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者與不吸菸者存在哪些區別呢?

兩類人對待香菸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誠然,吸菸會給身體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傷害,這當然是吸菸者和非吸菸者的重要區別之一。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菸民和非吸菸者在認知上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菸民在對待吸菸這件事兒上存在著典型的“非理性決策”的情況。我想正是這樣的非理性決策因素的存在,導致了老菸民完全置健康於不顧,同時也導致戒菸意願水平不高和復吸情況的發生。

吸菸者與不吸菸者存在哪些區別呢?

具體來說,這種非理性決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由於香菸對健康的的損害是緩慢的、日積月累的、效果並非立竿見影的,並且也由於人們對香菸有害健康、香菸的成癮性普遍存在著認識上的不足,導致初涉其中的煙友產生這樣的想法:吸菸沒啥問題,多酷啊,幫助多大啊,看我家的老爹/爺爺吸了一輩子煙也沒有出什麼問題。正是因為這樣的思想在作怪,菸民才輕而易舉地跌入了香菸的陷阱;

而成熟的非吸菸者(健康的普通人)會認為:吸菸有害健康,我為什麼要做一件對自己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傷害自己?

吸菸者與不吸菸者存在哪些區別呢?

另一方面,香菸有很高的成癮性,一旦形成尼古丁依賴就會面臨痛苦的,使得菸民不得不規律性地吸菸來補充不斷從體內流失尼古丁。同時,長期的吸菸也會導致前面知友提到的對身體健康產生的各種影響。按照正常健康人的認知,此時的理性決策應當是:馬上戒菸,恢復健康生活。

但煙友的“非理性決策”是這樣的:吸菸能給我帶來不少好處,放鬆、減壓、愉悅等等,放棄這些吸菸的好處(其實是一點好處都沒有,這些只是戒斷症狀得到緩解而已)讓我戒菸,真不值得。對身體健康雖然有損害,但肯定落不到我頭上……

看,這就是煙友和普通人的關鍵區別:菸民對吸菸的壞處,戒菸的效用評估已經發生了偏差,甚至忽略科學,寧願成為把頭埋進土裡的鴕鳥。這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尼古丁的奴隸。

吸菸者與不吸菸者存在哪些區別呢?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正是對香菸的不瞭解,才導致了億萬菸民深陷尼古丁依賴的深坑;而扭轉自己的認知,充分認識到香菸這個魔鬼的真面目,才能從中掙脫出來,戒掉香菸,防止復吸,享受本該屬於你的健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