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王澍把中國的奢華建築稱為“驢糞蛋表面光”工程。外部光鮮,內部省錢,十年後就不能看了。 (曾翰/圖)

王澍,生於1963年11月,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建築學學科帶頭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985年,王澍畢業於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工作。2000年王澍獲同濟大學建築學博士學位。2012年2月27日,王澍獲得了2012年普里茲克建築獎,成為獲得這項殊榮的第一個中國公民。這一代表全球建築領域最高榮譽(相當於建築的諾貝爾獎)可以說是中國建築行業的至上光榮。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建築大師的15個經典案例。

烏鎮 · 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場館由「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領銜設計,建築風格兼顧了傳統江南水鄉的特色和現代建築理念。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在建築外立面設計上採用260萬片江南小青瓦,5.1萬根鋼索以網狀肌理寓意互聯網。整體呈現江南古老建築與現代網絡相融共生的和美場景,也和整個烏鎮形成富有生機的時代對話。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整個中心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場館分為會議中心、接待中心和展覽中心三個功能區塊。其中佔地4000平方米的主會場可容納3000名嘉賓記者參會,另有十餘個大大小小的會場,用於舉辦互聯網大會各分論壇。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進會展中心,像是進入古色古香的江南園林。白牆灰瓦、小橋流水,古拙的外立面讓這座現代化建築完美地融入了江南風景,而一些古建築的上的木結構、青石磚等元素,也點綴其中。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文村

該項目的建築設計師王澍和其他一些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建築師一樣,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在嘗試學校、博物館、公寓等類型的項目後,洞橋文村是王澍的第一個農居房項目。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文村依山沿河而建,周圍是農田。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清晨,濃霧下的文村新建農居房,大部分新建建築位於村子西端,除此之外,文村中的部分老建築也經過立面改造和修繕。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從農居房的使用上,建築師針對家庭結構也有所考量:一幢房住上下三代人的情況在農村十分常見,但是不同代的人總有各自年代的生活習慣,一起生活難免會有矛盾,而文村新農居房的結構是:大部分農居都有貫穿三樓的天井,而一樓與二三樓在屋內是不能上下走通的,一樓的人只能通過屋外的樓梯上樓,這就意味著二三樓的年輕人生活不會被一樓老年人打擾,但是通過內部的天井,兩代人還是可以有視線和聲音的交流。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走近建築大師王澍,15個作品帶你一起欣賞!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

杭州有座象山,一彎清水環繞。依山傍水,有人築起樓房。這樓房並無規則的錯落在那裡,似乎是從山腳下生長出來的。

這裡就是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象山因為校區的存在,為人熟知。有篇文章寫到:象山是何時有的?答案是:自從象山校區建成後,就有了象山。

象山校區建築出自2012年建築界諾貝爾大獎——普利茨克獎得主王澍之手,恐也是他目前最大規模的建築實驗。從這批建築裡,吾人可以看到建築師的個性,看到手工年代的下水道,甚至能見到古建築上樑時的桃符,上面虔誠地寫著:上樑大吉。從這批建築裡,可以體會出一種中西文化的交融,更多是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陰陽八卦、書法繪畫,無所不包。

水中的美院,也顯示出了作者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追求

王澍對待材料有著非常獨特的見解,這就是象山校區中的一道很有特色的牆面

建築本身的運動曲線和丘陵的起伏相呼應,它在視覺上形成一條紐帶,迴廊和走廊像蛇一樣穿梭在建築的內與外,好像是加強了建築的呼吸。

豐富的牆面細節,多變的窗格充分顯示了設計者的創意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水岸山——獲獎之後王澍的第一件最著名的作品

位於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水岸山居”,是教授王澍為學校設計的專家樓,也是他獲得“建築界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後的第一件作品。

王澍最新的課題,就是如何將傳統的夯土建築應用到現代。水岸山居就是他們的“科研成果”。波浪形的黑瓦屋頂,黃色的土牆,水岸山居宛如水鄉的長廊,又如山地的村落,而它利落的線條和迴轉的空間,也充滿現代美感。

在水岸山居這樣一個實驗性的建築中,王澍既探索了生土材料,也嘗試在一棟建築中解決一個村落的設計,“它還是用建築的方式,演繹中國傳統的山水繪畫和進入式結構。如果把這個建築立起來,它就像一個山水立軸。”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

文正學院圖書館位於景色優美的翠微湖畔。位於江蘇省吳縣越溪,建築面積9600㎡。為學生提供上網、閱覽、計算機課程學習等多種服務。

如何讓人生活在處於“山”和“水”之間的建築中,以及蘇州園林的造園思想是設計這座圖書館的背景。基地北面靠山,山上全部竹林,南面臨水,一座由廢磚廠變成的湖泊,全為坡地,南低北高。南北向進深淺,東西向以水為界,曲折狹長。

按照造園傳統,建築在“山水”之間最不應突出,這座圖書館將近一半的體積處理成半地下,從北面看,三層的建築只有二層。矩形主體建築既是飄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這個方向是炎熱夏季的主導風向。值得強調的是,沿著這條穿越路線,由山走到水,四個散落的小房子和主體建築相比,尺度懸殊,但在這裡,可以相互轉化的尺度是中國傳統造園術的精髓。

基地北面靠山,山上全部竹林,南面臨水,一座由廢磚場變成的湖泊,全為坡地,南低北高,高差4m。南北向進深淺,東西向以水為界,曲折狹長。按照造國傳統,建築在“山水”之間最不應突出,這座圖書館將近一半的體積處理成半地下,從北面看,三層的建築只有二層。矩形主體建築既是飄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這個方向是炎熱夏季的主導風向。值得強調的是,沿著這條穿越路線,由山走到水,四個散落的小房子和主體建築相比,尺度懸殊,但在這裡,可以相互轉化的尺度是中國傳統造園術的精髓。而從一個文人的角度看,那些小房子也許更重要,例如,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圖書館的“詩歌與哲學”閱覽室,便是一箇中國文人看待所處世界的“觀點”,一個人與自然生態相互平衡的位置。

波光粼粼的藍色湖面是前景,幾個白色“盒子”似跳躍般的姿勢,又似隨意堆放的幾何體,動靜之間,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有篇建築評論文章 這樣分析王澍:“很長一段時間,王澍痴迷於一種遊戲……晃動著手中的木盒,六隻觳子在盒子中滾動,彼此撞擊或撞向合壁發出清脆的聲響,隨後呈現在桌面上的 是六隻堆疊或散落的立方體。”

這句話的意思用在文正學院上正恰好。“幾個小立方體甚至衝破了大盒子的重重束縛,破繭而出,從而完成了一種‘複雜建築——簡單城市(complexhouse—simplecity)’的躍進。”

瓦園

一片草木茂盛之地,地下60cm處隱存著一座古蹟的基礎,瓦園將以一種小心的建造方式輕放在那裡,將用回收的江南舊瓦,支撐起一片巨大瓦面。一半平鋪,一半沿對角線起坡。它既是場地,登臨其上,又似屋面,它實際上是一種全新意識的園林,瓦園,一處沉思與反省之地。傳統中國建築畫多用一種低角度俯瞰,這種視野是特別超越性的。用回收舊瓦建造,重啟了中國傳統上建材循環利用的可持續建造方式。瓦園一隅,王澍和他帶去的工匠會建造一處竹材敞廊,許江以象山校園青瓦屋頂為題材的組畫“黑瓦、白瓦”將懸掛在那裡,與威尼斯滿城瓦頂相對,構建起一位建築師和一位藝術家關於超越城市的對話空間,登臨其上的視野,根源於超越、沉思。方案以一種極具觀念性的簡練表達,構成一種現代人的心靈震撼。當觀者走上瓦園棧橋戛然而止地回望,或許會在心靈深處升起城市對文化根源的鄉愁,這種鄉愁將掠過大地,超越城市和國界。

上海寧波滕頭案例館(已拆除)

寧波滕頭案例館位於上海世博園區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北部,與西安大明宮展館和沙特麥加館為鄰。展館總建築面積1200㎡。

設計師以碎片的方式,構造出一種新的東西來。滕頭館是一種新鄉村模式中的一個“構造單位”,形體方正,簡單平靜,震撼人的東西隱在建築的內部。建築外觀為一座上下兩層、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是一個簡單長方形圍合的空腔,下屋上園,人從地面沿小道蜿蜒而上,又似層層高臺。兩側長向牆不需開窗,短向兩端為洞。建築高約13m,樹種於屋面上,約高10m。人行其中,視角是水平加些微的仰視,感覺身體被包裹著。

滕頭館的黑白相間的民居風格的外牆是用50多萬塊廢瓦殘片堆砌的。它們其中包括元寶磚、龍骨磚、屋脊磚等,年齡全部超過百年。展館內厚厚的水泥牆上,凸顯的紋理竟是竹片肌理,這是寧波工匠採用獨有的竹片模板製作技藝製成的“豎條毛竹模板清水混凝土剪力牆”。館內佈置“天籟之音”、“自然體驗”、“動感影像”、“互動簽名”等特色區域。“天籟之音”的創意來自中國獨特的二十四節氣文化,參觀者在館內可以聽到不同節氣的“天籟之音”;在“自然體驗”區域,參觀者可感受滕頭村的生態環境,體驗濃郁的鄉土氣息。

三合宅

在四方當代藝術湖區內,坐落著一座由中國著名建築師王澍設計的“三合宅”,這個三面圍合一面開敞的建築,在空間上是內聚和封閉性的,在形態上保持建築與空間的連續性,這種連續性不僅在於建築本身,也體現在建築與城市的關係上,是設計者對於“中國房子”範型的一次具體的操作。它的顯現與修正來源於具體的功能與構造問題的思考,例如屋面的做法,為了解決雨水的排洩,雙曲面就是一種自然的選擇,在這裡,造型的考慮是次要的。

房子的基本狀態“睡著了”,建築師引入了“席居”的生活制度。房子與居者同為“夢遊者”。空間形態與人的身體做緩慢、沉重、顛簸著的卻沒有中斷的移動。房子中間圍著一方淺池,水波、睡者、房子互相盪漾。溫暖的目光看著周圍世界的流衍。材料方面使用了產自蘇州的水磨清磚貼面以及切割打磨的大青磚等傳統材料。整體呈現了和諧自然的一派禪境。

五散房

“五散房” 分別散佈於鄞州公園各處,它們有著藝術的概念,卻不奢華,在一個廣袤的田野裡產生,卻與城市貼切地交融在一起。它們由中國美術學院建築系主任、著名設計師王澍設計所形成的“五散房”。形成閒趣、隨適的狀態:一座是畫廊,一座是咖啡廳,一座是公園管理用房,兩座茶室建築。五座建築採用不同的技術手段,不同的地方材料,不同的建造技術,在公園內營造出不同景觀建築的特性。這“五散房”不傳統的園林建築,卻讓市民引發 了對傳統元素、現代建築材料表現出的後現代藝術概念。

“五散房是5處小公建,一共才2000平方米。這的確是一次小實驗,為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二期項目積累了很多建築類型和建造方法上的實際經驗,這也是我們業餘建築工作室的工作方法。”建築師王澍說。

據王介紹,幾年前,五散房分為茶室、畫廊、咖啡廳、管理用房等。分別用了5種不同的建築類型和建造方法。

畫廊背丘面湖,屋頂一波三折,簷下空間具有典型江南建築的氣候特徵,建築前後各設兩條礫石幹鋪帶,可以作、為戶外盆景的展示場地;咖啡廳屋面地面均為曲面,柱子微微傾斜,桌椅均根據地面的變化特殊設計;茶室採用合院形態,6米高的院子中圍著一個3米高的青磚臺,種著兩棵大樹,樹影隨風移動;另一個茶室的屋面由鋼構玻璃建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經一小橋直入;管理用房以平屋頂立方體建築為原型,屋中人可穿越建築一直看到湖面。

“五散房”所採用的牆磚,有的完整有的殘缺,有的厚有的薄,有的雕花有的沒紋,有的平直有的帶弧,都是從老房子中拆下來的回收利用磚,而且採用了最傳統的夯土技術。

王表示:“設計‘五散房’,當初出於3種考慮。一是如何做才能體現具有中國氣質的現代建築;二是如何不侷限於造房子本身,和場地、環境有特殊的配合;另外,還嘗試了各種不同的建造方法和建築類型,譬如用夯土技術、鋼構玻璃、預製混凝土等一些中國傳統的建造方法。就像是做科學實驗,這些小實驗後來在象山校區二期項目中都有所體現。”

“中國的建築工人多少帶有點傳統的手工藝,但是現在對傳統的做法反而生疏了,很多手工藝不用,所以退化,進而被遺忘掉了。我們用一些小的實驗,進行了大規模的推廣,象山校區一共有15萬多平方米,都使用了傳統工藝和建造方法,目的是為了推廣,這樣才有價值。中國的手工藝成本相對便宜,但傳統工藝只有被使用才能夠繼承下來。”王澍說。

寧波美術館

2005年10月,寧波美術館落成,它是由輪船碼頭航運大樓改建而成,規模僅次於北京中國美術館。整座美術館外牆由青磚、木材、鋼材構成,像一艘即將遠航的輪船,給人的印象是沉穩、內斂、厚實,又略帶幾分神秘。

作為三江文化長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寧波美術館也是國內乃至國際上為數不多的擁有碼頭的江邊美術館。據瞭解,該館總投資1.2億元,分大小展廳9個,佔地面積1.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31萬平方米,集收藏保護、陳列展覽、學術研究、藝術交流、藝術教育、文化休閒等功能於一體,是現代化、高品位的造型藝術博物館,同時也是一座既有港口特色、富有現代氣息,又具備中國氣派的公共建築。

由寧波航運大樓改建的寧波美術館。在長寬各4米、高1米的紅磚展臺上,六隻模型演繹著整個設計的過程。而看上去,這些美術館的木製模型比老的航運大樓更像航運樓,一些標誌性的符號,譬如碼頭,不是被抹去,而是被強化了。在王澍看來,碼頭是寧波這座港口城市最有活力的東西,體現著城市生活的延續性。

寧波博物館

村莊拆除後的殘磚碎瓦,

在他的手中變成了人們記憶的城堡。

……

青色的天空,

映襯著灰色的磚牆。

時間在牆上留下衝刷的痕跡,

乍一看有種古舊城牆的感覺

但仔細一看,

這個“古舊城牆”卻充斥著,

顏色、大小、造型不一的磚塊。

視線稍稍往旁邊移動,

開闊的路面上汽車在穿行,

不遠處還有現代的高樓。

“古舊城牆”所在的這片區域是寧波的CBD(中心商業區),按照寧波當地的說法,這塊區域是他們心中的“小曼哈頓”。光從名字就足以看到這塊區位的重要性。

“小曼哈頓”所在的這塊區域,以前散落著幾十個美麗的村落,城市擴張到這裡,這些村落開始被拆得殘缺不全,走在這些拆除不久的村子裡,隨處都可以看到殘磚碎瓦。

但也沒過多久,這些空地方加上週圍的稻田漸漸被辦公樓、廣場、文化中心填滿,中間空出了一塊,作為博物館的所在地。

王澍決定蒐集散落在村落廢墟上的殘磚碎瓦,

就用這些來建造屬於當地的博物館。

一塊一塊蒐集起來的破磚爛瓦,

遺棄在廢墟里根本不會有人注意,

或許就這樣永遠被埋藏到地下。

但當把所有的碎片拼湊起來,

卻變成了古舊滄桑的博物館。

望上去渾然一體的博物館牆壁,

看起來不過是普通的磚牆,

但當靠近後才恍然大悟。

蒐集起來的殘磚碎瓦,

相互交錯堆疊起來,

變成了博物館獨有的牆壁。

在博物館的牆上,

你看不到一模一樣的磚瓦,

每一塊都是絕無僅有,

經過時間打磨過的。

這裡的每一塊磚,

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有的水泥石灰都還沒有完全去除,

有的還雕刻著自己的身世來源。

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存在過的村莊,

在博物館的牆壁上大都能找到殘磚碎瓦。

所有的殘磚碎瓦堆疊起來,

變成高大的博物館牆壁。

彷彿是在訴說著他們搭建的村莊,

曾經驕傲的存在過。

除了殘磚碎瓦堆疊的牆壁外,王澍還用江南常見的竹子作為模版,澆築了博物館的外牆壁。

竹條模板澆築的牆面,線條分明。

一邊是古舊的殘磚碎瓦片堆疊的牆壁,

一邊卻是現代感十足的混凝土牆壁,

像是新舊的時光在相互交流著。

博物館建成後,總會有人短時間內一次又一次的來到這裡。

當被問到原因的時候,他們卻說:這個地方全都被拆光了,變成一個新城了,只有在這座建築上,我能夠找到我過去生活的痕跡,我是為此而來。

這棟用殘磚碎瓦堆砌的博物館,像是用歷史碎片堆疊成的古舊遺蹟,每一個當地人在這裡都能找到一絲過去生活的氣息。

這座記憶的城堡,

是當地人最懷念的去處。

美好的過去或許有很多,

難能可貴的卻是去留住它。

南宋御街

2007年,杭州市政府找上王澍,希望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歷史街區綜合保護與更新。當時的御街,已經非常破敗。這條據說南宋皇帝走過的6公里長街,已經很長時間不維護了,商店很少,就剩下一些賣便宜貨的,牆上的灰一塊兒一塊兒的,街上的人稀稀拉拉,晚上只有幾個像鬼火一樣的路燈。

這條承載了很多杭州人回憶的老街,成為了杭州老百姓的一塊心病。從2001年開始,各方就已經圍繞著怎麼改造這條街道展開了討論和探索,但一直沒有找到特別理想的方案。最初,王澍並不想接下這個項目,“觸及的利益太複雜。”

面對找上門來的政府,王澍提了六個條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設計之前,必須有至少半年的時間做深入調研;第二,堅決不做強制拆遷,保持足夠數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層皮,要做有縱深的街區;第五,用新的小建築系統將街道縮減到原來12米的寬度;最後一條,只做1公里的示範。

王澍瞭解政府的心情:“我知道你們很急,希望我們馬上就做設計。可能7月份開始做設計,年底就動工,這是中國的政府項目一貫的作風。”本以為這六條苛刻的條件提出來,對方就知難而退了,可出乎他的預料,政府竟然全部答應了。

帶著美術學院的兩百多名師生,經過半年的調研,王澍拿出了方案:完全停止拆遷,在不動遷任何一戶居民的前提下,原地改造所有老舊建築,包括歷史悠久的木構民居、民國建築和近50年的磚混民居,原住民也是維繫本地文化的重要載體。

在王澍眼裡,歷史街區的保護是要有延續性的。他認為,歷史或者傳統,是指一直到今天為止的連續發生的所有東西,不是說明朝是歷史,清朝就不是,或者清朝是歷史,民國就不是。“我們面對的是城市,而不是一個建築,是需要從城市的角度進行梳理。中國現在很多打著‘保護’的名義做的設計,形同於破壞,就是‘保護性破壞’。

針對王澍提出的保護老房子,一個處長直接問他:這個東西怎麼做?在我眼裡,它就是一堆破爛!“在他的整個意識裡,對中國的文化傳統觀就像磁帶被洗掉一樣,他的腦子是被洗過的,完全是沒有感情的。”對於持“破爛論”的人,王澍只能這樣理解。

有一次市政府開會,王澍用非常激烈的口氣,對市委書記說,整個杭州城你看一下,不是說這條街是一條破爛兒,過去20年杭州市中心區的建設,就是整個一堆的大破爛,恰恰這條街看上去破,但它還保持著一個美好城市的遠遠的一種影子,我們能看到有可能使得我們恢復對城市的美好感覺。“這條街,並不只是說有一條老街要保護,這是杭州城市復興的開端。”末了,王澍撂下這一句話。

從2007年到2009年,王澍帶著團隊花了三年時間完成了中山路御街的改造。開街前一天,王澍對市委書記說:“你和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這個事情成功不成功,明天我們來看結果。”第二天開街,國慶節一個禮拜,1公里的一條街有超過100萬的市民來參觀,國內各大媒體不請自來全部做了正面報道。現在,南宋御街已經成為杭州城市文化的標籤。

可在王澍眼中,南宋御街只是個孤獨的個案。“我們的政府太像一個公司,既希望至少達到收支平衡,又希望能快速完工,而不是以社會利益和社會價值為前提,而這恰好又是政府的職責。”帶著美術學院兩百多名師生,集合國內其他三四家美院的老師,懷著理想主義精神,用超常的勞動量來彌補時間上的緊迫,在王澍看來,南宋御街的改造方式,“很難複製,不可推廣。”

公望美術館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東坡《題西林壁》

浙江公望美術館已正式開館

這是王澍的新作

這首詩是公望美術館的真實寫照

王澍堅持建築與山水相融的理念

設計兼具了可觀可居可遊的多重性能

最終形成了“溪山之外,別具溪山

圖畫之中,更添圖畫”的獨特格局

這座建築

乍看,有點眼熟

因為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很像

周圍青山綠水

樸素的磚牆、石牆、水泥抹灰本色牆

建築層層疊疊

隨自然而變

生趣盎然

王澍說這種感覺

來源於我們對中國山水畫的直接感受

俯瞰建築群

坡屋頂、走廊

與身後綿延的富春山融為一體

遠遠望去,彷彿現實版《富春山居圖》

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前去看過公望美術館

因為我們都如王澍一樣希望能夠還我們如畫山水!

金華瓷屋

建築面積中純室內面積約90m2,南北簷下約40m2,西門邊有樓梯可上屋頂,坐在屋頂可觀江上景色。

屋內外均貼建築師的陶藝家朋友周武做的圖片,色彩無規律的隨意貼,房子就成為了彩色。

瓷屋跟其它建築公園一樣,自2006年初步建成以來,一直閒置,雖有著咖啡室的稱呼,但其觀賞性一直在功能性之上,作藝術觀賞用。

衰變的穹頂

中國美院建築學院院長王澍以“衰變的穹頂(Decay of Dome)”獲得第十二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特別榮譽獎,評審團給予這件作品的評語是:輕盈、簡潔、具移動性,可快速搭建與拆卸,是建築環境零負擔的建造方式。

垂直宅院——

通策 • 錢江時代

“這是我的作品裡最有意思的一個,與寧波美術館那種不一樣,它涉及到一個大的社會群體,有極強的參與性。所以2000年中國實驗建築師在成都開會,我就說了這樣一句話:這個實驗建築如果最後不能讓住在上面的人有所為,它就是一個真正叫做自娛自樂的建築。”

——王澍

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由6幢25-28層的高層建築構成,用200多個兩層樓高的院子疊砌起來,可容納800戶住戶。每一戶無論住在什麼高度,都有前院後院,每個院子都有茂盛的植物。併為一半住戶設計了配有滴灌系統的種植池。可自由選擇的園藝活動不僅是在提倡一種正在消逝的生活方式,也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住戶可以憑藉植物重建場所的歸屬感。

王澍的設計想要達到的效果是:住在裡面的人,將來可以站在地面上清楚地指出,“在第幾層的第幾個院落種著一棵桂花樹的就是我家”。在他看來人對自己的確認是從家庭開始的,而現在的住宅模式則把這個給摧毀了,完全是另一套體系,他試圖通過自己的建築讓住在100米高空的人也可以有住在地面二層空間的感覺。不過王澍特別強調,自己做的並不是在空中挖個窟窿種棵樹的所謂空中花園,他更關注的是其中社會性、社會學的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關係居住的問題。

整個設計以高度簡潔的現代手法處理造型,以前所未有的態度提倡綠色,將環保意識滲透建築科技,力求重現自然,同時賦予高層住宅新的理解,項目建築設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築藝術的融會貫通,將江南庭院元素搬到了空中,在二十多層的高層住宅上實現了合院住宅的感覺。獨特的雙層“盒子”結構設計、罕見的空中庭院花池、大面積的公共活動空間,帶來高層住宅與自然聲息相通的踏實感受。在這裡,陽臺不再是傳統的單一機械,它巧妙多變,生計盎然,窗外有高層綠化景觀;在這裡,住宅不再僅是水泥、鋼筋,還有更多的泥土、樹、草、青苔;在這裡,你可聽到雨打樹葉的聲音,可以聽到屋簷的滴水滲入泥土的聲音。而多種高科技環保建材的使用,更令整個建築充滿生命氣息。

錢江時代,真正在大江之畔,繁華之眼,在自然之中創造了一份新都市主義生活。在都市喧囂與山野清冷之間,為人們提供了第三種選擇——“出則繁華似錦,入則清淨悠遠”。

------------------------------------------------------------

(圖文內容系園景人(微信ID:xyzwin)原創整理,如需轉載,請輸入”轉載“授權,僅供學習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