上的晚輩 像范仲淹 王安石這些人讚頌的。王安石就寫下過一首詩:“歡盟從此至今日,丞相萊公功第一”,他承認寇準的定策之功。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八

寇準

澶淵之盟後寇準居功自傲獨斷專行,本來不應當由宰相插手的御史的任用寇準都要親自指定。更致命的是寇準堅持自己的偏見,排斥南方人把一大批出身南方的官員推向自己的對立面,其中就包括當年建議宋真宗南逃的大臣 王欽若。寇準和王欽若之間的矛盾應該就是在 契丹人打來了,在一片慌亂之中有人給真宗出主意南逃。王欽若是江西新喻人,他主張真宗往南去,去南京 去金陵。寇準問真宗誰給出的這樣的主意,出這個主意的人應當殺頭。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八

北極天皇

王欽若這個差點成為寇準刀下鬼的人沒有忘記舊仇,他在等待著反撲寇準的時機,恰在這時朝廷委任王欽若編修祭祀禮儀用書。宋真宗親自下令提高北極天皇的座次,將他調到第一位來祭祀。北極天皇是代表皇帝的神仙像,宋真宗此舉很顯然是為了彰顯皇帝的地位。從這個微小的舉動中王欽若捕捉到了皇帝內心深處隱隱的失落(題外話:國人的詬病,天天不是想著怎麼把工作做好,天天在琢磨他的上級怎麼想,這怎麼能把事情做好)。王欽若知道宋真宗的挫敗感來自於朝野間關於 澶淵之盟的非議。在戰場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 宋真宗跟對方結盟了,雖然這個決策今天來看是非常偉大的,但是在那個時代的觀念,宋真宗輕易地去和戎,沒有去完成父親的遺願,宋真宗的父親跟遼打了兩次,最後死都死在這個箭傷上面。可以說這是宋真宗的敵國,但是真宗卻和他稱兄道弟,承認遼國的人也是皇帝,等於承認天上有兩個太陽是合理的。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八

宋真宗

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廷中非議澶淵之盟的聲音漸起,澶淵之盟曾被宋真宗視為自己的豐功偉績,但如今它變成了一種無法言說的隱痛,王欽若終於讀懂了宋真宗的心思,他決定向寇準發出有力的反擊。有一天王欽若就去跟真宗講,陛下這麼欣賞寇準就是因為他的澶淵之功吧,王欽若說那並不值得驕傲,那隻不過是城下之盟,春秋時候的小國都不屑為之,何況我大宋呢,真宗當時就被問傻了。

王欽若知道自己的話奏了效,他決定趁熱打鐵把矛頭指向寇準。他對真宗說,陛下你知道賭博的人吧,賭徒在最後眼睛賭紅的時候他會孤注一擲,澶淵之盟就是寇準拿你做賭徒的孤注,跟敵人訂立城下之盟你還覺得他有這麼大的功勞。宋真宗聽完後愀然不樂,回想起當年被寇準逼迫著渡過黃河親征澶州,宋真宗心有餘悸,那次經歷是他一生中最可怕的噩夢。如今看來那個噩夢的製造者不是遼軍,而是寇準。宋真宗態度的微妙變化寇準毫不知情。澶淵之盟後僅僅兩年一紙聖旨罷免了寇準的宰相之職,負宰相王旦接替了他的位置,將寇準驅趕出中央朝廷依然無法平息澶淵之盟帶給宋真宗的屈辱感。為了洗刷這個恥辱,王欽若提議宋真宗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封禪大典是泰山獨有的古老禮儀,帝王到泰山上祭天,此為封,再到山腳下祭地,此為禪。據記載秦朝以前曾有72位帝王在泰山祭拜天地,到了唐宋時代泰山封禪已然成為天下太平的象徵。在王欽若的啟發下,宋真宗意識到只有向天下人證明自己是受上天眷顧的真命天子才能順利推行封禪泰山的計劃。

公元1008年的正月初三,真宗忽然就把他的宰相 大臣召集來了跟他們說寡人在幾天前做了一個奇異的夢,我的寢宮雖然蠟燭都熄滅了,但我睜開眼時卻亮如白晝,眼前還有一名神仙,這名神仙頭戴金冠,身穿將袍,神仙說一個月後會有天書降下。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個夢,沒想到今天早晨在左承天門真的降下了天書。這就是個騙局,極不靠譜的騙局,但是沒人反對,大家都心知肚明真宗想幹什麼。

為了配合皇帝的造神計劃,在一片昂揚的氣氛中大臣們紛紛跪倒,山呼萬歲,一番慶祝之後,大臣們跟隨在皇帝的身後步行到承天門請下了這部天書。擺明這就是造假,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接受它了,有了這個天書真宗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大典落下帷幕,這場瘋狂的造神運動非但沒有結束相反是愈演愈烈,歌功頌德的頌表和虛假的祥瑞之兆層出不窮,整個朝廷都在配合宋真宗的妄想運轉,宋真宗得到了人生的最大滿足,澶淵之盟帶給他的傷痛被漸漸撫平,宋真宗上了癮一般欲罷不能。

此時的寇準正在大名任知府,“魂夢不知關塞外,有時猶得到金鑾”,寇準的詩流露了他真實的內心,他無比焦慮,他沒有一天不再期盼著重回大宋的政治中心。機會就在寇準最傷心失望的日子裡突然降臨了。公元1014年宰相王旦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病危之際,他苦口婆心向宋真宗推薦寇準作為宰相的接任者。天書封禪的開端是什麼,就是造假,皇帝造了假,宰相跟著造了假,接下來各級地方官都要跟著造假,拜假神、說假話,報告假的好消息,一系列造假運動就這樣轟轟烈烈搞下去了,大家都習慣了做假事、說假話,這對國家的損害是極大的。王旦做宰相做了很多違心的事情。真宗的天書崇拜運動,王旦從一開始內心就是有看法的,真宗搞完封禪沒有停止造假,而且越搞越厲害。這個時候王旦想到的對造假運動能夠踩一腳剎車的人就是寇準。

公元1014年,得到宰相王丹的力舉寇準重回中央朝廷,他被任命為樞密使。然而很快寇準的性格劣勢再度暴露出來。寇準是宰相,丁謂是他的負宰相他們在一起吃飯,寇準不小心把羹灑在了鬍子上,丁謂就幫他擦鬍子,結果寇準不但不領情反而說你是參知政事,怎麼能為長官擦鬍子呢。這一下丁謂就羞愧難當。根據史書記載和很多人的猜測,這件事發生之後丁謂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搞掉寇準。

公元1019年宋真宗病重,劉皇后代行皇帝職權,丁謂得到重用。圍繞著皇權的歸屬,大宋王朝的政治局勢驟然間緊張起來。寇準最後回到中央朝廷是有一個使命的,就是輔佐小皇子就是後來的宋仁宗能順利登基,因為當時的真宗皇帝已經沒有辦法處理各種事務了,當時的劉皇后勢力已經非常龐大了,再加上丁謂這些人和劉皇后結盟控制中央政權。為了防止權利落入劉皇后手裡,寇準制定了一個計劃,通過政變讓皇太子提早登基。但是寇準的性格非常粗率,這樣的事情一定要行事縝密,寇準卻在一次喝醉酒後把這個事情說了出來。

寇準飲酒忘情,不慎失言洩露了天機,事態就這樣在瞬息之間反轉了。丁謂知道這個消息後連夜進見劉皇后,搶在寇準之前發動了政變,利用當時意志已經模糊的宋真宗下了一道聖旨把寇準排擠出中央朝廷。寇準被貶到了偏遠的雷州。在和丁謂的這場惡鬥中,寇準一落千丈,直至人生的谷底。被貶到雷州的第二年他患上了重病。寇準忽然起了一個念頭,讓家人去千里之外的洛陽取一樣東西,很普通的一樣東西,就是一條腰帶,這條腰帶又是不尋常的一條腰帶,這是太宗皇帝賜給寇準的。從洛陽千里迢迢取回要帶的這一天,寇準沐浴更衣,繫上腰帶顫顫巍巍的向北方行跪拜之禮,然後他艱難地爬回床上,安安靜靜的躺好閉上了眼睛,寇準大起大落的人生就此畫上了句號。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八

城牆閱兵

寇準死後穩定繁榮之景依然延續,然而如同一把雙刃劍,澶淵之盟帶來和平的同時它的副作用同樣顯而易見。通過澶淵之盟宋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並不是這樣的,宋國知道遼國厲害,宋國養兵還是很多,但是軍事精神不健康,缺乏訓練武備更加鬆弛,當時真正能打仗的兵就在陝西、山西那一帶,中原兵很多但是疏於訓練。這個重文輕武的王朝將議和視為醫治邊患的良藥,大宋統治者堅信退讓求和能換來更為長久的溫飽和安全。帝國越是繁華富庶,宋代的帝王就越怕戰爭。120年之後武備廢弛的嚴重後果暴露無遺。公元1126年金人南侵,兵臨汴梁城下,宋微宗望風而逃,宋欽宗上臺立刻與金議和求得苟安,宋欽宗的慷慨並沒有能阻止金兵南下,轉眼之間國破家亡。僥倖逃脫的親王趙構即位後對付金國的法寶還是議和,終於公元1141年,在秦檜等人的力促下趙構如願以償和金國達成 “紹興和議”,宋向金稱臣,劃定東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關為界,宋每年向金納貢白銀25萬兩絹25萬匹,乍看之下 紹興和議是澶淵之盟的翻版,事實上這兩次和議的意義迥然不同。紹興和議和澶淵之盟是絕對不能等量齊觀的,它們之間有質的差別,澶淵之盟宋遼之間是平等的兄弟之國 但是南宋和金卻是君臣關係。澶淵之盟寇準以戰促和,而紹興和議趙構只求和而不敢打,澶淵模式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隻有保持強大的武力,和平才有保證。南宋過於迷信議和的效力,卻忘記了它的前提。武備鬆弛還自毀長城殺害了岳飛父子,最終一敗塗地。紹興和議使宋朝永久失去了關中馬場,也使岳家軍的一萬騎兵成為了絕唱,這個王朝只能靠步兵和北方的遊牧民族對陣,直到徹底覆滅(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