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近段时间,关于外卖小哥的报道很多,大家都是充满了人情味地关怀小哥们的工作现状,然后感慨系统、算法、资本对人的“压榨”。

但是这件事如果稍微往前联系一下,联系上之前也曾引起舆论热点的“996”的“福报说”,不禁值得略加琢磨一番。

“996”是特指比较集中体现在现在互联网行业中的“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而“福报说”则是企业家马云所讲的“996是福报”。

马云说完这句话后,可是被喷了好久。

为什么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其实当前小哥们的工作压力,虽然资本方试图把矛头引向消费者,甩给系统、算法以及背后的程序员,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那么复杂,它就是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一种关系的体现。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外卖小哥的工作其实与程序员相比,虽然工作内容不一样,收入也有差别,但本质上就是一样的,都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一种外在形式而已。

外卖小哥现在因为所谓的系统送达时限越来越短,而不得不冒着危险逆行闯红灯,甚至发生意外事故等等产生的巨大压力,其实和那些程序员因为层出不穷的项目、巨大编程量、维护BUG等任务不得不把加班、超时工作作为常态的工作压力,也没有什么不同。

既然处境一样,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被人称之为“福报”呢?

虽然当前各种媒体自觉的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表达感情,但是没有多少资本家站出来发声,这其实就还是旁观者和单方面的声音,少了另一方关键角色“心里的声音”。

但是没错,虽然资本家没有站出来碰这个霉头了,但这些看起来有些残酷和不讲人性的工作,确实也算的上是某种“福报”。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在批判之前,我们首先应当理解什么是“福报”。而要理解“福报”,我们必须理解“福”这个字的概念。

当然不能拿着《说文解字》的死抠词源、字根,而就是从中华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中,那些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的观念层面综合分析。

我们应当认识到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福”从来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两元论”里常常会把事物划分的一黑二白,似乎事物本身就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但是其实并不是的。很多人都理解世界上有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但在理解一些具体事物时就反而又会淡忘了。“福”的概念也是如此。

我们当前这个物质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的社会中,人对于幸福的理解是什么?抛去一切虚情假意的掩饰,什么“诗和远方”、“岁月静好”,直白一点说就是一句大俗话:“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这句话用直白一点的方式说,就是“什么也不用干,但是又有花不完的钱”。而“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其实就是人类无差别劳动产生价值的一种代表。

进而这句话就等同于,当前人类幸福的标准是“我什么也不用干,但是无论想要什么,别人都要给我。”

简言之“不劳而获,并且很多”就是当代人最大的幸福。

这就是完全单方面强调获得的幸福概念。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句老祖先的话早就已经点明了真理。

幸福虽然是以获得为主,但其中一定包含着相应的“损失”,也就是“祸”。如果没有“祸”的存在,那么大家也都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纯阳”立刻就会变成“至阴”,一切的获得,或许很快就变作极端的损失,将人拖入深渊。

恰如这些年很多突然爆红,又突然销声匿迹的公司企业,像那个“下周回国”的贾跃亭,以及自主投案的P2P钱宝网张小雷等为代表的公司,无不是在风头之上风光无限,金钱如滚滚流水而来,但是又没有给这个社会提供它应当提供的东西,尽它应尽的义务,然后一个锒铛入狱,一个有家难回。

割裂了损失、付出的幸福,根本不可能长期存在,这就是真实的逻辑。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在这个世界上,表面上看,确实有这么一群人,是这样“不劳而获”的生活,特别是在西方社会福利制度下的那些“蠹虫”,他们有劳动能力,但就是不工作,不给这个社会创造财富,就是要靠政府的福利救济而生活,甚至千方百计钻空子,过着极其颓废的生活。

甚至有的报道称,英国有的家庭为了能够享受政府对单身母亲的福利补贴(例如免费住房等),小姑娘从16岁就开始怀孕生子,然后就一个接一个生下去。

但即使如此,这些人也并非完全没有损失,这些人损失的是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他们虽然从绝对财富占有量来看,他们的生活水平,甚至还远远超过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民。但是考虑到富有的相对性,身边大部分人都比他们的收入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的。当然那些脸皮足够厚的人除外。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接受了“福”必然包含“祸”,得到必然需要付出,获得也必然会有损失这个前提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看似很不合人性的工作中,其实的确蕴含着很多可以理解的地方。

首先,和资本谈道德是没有意义的。

不管某些资本家因为身处社会主义国家,而被称为“人民资本家”,但资本的本质就是追逐利润,这和资本家本身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基本没有关系。

很多时候,即使资本家自己站有特定的立场,但是他也无法代表他所在公司的利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新闻,近期也有,说的是有的公司CEO站出来就某个政治事件发表一个观点,但是其所在公司立刻站出来发表声明,表态那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意见,生怕因为他个人立场偏差,给公司经营业务带来负面影响。

可见,资本对于自己千辛万苦、花大价钱请来的掌舵人,都会在企业利润面前迅速抛弃掉,更何况其他了,马克思关于资本的论述已经足够精辟,不必赘述。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其次,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现实环境下最好的选择。

“理性人”这个概念虽然有点绝对,但事实上确实如此,特别是在普遍教育水平和文化底蕴比较丰厚的中国,即使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也基本上都是在十分理性的做着决策。

既然是理性决策,那么每个劳动者在进入一家公司工作之前,自然就是有所考量的,可以说都是在做着自己当前最好的选择。

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新的公司,每个人都会直面很多风险,例如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这是风险;为和自己价值观念不同的老板工作,这也是风险;不能做展示自己最大能力的事情,这也是风险;甚至还必须委屈自己,总得对上级和客户委曲求全,这还是风险。但这些事情,每个人其实都会考虑的,都会在行动前给自己画上一个边界。

并且可以直白一点说,每个人进入一家企业,都默认着这么一件事,就是自己必将要被老板“剥削”。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不管是抽象一点的“剩余价值”,还是直观一点的,加班工资和劳累程度完全不成比例的超长工作时间,以及外卖小哥拼命被压缩的送餐时间等等。

大家入场之前,其实都明白这些事,并且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就像每一个入行跑滴滴的师傅,其实都很明白是自己买的车、加的油、花的养护,但是平台就是可以近乎“凭空”抽成走不小一块收入,但是他们依然选择去做了。

既然是已经默认并且接受的事实,那又有什么值得大肆喧闹的呢?

另外,即使是一腔热血、一时冲动、完全盲目的进入了一个行业,但毕竟这个时代早已不是过去那种一入行就是一辈子的时代了,又不是军户民户匠户明确隔离的时代了,谁都有选择离开的权力。

那么这些在抱怨自己被“996”压榨,被算法压榨的劳动者们,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呢?

原因很简单,他们也是理性计算过的,处在这个平台赋能的环境中,他得到的就是比付出的更多。

福大于祸,仅此而已。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事实就是如此,这个时代,每个个体都有机会获得一些十分强大的平台赋能,进而做到自己以往根本无法实现和达到的程度。

直白点举例来说,一个普通学历水平的农村人,单纯种地,一年下来一亩地不过千把块钱收入,但是他来到城市里,如果凭借着自己的力气或者一点水电工的经验,自己在街边揽活,或是进某个工地打小工,那就可以得到超过种地的收益,很大可能就可以在城市之中立足下来,这就是时代的红利。

进而,他还可以近乎没有门槛的进入到美X、饿XX等外卖企业,然后凭借一部智能手机,一个月就可以赚到在老家一年的收入,这就是平台的赋能。

这部分的收入差距,能是因为个人环境转变后,能力突然就巨幅提升了吗?还是努力程度就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肯定不是,就是因为时代红利和平台赋能。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有的人能够直观看到这些,所以非常踏实认真的做大做强自己的同时,积极的向大平台靠拢。而有的人即使没有明确的观念,却也在潜意识的支配下,做着类似的选择。毕竟“人往高处走”早就是普遍的共识。

即使是那些看起来有点消极求稳定的“进体制”,其实也是一种十分有思考的选择,毕竟体制之下,不管是行政部门还是国有企业,这都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而且十分强大的平台。

现实中,体制这个平台的门槛很高,其实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其中很多人并不是单纯为了养老而去的,而是这个平台可以赋予一个人很多种可能性,以及巨大的能量。

一个处长和一个工人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能够动用的资源是不一样的,可以接触的人群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平台的赋能。身份是什么,就是平台给的。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说到这里,虽然在那些并不厚道的企业、以及不算科学的算法的逼迫下,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些身处其中的外卖小哥们用自己的脚投了票,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自己的真实态度。

他们没有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并不是说明他们还没有被压榨到极限,而是他们其实很明白自己的真实边界:“如果我离开这个平台,我又是谁?我谁都不是,我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到那时,更加没有人会注意到我,更加不可能同情和理解我。”

那些在互联网公司里天天“996”,甚至“007”的程序员们,他们为什么没有选择离开,其实最近一个新闻已经告诉了世人。据说蚂蚁金服要上市的消息一经发出,顿时整个总部大楼一片沸腾,很直观的,又有很多曾经自视“社畜”、“代码狗”的员工可以自此实现财务自由了,那是几乎所有现代社会中年轻人的梦想。

这就是平台的红利,它就在那里,它是谁创造的?是单纯靠资本吗?是,但肯定不全是,这其中自然也有那无数在夜色中灯火通明下奋战的员工的努力的结果。

平台很多时候还是比较公平的。

而回过来,那些现在站在旁边发表议论,觉得外卖小哥“可怜”的人,不管是真的同情,还是表面安慰,其实也无非是还站在某个平台之上,旁观看热闹的看客罢了。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是的,这个社会上,成年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容易二字。这些小哥在承担着系统给予的重负的同时,一样赢得了自己对自己的尊重,甚至赢得了自己在社会中,家庭里的地位。这是另一层十分重要的东西。

而这个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大家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只要愿意去做事,并且只要心态放的够好,就总会有工作可干,总能赚到钱。

但其实世界并不是这样的,这些不断的推动就业,甚至保障就业的事情,只是发生在发展势头良好、社会治理程度很高的和平国家的现象。

在一个萧条的国家,想要有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就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奢望。不信可以看看委内瑞拉,这可是原本比较富裕的资源大国,现在是什么局面?

在一个战乱的国家,更是如此,别说保障吃穿住行了,哪怕是一个只要能够保证自己和家人安全的工作,恐怕都不是普通人能够实现的。不信可以看看叙利亚,阿富汗,现在是什么局面?

即使是在所谓的超级大国美国,在这个从中国经验出发,并不是真的无法应对的疫情面前,都导致近百年来最高的失业率。一个普通美国人,想维持以往的生活而不可得,这是什么局面?

人在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中生活的久了,就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都理所当然,但其实真的不是这样。

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安身立命、让自己家人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不管是买的,还是租的),让自己的后代能够赖以生活成长的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幸福的。

庚子杂说——有事情做就是“福报”

宁为盛世犬,不做乱世人”。

能够生活在这个和平、安全并且繁荣发展的国家里,这真的可以算是一种前世的“福报”吧。

而生活在这或者陌生或者熟悉的城市里,能够有自己安身立命的一份工作,无论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幸福吧。

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别人,但别着急同情,因为同情或许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而只是我们自己需要拿来安慰自己没有做好的东西。

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做好自己,保持修持,保持善意,就已经足够了。

而至于那些所谓的必须“一分付出就必须有一分收获”的等价交换,否则就是不公平不平等的想法,还是算了吧。

“福报”真的不是这些资本家给我们的,而是我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修的。

修福报,并不难,任何时候开始都可以,关键是从自己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