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资质“平庸”的孩子送进清华,父亲坦言:少踩2坑,需做1件事

古时有“少年天才泯然众人

”的例子,自然也有“大器晚成”的才子大仁。很多孩子在年少时,看起来资质平平,被外人看来,长大能够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已经算的上“意外走运”,但是等到10年、20年过去,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完全不同的结果,只是运气在作祟吗?

将资质“平庸”的孩子送进清华,父亲坦言:少踩2坑,需做1件事

在亲戚朋友眼中,陈鸣是个非常“懂”教育的父亲。毕竟小陈就是在父亲陈鸣的教育下,从一开始的资质平平,最终却成功考进清华大学,跌破了众人的眼睛。被人问教育的经验是什么,陈鸣毫无保留,将十几年来对孩子的经验总结成3点,主要是少踩2个坑,做好1件事。

少踩2坑:

1、忽略现实要求极高

陈鸣一直认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非常适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随着教育压力的增大,很多家长会拿着极高的标准,比如让孩子既要各科成绩优异,又要在业余爱好方面,发展精湛的要求,来进行教育“逆推”,在日常生活中以此为目标而进行教育。

将资质“平庸”的孩子送进清华,父亲坦言:少踩2坑,需做1件事

陈鸣认为这样的教育结果,其实就是“两败俱伤”。除了极少数的天赋极高的孩子来说,要想能够保持成绩的优异,已经非常艰难,所以在其他事情的参与下,反而导致“事事通、事事松”的结果。

学会面对现实,尊重孩子本身的资质,是为人父母要学会的第一堂课。

2、拿刻板印象硬“套”

就像有人认为,男生就要学理科,不能选文科一样的刻板印象,其实本质上也是对孩子教育的一种曲解。

每个孩子必然有所擅长,有所不通的领域,如果所以的教育方法全部都按刻板印象来进行,那么无疑是对孩子天赋的一种磨灭。

将资质“平庸”的孩子送进清华,父亲坦言:少踩2坑,需做1件事

擅长理科、文科、艺术方向,甚至对一些技工技术有兴趣,那么前期是需要家长的指导,进而进行深入发展,而不是因为一些刻板印象,反而让孩子穿上不合适的“鞋子”。

需做1件事:

早起目标的确立:陈鸣非常明白,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做任何事没有目标,那就没有结果,没有结果,自然就没有成就感,而成就感无异于是激发主动性、积极性最重要的因素。

帮助孩子确立一些目标,能够让孩子在一些小事情中获得信心,同时获得乐趣,无论是学习还是业余爱好,都逃不开这一点,所以做好这1件事,也是父母需要注意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