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柏林电影节上,一部名叫《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的影片最终斩获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这个结果可谓实至名归。影片在圣丹斯电影节和第70届柏林电影节首映后口碑大爆,烂番茄新鲜度一度高达99%,拿下8.66超高均分,在参与评分的70家媒体中几乎零差评。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由女电影人伊丽莎·希特曼自编自导,茜德尼·弗拉尼根、塔莉娅·莱德领衔主演。不得不说,女二的颜值实在是太吸粉了,第一眼就会爱上的那种!而女主则是属于越看越喜欢的那种长相,在影片中凭借少得可怜的台词以及一张几乎没有什么明显表情变化的脸,深深地吸引了观众。
影片讲述了一个简单又复杂的未成年少女堕胎故事。
说“简单”是因为,影片紧紧围绕“发现怀孕-决定堕胎”这个情节链条展开叙事,没有什么多余的情节;说“复杂”是因为堕胎之路相当波折,女主角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农村少女Autumn,由于在家乡堕胎的种种限制,她和表亲Skylar两人启程前往纽约,进行了一场跨越州际之旅。
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一部与女性有着各种勾连的影片。
原因有很多:
首先,在题材方面,它非常直接地探讨了女性在堕胎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
第二,电影的绝对主角是两位女性,而且塑造的男性形象非常地“不堪”,甚至可以说让人讨厌;
第三,电影通过一幕幕生活化场景的排列组合非常细腻地表现了丰富的情感,影片自带“出自女性手笔”标签,如果不是一位内心敏感的女导演很有可能无法拍出这样的作品。
插一句,导演伊丽莎·希特曼的上一部作品是《沙滩鼠》,是一部男同作品,但是对主角内心世界之复杂的细致展现也为影片打上了女性导演的烙印。
从观影体验而言,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可能都不会太愉快。
作为女性观众,观看一位未成年少女身陷怀孕困境渴望借一场堕胎手术获得自我解放的艰难旅程,实在是五味杂陈。
我还设想了自己是一位男性,观看时会不会“被冒犯”,答案是“会”。
电影的大多数角色都为女性,男性角色只有四位:公开调侃女主是“婊子”的男学生、冷漠的父亲、占女主便宜的超市经理(女主是超市的收银员)、女主和表亲在客车上遇见的的撩妹男。
还有一个只出现了几秒却让人不适的男性角色,女主在地铁上遇到的猥亵男。
说到男性,就不得不提一下导演的特别设计。按照常理,既然是讲“堕胎”的电影,不管怎么样,男主应该是导致女主意外怀孕的那个“他”吧,鉴于“他”与故事的紧密程度,“他”好歹也应该露个脸,让观众看看“他”是何方神圣吧。例如,从属性的角度可以将“他”分为两种:眼都不眨一下地让女主堕胎的“渣男”,或者出于爱惜女主和孩子考虑而希望留下这个孩子的“暖男”。
但是在电影中,这位重要的“孩子他爸”却没有明确地出场,最应该露面的“他”因而成为影片中最神秘的角色。
由于人们常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到底是谁让女主意外怀孕?观众理所当然地会认为孩子他爸肯定在电影中出现过,考验大家理解和推理的时刻到啦!
于是,“名侦探柯南”们纷纷上线:从开头到结尾,只出现了四位有一定存在感的男性,在运用排除法后,根据电影呈现的“蛛丝马迹”,观众会把怀疑的目光锁定在女主父亲和女主男同学这两个男人身上。
多说一句,由于影片的留白比较多,至于女主父亲是亲生父亲还是继父,大家的答案也不一致。
毋庸置疑,对于“孩子他爸”的省略或模糊化处理是导演的有意为之。
为什么做这样的处理?我认为,导演旨在关注女性的堕胎困境,如果过多地展现”孩子他爸“的形象,电影就跑偏了,主题会从“女性如何自我保存”变成“展现男女的两性关系”,这样一来,原主题就被消解了,说不定还会变得有点狗血。
而对“他”做模糊处理,既能使主题更加明确,也增加了女主的悲剧色彩:当我们目睹得知怀孕“意外”后女主的孤独无助,自然会联想到导致这一出“堕胎”悲剧的孩子父亲的不作为与残忍。
但我个人认为,导致女主怀孕的那个“他”可能既不是她的父亲也不是那位男同学。因为对于这部作品而言,“他”是谁并不重要,“无关紧要”的他甚至都没有出场的必要。
但如果一定要在两个男人里面选择,可能性更大的应该是女主的父亲,更准确的表述是女主的继父。理由是女孩怀孕后对家庭的隐瞒和逃避。
其实,最开始,这部影片吸引我的是片名——《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在电影中,这四个词:
其实是相关人士在女主进行堕胎手术前就“两性关系”方面询问女主,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
例如,“你的性伴侣是否威胁或者胁迫你?”“你的性伴侣是否曾经殴打你?”“你的性伴侣是否强迫你发生性行为?”这一情节也是女主情绪波动最明显的时刻。
过往种种在女主的脑海中划过,她无法自控地留下了冰冷的眼泪,面部神情书写了她的内心汹涌。
在电影里,女主是几近麻木的,但她的痛苦我们感同身受。
电影结尾,女主神情疲惫地坐上了返乡的大巴车,等待她的未来又是怎样的光景?我们不得而知。
关注我|一个专注可爱的头条号
——持续更新(更多影视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