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深圳朗朗媽媽


三歲之前充分給足愛和安全,三歲到六,七歲之間是建立自我的時候,只有充分的建立好自我,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人生才會圓滿開心快樂,朝著靈魂設定好的方向前進。

在孩子建立自我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完善自我,不要過份打擾他,只需要心裡有數,適時引導一下就好。孩子情感系統的建立,邏輯系統,審美系統,自我價值系統,安全感系統,交際系統等,你就對孩子行為對號入座吧,一邊遊戲他會一邊學習,家長更多的是觀察和幫助,不要打擾,干擾他。



心靈諮詢療愈莉枝老師


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溫馨的親情和信任。所謂的學習與生活環境,第一個就是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互尊重與信任。第二個就是良好的學校教育環境,優秀的老師和嚴格的管理制度。

教育孩子不是家長說了算,而是家長做了算,家長優秀的素質和善良就是孩子受用無窮的財富。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家長和老師相互信任與支持的結果。如果家長和老師有間隙的話,家長和老師都是失職,對孩子的教育都是不利的。

教育孩子不是給孩子套上緊箍咒,讓孩子聽從家長的指揮,也不是家長枉費心機用什麼奇思妙想給孩子設計好人生路,更不是用家長的思維方式和智商給孩子描繪藍圖,而是給孩子一個安靜、和諧、溫暖的成長環境,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元之創客


“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其實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並且需要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為孩子提供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

失聯浙大博士找到了,遺憾的是,找到的只有遺體。

據澎湃新聞報道,10月14日上午,杭州錢江四橋附近的錢塘江水域發現一具浮屍,經家屬辨認,確認為失聯的浙江大學博士生侯某某的遺體。

在網傳的侯某某的最後一條微信朋友圈中,他寫道:“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歡,也不太適合這個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不想再假裝,也不願再撒謊,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難。”

侯某某在最後的朋友圈中致歉家人,“要說有什麼遺憾那就是對不住家人吧,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對不起啊,媽,也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剩下愧疚,只願下輩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讓您受傷。”

前陣子與一位同事聊天,她向我說出她最近的苦惱:

女兒畢業一年了,可是最近又失業在家,無所事事,這已經是她畢業後第三次失業。

女兒以前不是這樣的,學生時代,成績一直相當優秀,我們從小就給她上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初中高中也一直是班裡的尖子生。由於成績突出學校直接保送了名牌大學。

大學期間也拿過不少獎學金,還經常在班會上發表演講。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工作後就完全變了。

同事忍不住打電話給女兒的前領導問了原因,領導的話讓她焦慮不已:你女兒工作態度懶撒,做事不主動不說,安排的本職工作還總是拖拖拉拉,而且還接受不了批評,一說就發脾氣走人。

聽了前領導的話同事很吃驚:“我一個那麼優秀的女兒,以前一直是我的驕傲,我也覺得自己是挺成功的母親,但怎麼一下子就變成這樣了呢?”

我倒覺得,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變糟糕的。

這女孩身上,肯定一向有些糟糕的特質,比如不善與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責任心差……只是在大學畢業前,這些統統都被成績掩蓋了。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誤思維——孩子嘛,健康快樂成績好就一切OK。

所以,在她兩歲時,你給她做花樣早餐、教她學英語單詞,卻沒有教她要懂規矩有禮貌,她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見到長輩不問好,你不以為然。於是她工作後,在安靜的辦公室裡大吃零食大聲說話,遇到領導視若無睹,都覺得理所當然。

在她五歲時,你讓她學書法學鋼琴學跆拳道,卻沒有教她怎麼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她霸佔公共玩具你由她去,她受欺負你幫她打回去。於是她工作後跟老同事搶電腦爭業績,總是無意識地侵犯別人,屢屢與人發生衝突,又不知如何解決。

她十歲時,你只關注她有沒有考優秀被表揚,卻沒有告訴她要尊重老師感恩父母,她對長輩大喊大叫,你覺得勇氣可嘉,吃飯時別人沒落座她就大快朵頤,你覺得她吃飽就好。於是工作後領導夾菜她轉桌,領導開門她上車,領導開會她嘮嗑,還絲毫意識不到有何不妥。

她十五歲時,你全心都是她能不能考上好大學,卻沒有教她如何讓內心強大,老師一個冷眼她成績就下降,親戚一句閒話她就惱羞成怒,你和她同仇敵愾,認為都是老師和親戚的錯。於是工作後領導批評幾句她就想辭職,工作出一點問題她就惶恐不已,難以承受。

她二十歲時,你總想著她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卻沒有告訴她人性複雜、世道艱難,不捨得她吃一點苦。於是畢業後她出個差加個班就叫苦連天,面對同事的排擠孤立、明爭暗鬥,全無應對能力。

她可能如你所願考上了名校,拿了很高的學位,甚至還多才多藝。但是,她自私、冷漠、脆弱、沒擔當、不懂事……完全不適應社會。

在社會這片海,她剛一下水,就出現巨大的排異反應。別人的毛毛雨,都是她的狂風暴雨,別人的小浪花,都是她的驚濤駭浪。

友誼的小船就翻了,工作的大船就沉了,人生的巨輪也漏了。

她頭破血流,你不知所措。

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和一對父母的最終標準。而這個標準,是綜合性的。

前幾年我曾遇到這樣一個實習生。

她是國內某個師範大學安排過來的大三實習生,她來公司的第一天,就很主動的幫著前臺、行政的員工一起打掃辦公室衛生,並且有說有笑,同事們都很喜歡她。

她的工作是每週末給來補課的小學生上課,通常,她會在上課好幾天前就把教案准備好,並向有經驗的老師藉資料交流教育方法,有些時候也會主動來我辦公室,把她的思路和方法說給我聽。

記得有一次發生一件很好玩的事,她說話說到一半忽然停住,我問她怎麼了,她吐吐舌頭笑道:“我看見您正在聚精會神打噴嚏,我爸說不要打擾正在打噴嚏的人。”

短短兩個月實習,她就已經很獨立的帶孩子上課。我曾悄悄觀察過她上課的樣子,激情投入,在以往的新人中是很少見的。

我至今認為,這姑娘無論在什麼單位,一定都能做得很好,都會深受歡迎。而她的教養、友善、責任感、主動性、抗挫能力,一定都有她父母的功勞。

記得她有次告訴我,她爸媽每次打電話,都會問幾個問題:今天有沒有幫到老師?有沒有認識新朋友?自己有什麼收穫?我想,能問出這些問題的父母,跟那些只會問孩子“有沒有吃飽穿暖”的父母,一定大不相同。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其實每個父母也都知道,孩子總歸要離開我們,走上社會,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創造自己的人生。

我們可以在他年幼時提供舒適的生活,極致的呵護,但不可能陪他一輩子。總有一天,他要獨自面對這世界,自己解難題,自己擔風雨,自己殺血路。

所以,如果你真的愛他,就該在他離開你之前,教會他和世界相處的能力,這是你對他的最大幫助和保護。

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其實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並且需要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為孩子提供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

孩子不僅是家庭的成員,也是社會的一員,他們長大後要與其他社會成員一起和諧地生活、工作。讓孩子從小多接觸社會,多參加集體活動,鼓勵他們和從事不同職業的人溝通、合作。在合作活動中,孩子們培養了互助互愛的情感,而且在社會活動中,他們相互制約,對培養自制力很有效。

要記得,孩子能在社會上活得開心、順暢、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才是作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