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西方文化有意義嗎?

陳修修


有意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不必跪舔。全世界好的地方都可以學,德國的一板一眼,美國的創新,日本的精緻……就像人無完人,也不是每個國家都是完美無缺的。但全部照搬就無意義了,要改良後用。我還是比較喜歡中國的,非常討厭公知,拿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不過最好大家都小康,不然真保證不了百姓的怨言。


憧憬勤奮


海納百川……[祈禱][祈禱][祈禱]


出彩的筆


學習西方文化當然是有意義的,並且還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過本博這裡是指具有先進意義方面的西方文化,洋為中用。而不是照搬西方那些腐朽沒落充滿資產階級欺詐行為的文化。

西方國家自文藝復興運動和工業革命以後,湧現出許許多多傑出的思想家、作家、畫家和無數的科學家,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而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封建王朝閉關鎖國的自我陶醉時期。當英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中國的大門之後,大量帶有“洋”字的商品蜂湧而至。依布匹服裝為例,這些由工廠大工業所製造的東西,其質量、價格及花色品種嚴重的衝擊了國內一家一戶男耕女織靠手工所生產出來的土布市場。

當然受到衝擊最深刻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走出國門,睜眼看世界。回國後無論是著述立說還是興辦新式學堂,拉開了向西方學習的序幕。1872年容閎奏請清王朝恩准,開始招募留美學童,前後分五年共派出120名12至15歲的少年赴美學習。

這些少年在美期間大都尚未完成學業被清王朝提前招回,但在後來的發展中絕大多數人成為清末民初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1人當了國務總理、2人曾任外交部長、3人任鐵路局長、6人任鐵路官員 、6人任鐵路專家、2人任駐外公使、9人任礦冶專家、1人任大學校長、2人任海軍元帥、14人提拔為海軍軍官等等。

綜上所述,學習西方國家的優秀文化和科學技術,彌補國內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短板,對促進國民經濟和各行各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些妄自菲薄,坐井觀天,夜郎自大的思想和行為是萬萬要不得的。承認落後,向先進學習,並不是什麼丟人之事。恰恰相反,知恥後勇才是人們所追求的正確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青年學生走出去,大批國外專家請進來,有力地促進了國內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和進步。使得國內某些方面的技術趕上或超過西方發達國家。5G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使得美國政府如坐針氈,特朗普、蓬佩奧之流動用一切手段,千方百計進行圍堵和封殺,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人終於有了讓歪果仁有所忌憚的先進的技術殺手鐧。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毛澤東早在上世紀的三十年代就提出了這一偉大的號召。使得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在前蘇聯的幫助下,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就建立起比較齊全的工業部門。在學習外國先進的文化技術方面,五十代年國家曾派出了大量去蘇聯和東歐國家學習的學生。這不能不說是開放的最早行為。總之,學習人類社會之先進知識為我所用,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進步和發展才是正確的選擇。(2020/08/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