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週日晚上,從公佈入圍名單起就風波不斷的第30屆金鷹獎,終於頒獎了。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比起兩年前上一屆的天怒人怨李易峰拿視帝,迪麗熱巴拿視後,誰說好演員的春天要到了?呵呵 ,這屆的“最佳”名單倒是沒有那麼荒謬,但也透著一股一言難盡。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但在瘋狂批評金鷹之餘,我們也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事實:迄今為止,內地尚未有一個能純粹在專業方面被公認為公平公正的影視獎項。

一個都沒有。

電影方面的金雞華表,是公認體制內主旋律,而百花華鼎,已經完全是一場笑話。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劇集方面的飛天同金雞華表一樣,徹頭徹尾的主旋律路線,而白玉蘭、金鷹儘管是全國類獎項,卻多年被認為有地域性和圈層屬性,近兩年的獲獎名單更是要對專業性打個問號。

這麼多年這麼多場頒獎追下來,我幾乎絕望:非專業的影響越來越重,專業評判被擠到角落苟延殘喘。

作為典型的中國觀眾,我早已不自覺學會為獲獎名單尋找各種合理性說辭,而這幾年,我已說服不了自己。

這些獎項的含金量,就是被這些或說得過去或說不過去的理由一點點腐蝕、吞噬,直至最後的價值僅剩下粉絲battle小論文裡的那一行行字。

1

那些自我說服的理由

以下理由,都是這些年來,大家為看起來難以接受的獎項名單找出的說辭,或來自寬容的觀眾,或來自牽涉其中的粉絲。

——“主旋律嘛”

金雞、華表和飛天的主旋律屬性,已是盡人皆知。去年金雞把最佳影片頒給了《流浪地球》已是多年來的最大突破了,可對比《我不是藥神》與《地久天長》,細品還是主旋律之選。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更可怕的是這兩年,白玉蘭、金鷹也屢次把獎頒給“除了主旋律無甚可誇”

的作品和角色,比如金鷹的最佳男演員給《澳門人家》裡平平無奇的任達華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比如白玉蘭的最佳劇集和最佳原創編劇給了中段起崩得一塌糊塗的《破冰行動》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真叫人不知該先吐槽哪一個。

主旋律當然不是什麼貶義詞,獎項考慮主旋律因素,也並不是中國特產。

1995年第67屆奧斯卡,《阿甘正傳》力壓《肖申克的救贖》和《低俗小說》拿下最佳影片,在三部電影優秀得各有千秋的前提下,即使是《阿甘正傳》的影迷也不得不承認,制勝的因素是它更契合美國當時的主流價值觀與美國夢的精神內核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但關鍵在於,你到底要給主旋律,加多少分呢?

——“要講平衡嘛”

當一部影視劇各方面都很出色,出色到橫掃提名時,大家會覺得講平衡、分豬肉是正常的,全部拿下——哪怕是全面碾壓——才是不正常的。

說白了人情處處都在,大家都忙活了好幾年,所有的榮譽都被你一部作品拿走,不合適吧?

去年的白玉蘭,《都挺好》倪大紅拿了視帝,郭京飛拿了男配;《大江大河》拿了最佳劇集、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於是姚晨的落選視後,大家就迅速接受了這樣的解釋:重量級獎項,不能都給正午吧?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往前推,2012年的白玉蘭,《懸崖》拿下了最佳劇集、最佳編劇和最佳女主角,那前一年剛剛憑《借槍》拿下白玉蘭視帝的張嘉譯,無論在《懸崖》裡表現多麼亮眼,也很難蟬聯。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算是補償吧”

當有人屢提不中,或大熱爆冷,群眾惋惜到一定程度時,當事人後續憑平庸之作拿獎,大家就會理解為是一種

“補償”

比如孫儷《甄嬛傳》大熱的當年,白玉蘭視後卻頒給了《懸崖》的小宋佳,雖然小宋佳的表演相當驚豔,但嬛嬛的民間呼聲畢竟一騎絕塵,算得上是大熱爆冷了。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於是,兩年後白玉蘭把視後頒給了《辣媽正傳》的孫儷,雖然劇集稀爛,表演平庸,大家也就撇撇嘴,沒有多嘲。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地方保護嘛”

白玉蘭和金鷹都是全國類獎項,只不過落戶地方,由地方協辦。

金雞獎去年起永久落戶廈門,所以姚晨作為福建籍影人代表,成為去年金雞獎的形象大使。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所以,誰若一口咬定各大獎項在具體評獎過程裡完全不受地域性影響,那我真是要問上一句:成年了嗎?工作了嗎?

這幾年來,金鷹獎無論是在金鷹女神的人選上,還是在票選男女演員的提名上,都明顯傾向於湖南衛視播出的劇集。

而白玉蘭在同等條件下更易於頒給東方衛視播出的劇集和滬圈主創,也是肉眼可見的傾向。

2

當理由成了詭辯

大家都不是真空里長這麼大的,上述在評獎過程裡起作用的理由,多少都能理解一些。

但理解歸理解,當事情走向離譜的程度時,該罵還是要罵的。

——程度問題

孫儷靠《辣媽正傳》拿下白玉蘭,從補償的角度勉強解釋,但當年提名名單裡赫然還有《父母愛情》的梅婷,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童謠的《大江大河》人設棒,表現也不錯,可劇集三分之一就角色下線的她,橫掃飛天、白玉蘭、金鷹三大電視獎項三提兩中,甚至還力壓《小歡喜》的小陶虹,拿下金鷹不分主角配角的最佳女演員獎,僅僅是主旋律+表現不錯,實在無法服眾。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去年她勝過劉琳的《知否》大娘子拿下白玉蘭女配時,我的反應是“Emmm,it's ok”——有不同意見但能接受。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但這次她越過《小歡喜》小陶虹拿下最佳女演員,我的反應只能是“Come on,really?!”——認真的嗎?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能被非專業理由說服的前提是,程度和尺度不要太過。

換句話說,哪怕有這些理由存在,我們也頂多能接受85分壓過90分,沒可能接受60分甚至不及格,越過大把80分以上的作品,直接拿獎。

迪麗熱巴靠《漂亮的李慧珍》、李易峰靠《麻雀》雙雙拿下雙杯,就是完全無法接受的離譜。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而近年來屢屢拿獎的大量主旋律作品,從劇集本身的水準來看,不少都平庸無比甚至錯漏百出,但因受眾並非網絡活躍分子,於是就神隱在流量後面,避過了罵聲。

——詭辯手段

更可怕的是,上述理由為獎項主辦方和各家粉絲提供了一個豐富的詭辯理由庫,需要時就往外扯一個,總有用得上的,總能解釋得通。

獎給了資歷淺演技差的流量,叫鼓勵年輕演員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給了表現平庸但資格老的演員,叫排資論輩、尊重前輩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給孫儷《辣媽正傳》是補償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到多年提名未中的海清,就拿《小歡喜》“沒突破”說事兒了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那你要問獲獎的閆妮《少年派》也沒突破啊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就會有人跟你扯平衡:你看《小歡喜》拿了最佳導演和最佳女配,總不能都給你們吧……

百花把影帝給《烈火英雄》黃曉明,你但凡破口大罵什麼鬼?就一定有人跟你說:哎呀張譯在《祖國》裡戲份少,肖央的《誤殺》是翻拍,張涵予在《中國機長》裡發揮一般,《無雙》周潤發畢竟是香港人……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要是有人膽敢問出那個終極問題:哎為什麼同一個頒獎,A獎項你們就考慮主旋律,B獎項你們就鼓勵年輕演員,C獎項你們要拿去排資論輩,到了D獎項你們就玩平衡了呢?

結果很可能是:“閉嘴,下一個!”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看到了嗎?這套詭辯術能解釋任何荒謬的獲獎結果,只要ta想,只要你信。

至於背後決定獎項去向的博弈與決定性因素,就被一層層深深遮蓋住了。

而整個過程裡,到底還有多少人在意

“水準”這個本該壓倒一切的硬標準?

迪麗熱巴的《李慧珍》和李易峰的《麻雀》就是不及格,孫儷的《辣媽正傳》就是徹頭徹尾的平庸,任達華的《澳門人家》就是不倫不類,黃曉明的《烈火英雄》就是劇本稀爛演員油膩僵硬凹造型——甭管多少獎項背書,指鹿為馬,說破天去,不行就是不行。

3

當底線都守不住


我們當然承認,獎項是人選出來的,人都有主觀傾向性。但公正與否,差別在於是否喪失了客觀標準,喪失了底線。

換句話說,在張譯《雞毛飛上天》和陳建斌《中國式關係》中,無論你選了哪一個,我們都能接受為衡量或口味。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但你要在鄧超《烈日灼心》、黃渤《親愛的》、馮小剛拿了金馬影帝的《老炮兒》中間,選擇了馮紹峰的《狼圖騰》,那我就有一句髒話,不知當講不當講了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傾向,要在基本水準以上才能被視為理由,而不是狡辯。

我們都知道國際知名電影節都各有口味偏好,威尼斯、戛納和柏林電影節因此被人戲稱為“先鋒茶話會、噱頭拍賣行、政治教管所”

但這也是以水準之上的專業判斷為前提和底線,不會過多折損它們的公正性。

而國內的影視劇獎項,大多數連基本底線都守不住,又何必拿審美傾向說事兒呢?

缺乏氣質上的一貫性,也是國內影視類獎項的通病。

金鷹獎,早年間與飛天白玉蘭差異不大,2010年後偶像劇大盛,它從嘉賓到獎項再到噱頭的設置,都更俯身遷就年輕人的口味,讓寶國叔這樣的老戲骨,直言不諱說了這樣的話: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圖源見水印

那它能一條道走到黑,也算是在爭議中找準了定位。結果上屆鬧了迪麗熱巴和李易峰的大笑話後,今年又縮了回來,把獎塞給了童謠和任達華。

你作為一個獎項的一貫性,到底在哪裡呢?

更糟糕的是保守滯後

獎項不僅僅是對過往的表彰,更應是對未來的展望

結果國內影視類獎項一個比一個滯後,別說引領,就連順應國內影視行業的發展趨勢,都比市場和觀眾慢上個四五拍。

2017年,我們就出現了《無證之罪》這樣不輸電影質感的網劇,出現了《白夜追兇》這樣在劇作上有開拓意義的大爆作品。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可到了三年後的2020年,金鷹和白玉蘭才允許網劇進入提名(白玉蘭還需要網劇有電視劇備案),但優秀網劇主創依然在各大重磅獎項裡顆粒無收,只有王倦的《慶餘年》最佳改編劇本碩果僅存。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比滯後的保守更可怕的,是息事寧人造成的保守。

這兩年獎項的頒發給人以這樣一種強烈的感覺:拼背景的拼背景,拼資歷的拼資歷,拼人脈的拼人脈,

拼到勢均力敵、給誰都會得罪人時,就把資歷深的實力派和老戲骨推出來應付事兒,儘管ta們的作品和表現都不是當年最佳。

當獎項主辦方只想著“不得罪人就好”,你還能指望他們什麼呢?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寫這篇推送時,我的微博首頁一半在罵金鷹獎,一半在罵平遙影展收歸體制內。

金鷹獎獲獎名單惹爭議,但國內影視獎項裡,荒謬的只有金鷹獎嗎?

我並不是說,體制內就一定辦不好影視獎項——政府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和推廣能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但當人在局中時,考慮的諸多因素裡,專業水準,一定不會排在很前面。

當下這個局勢中,你甚至無法找到一條專業佔比高一點的路徑。

體制內插手會走向保守,體制內放手又會被資本壟斷,行業自治會變成人脈遊戲,觀眾投票會淪為粉絲戰場,像賈科長這樣能堅守理想的獨立影人,又勢必會被各種力量拉扯。

就連金掃帚這樣的業內自發+民間投票的“選差”,都無法控制粉絲瘋狂為對家刷票。

放眼望去,如此龐大影視市場,竟然找不到一個能坐下來單純評判劇作水準、鏡頭語言、敘事能力、角色塑造和技術水平的場子。

現在你還覺得,荒謬的,就只有金鷹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