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匠人立耶和華殿根基的時候,…….眾民大聲呼喊,因耶和華殿的根基已經立定。然而有許多祭司、利未人、族長,就是見過舊殿的老年人,現在親眼看見立這殿的根基,便大聲哭號,也有許多人大聲歡呼,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歡呼和哭號的聲音…..”

這是聖經《以斯拉記》裡描寫以色列亡國七十年後,以色列人重回耶路撒冷,重建所羅門聖殿時的場景。

這個聖殿史稱第二聖殿。歷史的長河大浪淘沙,如今,第二聖殿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伊斯蘭教金光閃閃的圓頂清真寺,唯獨剩下一道長長的西牆,還遺留著當年聖殿的影子,每天依然從世界各地風塵僕僕趕回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在西牆上俯伏祈禱哭泣。西牆也由此被稱為“哭牆”。對於猶太人來說,所羅門聖殿不僅僅是一座宗教建築,而是他們的民族情感和靈魂的歸宿。縱使以色列人在世界各地飄蕩流離兩千多年,回到耶路撒冷,重建所羅門聖殿依然是他們靈魂深處的嚮往。

建築是什麼?建築也許不僅僅是木頭、石頭、鋼筋水泥的組合,不僅僅是化學物理各元素相互配合的成形體,在很多時候,它們或許還寄託了人們深深的情感和靈魂深處最真切的渴望。

有時候,我們去旅行,去參觀一些偉大的建築,我們很想看懂這些建築之所以偉大的門道,但是,遺憾的是,我們對建築學知識一竅不通。

彆著急,今天要介紹的這本《建築的故事》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給10歲以上的孩子做建築學知識的啟蒙和科普。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建築的故事》用通俗的語言講述建築的專業知識,將歷史上16座偉大建築背後故事娓娓道來,同時闡述了人類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對建築的影響。全書共有16幅知名建築手繪全頁等比例剖面圖,同時附有歷史上重要建築的索引和年表,對照著文字進行閱讀更易於理解。

《建築的故事》的文字作者是英國的帕特里克·狄龍。他是建築師,同時也是一名歷史學家,獲得過普利策獎,在歷史和建築方面多有著述,他表示,寫《建築的故事》是他“最過癮的創作經驗”。

《建築的故事》的繪畫作者是英國的斯蒂芬·比斯蒂。比斯蒂是享譽世界的剖面圖大師,他熱愛歷史、建築與繪畫,慣用墨水與水彩創作。據說,他畫畫不用尺,每一張圖都是他一筆一筆畫下來的。他的畫受到廣大兒童和成人的喜愛,還獲得了許多重量級的獎項。如果你翻開《建築的故事》看到那些氣勢磅礴又纖毫畢現的建築剖面圖,你就知道,比斯蒂是多麼實至名歸了。

《建築的故事》一經出版,便得到《華爾街日報》、《書單雜誌》、《號角雜誌》、《環球郵報》等媒體的一致好評。《建築的故事》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多權威媒體的讚譽,是因為它:

  • 用16座偉大建築串起了跨越5000年的恢宏建築史
  • 飽含情感的文學性語言講述了偉大建築背後的故事
  • 16幅等比例全頁剖面圖細緻剖析偉大建築構造和建築原理

一、16座偉大建築串起跨越5000年的恢宏建築史

《建築的故事》在其開篇引言“建造一座房子”裡就告訴我們建築最早的緣起是在於人類需要一個遮風擋雨之處。隨著人類勞動技能、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不斷地改進建造房子的方法,學會搭建屋頂\學會制磚、學會燒製玻璃,使得房子更舒適、更明亮、更便利。

隨著城鎮的出現,又出現了大量人口聚集的城鎮公寓式房屋,這個時期,有錢人可以住在寬大明亮甚至有供暖的房屋裡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而社會中下層的人們只能擠在這樣的公寓里居住。看看這幅羅馬人的公寓圖,像不像香港老舊的公租屋呢?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力的使用,電梯的發明,率先在美國出現了摩天大樓。建築就像人類手中的一個魔方,隨著波譎雲詭的歷史變化而不停地翻轉著它絢麗的色彩。

豐子愷認為,建築發展史經歷了從墳墓---神殿----寺院----宮殿----商店的演變,《建築的故事》也基本遵循這個脈絡來講建築發展史。

狄龍和比斯蒂從開篇埃及第一座金字塔----左塞爾金字塔(墳墓)講起,順著歷史時局的發展脈絡,依次為我們展現了希臘帕特農神廟(神殿)----聖索菲亞大教堂、巴黎聖母院(寺廟)----紫禁城、圓廳別墅、沃勒維孔特城堡、聖彼得堡(宮殿)----英國水晶宮、德國包豪斯學校、美國克萊斯勒摩天大廈、澳洲悉尼歌劇院、法國巴黎蓬皮杜中心(商店)等16座世界著名建築背後的歷史故事、建築構造和建築原理。

更難能可貴的是,《建築的故事》在最後部分還展示了2001年建於英國倫敦的草磚房。這座房子是建築師以環保為中心理念,利用手邊現有的廢棄物為原材料建成的。這彷彿回到了最初在森林和深山中建造房子的人所做的事情,和引言部分所說的建築的緣起形成了一個閉環。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二、飽含情感的文學性語言講述了偉大建築背後的故事

“皇帝站在太和殿前,看著他們從太和門魚貫而出,只剩他獨自在宮殿間遊蕩。他時而站在漢白玉橋上,看著水流淙淙,時而又孤獨地坐在寶座上。他遊走在空蕩蕩的殿堂和迴廊間,像一粒在鼓裡翻滾的豌豆般,被裹挾在無法把握的命運之中。”

這是《建築的故事》裡,狄龍講到紫禁城時,描述末代皇帝溥儀面對帝國的坍塌和無法把握的命運,在諾大的宮殿內感受到蒼茫的孤獨和絕望。

建築永遠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物質,在它具像的外表下,飽含著人類抽象的情感。每當我們走進偉大而恢弘的建築時,心中會不由自主地激盪起難以言說的情感。而狄龍卻用他詩般充滿文學性的語言將這種感情精準地描述出來了,彷彿擊中我們心臟的一顆子彈。

我看著上面這段文字,彷彿看見了溥儀當年茫然無助地遊走在紫禁城的紅牆金瓦之下,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下來了,正如狄龍在《建築的故事》裡說的:“國王有死,然而石頭永存。”

《建築的故事》裡還用很多類似的文學性語言講述了建築的發展史、16座偉大建築建造的緣起和它們的歸宿,讓人讀的時候感覺不到這是一本建築科普類書籍,反而覺得是一本溫馨的故事書,閱讀著這些文字,我們會感受到這些建築背後厚重的歷史感和滄桑感

三、16幅等比例全頁剖面圖細緻剖析偉大建築構造和建築原理

有沒有被這樣的剖面圖震撼到?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這就是比斯蒂作為享譽世界的剖面圖大師的繪畫功力的彰顯。

我敢說,就算你親臨建築現場,身處其中,也不能比看比斯蒂的剖面圖更能看清建築的構造。

比斯蒂的剖面圖穿牆透壁地剖視了16座建築的內部構造,細緻地一一標識出各部分的名稱和功能。建築學的專業術語因著這樣的標識而一目瞭然。

比如,啥是“山花”,啥是“簷口”,啥是“楣梁”,這些建築學的術語要是用語言和文字向普通人解釋,估計解釋好久,像我這樣的建築學門外漢依然是一頭霧水。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但是,有了比斯蒂的剖面圖,問題就迎刃而解啦。喏,我截取了比斯蒂在《建築的故事》裡畫的帕特農神廟的剖面圖的一小部分,你是不是看一眼,就對這些建築學名稱所指的部位就瞭然於心了呢?

當然,比斯蒂還畫了很多小圖來解釋建築學專業術語和建築學原理,比如木桁架、拱券、拱券和穹頂建造時的力學作用力,古典柱式的種類。在解釋這些專業知識的時候,輔以狄龍創作的通俗易懂的文字,讓讀者能夠輕鬆地理解接收這些知識。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建築的故事》的整本書的設計和裝幀就是讓人感覺美而震撼。

它是一本純白色為底色的大開本硬皮精裝圖書,無論是剖面圖還是小圖都以淡雅的大地色為主,輔以些許的綠色、紅色等其他顏色,十分符合人體視覺的健康需求。

剖面圖氣勢恢宏,很多剖面圖由於幅面大,出版社就採用摺頁的方式來印製這些剖面圖。像美國克萊斯勒大廈的剖面圖,如果把他兩邊的摺頁全部打開的話,畫面長度將近達到80釐米。這是克萊斯勒大廈剖面圖放在A4文件夾旁的對比圖。

一本適合10-16歲孩子閱讀的建築學入門級科普繪本


除此之外,《建築的故事》在附錄部分還列出了世界建築的索引和年表,把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建築在年表上一一羅列,幫助我們掌握世界建築史時間脈絡。


在《三體﹒死神永生》的最後,有這麼一個場景,當整個宇宙經歷降維打擊之後,人類文明存留痕跡的唯一方式就是主人公在石頭上刻的字。人類文明經歷了高速發展後,結果又返璞歸真,用最原始的刻石記事的方式來延續。

《建築的故事》裡所講的埃及金字塔、帕特農神廟不正是以石頭來記錄一個時代文明的體現嗎?

儘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建築已經脫離了以石頭為原材料的建造形式,但是,建築作為一種形狀龐大、位置固定、與人類社會關係密切的產物,依然能夠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記錄著當時代的文明,反映著當時人們的情感。

正如《建築的故事》裡所說的“偉大的建築不僅僅是美麗的藝術品,它們還承載著人們的夢想和希望。”只要人類還存在,關於建築的故事就永遠不會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