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在马未都身上有诸多身份,作家、影视编剧、文化学者、北京老炮儿、大院子弟、自媒体大咖、著名文物收藏家,但这些身份都不是马未都最为中意的那一个,只有“观复博物馆”馆长的这个头衔才是他几十年来巨大成就的缩影。

当年“观复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一家私人博物馆,而如今它是唯一能够不通过其他渠道去输血,光靠门票收入就能自给自足的博物馆。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马未都在观复博物馆录制节目

马未都形容自己是一个民族情节很重的人,它做博物馆的初衷是想要提升中国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他在例行的会议当中常和自己的工作人员说:“我希望有一天我彻底退休,我能以一个游客的身份买一张票,到这里面走走看看,如果这里的东西依旧保存完好,并且整个博物馆仍旧能够井然有序的运转,它不因我个人的变故而变故,完全和我在的时候一样,那我就放心了”。从它的言语中我们能够体会出,他希望的是观复博物馆能够完整而有效的留给这个社会。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马未都在观复博物馆举办签售活动

它也曾公开对媒体说,他并不打算将这些藏品全部传给自己的儿子,至多是留一两件给儿子做个念想。

而在好友王刚眼中,马未都开设博物馆那是炫耀的极致:“所谓的臭显摆到了马未都这种境界就是终极了”在CCTV10的采访当中,王刚曾如此说道。

年轻时候的马未都在朋友眼中是个异类,80年代的时候,人们开始对电子产品趋之若鹜,许多人买日本进口的录音机,电视机,而只有马未都却对一些瓶瓶罐罐、旧桌子,旧板凳感兴趣。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马未都与王刚出席活动

每次马未都收回一样自已心仪的宝贝都会拿到朋友那里炫耀一番,有一次马未都低价收回来一个赏瓶,他兴奋的一路小跑就回了家,用他自己的话说,马路边的护栏他飞奔起来直接一迈腿就跨过去了。而瓶子就用两只手抱着,摔了自己也不会伤到它。

到了朋友家,他一通砸门,屋子里的电视声音开得大,听不见他敲门,可他仍不愿意就这么离开,直接抡圆了大腿踹门,这时候才有人出来开了门。他两眼往屋里一扫,人还挺多,他直接冲进屋子里,把电视关掉,然后把瓶子往电视机上一放:“这个破电影有什么可看的,演一百遍了,给你们长长见识,抬脑袋看看我这个宝贝”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马未都鉴宝

众人看得是一脸茫然,电影正看得入神,大伙的兴致全被马未都搅了,关键是在众人眼中,马未都这个没溜儿的人风风火火赶过来就为让我们看个破瓶子,据说还没少花钱,这不是活糟吗,200块钱,干点什么不行。

看众人对东西不感兴趣,也无人发问,马未都干脆自己滔滔不绝得讲解起这件东西的历史和来历,大家依旧听得云里雾里,纷纷找各种理由告退。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马未都鉴宝

如今这件宝贝再也不可能在9寸的电视机顶上展示给人看了,而是静静陈列在他自己的观复博物馆当中,今天您再想搂它一眼得花100块钱买张门票,如果想让人在旁边给你讲解一番,对不起,400块。

在马未都刚开始搞收藏的时代,北京的文物都不叫文物,潘家园叫“旧物旧货市场”,再早的时候北京当时只有“八面槽”的收购站可以收旧物,挺好的老瓶子几块钱就卖了,五块钱你卖出去个青花瓷大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便这样人家也未必愿意要,你要再多墨迹两句还就得自己留着了。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潘家园旧物市场

俗话讲“盛世搞收藏”,从改革开放之前到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人们的生活还相对比较贫瘠,大部分老百姓的追求还停留在物质方面,老百姓力求先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文物只是小众文化,所谓的收藏圈也只不过是一群“怪人”的自娱自乐,火热的古玩市场也就无法形成。

今天的人可能无法想象,五块钱收人家个东西还摆谱儿,跟求着他似的,可那时候还就真没人把这些破烂儿当东西,马未都纵使在古玩行有多大的成就也无法得到身边人们的认可。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观复博物馆中的挂屏

马未都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件就是观复博物馆单独一个展厅当中,挂在墙壁上的挂屏,这件东西当时花了他1600块钱,这笔钱是马未都攒了很久准备买电视机用的。那天马未都拿着钱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家人没等来电视机,而是看到马未都抱着一堆破木板子回来了,如今这个挂屏的价值大概买1000台电视机都有富裕。凡是到观复博物馆看这件展品的人,都是拿着放大镜,趴在跟前,一脸受宠若惊的模样。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观复博物馆中的马未都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东西当时就是个死物件,哪有电视机那样丰富多彩,但马未都却对着这件东西看了几十年,他看到的远比电视机里涵盖的内容更多,在他看来那是就是活生生几百年的历史,并且是能够伸手便能触碰到的历史。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观复博物馆内部

作为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也有着它很私人化的特点,里面养着五只马未都最喜欢的猫,后院小桥流水,长廊上铺盖着密密麻麻的植物,马未都常常在工作之余溜达到这个私人空间当中小憩。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马未都在博物馆的后花园

在那些明清黄花梨的家具环抱之下,还有他私人的会客厅,有重要客人到来,他们就坐在价值几百万的文物上面喝茶饮酒,时不时马爷还不忘了显摆一下:“看见咱喝茶的这张桌子了吗?当年和珅他们家吃饭用的,今天咱们用它喝茶”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观复博物馆内部

一转弯儿出去,看见一张比这还大的桌子,马未都轻轻拍了拍这张黄花梨的桌子:“这是中国最大的黄花梨案子,李翰祥导演临终前把它托付给我了”。一推门,他又进了一间屋:“再看看这个,当年王世襄先生用这个当案板在上面剁菜,多年后它出现在苏富比拍卖现场,被我重金购得”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马未都在观复博物馆会客

仿佛每一件东西的背后都有故事,别人越听兴趣越大,追着他问:“噢,你问这个呀,这东西当年王老先生的,爱不释手啊,当年恨不能藏被窝里,只许人看不许人摸,谁想买也没戏,如今老先生作古,这东西成我的了”。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观复博物馆内部

在文艺界有许多人都是文玩收藏爱好者,如李诚儒、张铁林、王刚、蔡国庆等,但没人能够达到马未都的高度,王刚想起马未都的“发家史”常常感叹,在那个黄花梨家具全部卖了换组合柜的年代里,谁能想到当时几块钱卖掉的东西今天它就能值几百万呀!

为了开设这个博物馆,马未都前后付出了20年的心血,如今它除了北京之外、还在上海、厦门、杭州、天津、哈尔滨设有分馆,“观复”俨然已经成为了马未都创造的一个文化品牌,既然身边的朋友们没人看,那自己就把他们放进博物馆里,让大家花钱看。

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炫耀”到了这种程度就是终极水平

马未都

看到今天的观复博物馆门庭若市的样子,我才算理解了王刚当初那句话的真正含义,北京大爷就是玩也要玩得极致,玩得到位,玩出花样来,玩出文化底蕴来,让人人都得对他竖大拇指,不服不行,哪怕吹牛也要吹最大的牛,哪怕臭显摆也要达到最大的排场,这才是终极的炫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